孙敬修去世30年,“这是孙敬修的小朋友,他们都是将来的伟人”

孙敬修,居然是1990年去世的。

可能是所谓的“曼德拉效应”,在印象中,孙敬修先生在2000年前还在讲故事。

孙敬修去世30年,“这是孙敬修的小朋友,他们都是将来的伟人”

那时,听到“嗒嘀嗒,嗒嘀嗒,嗒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可比如今听凯叔之类的兴奋多了。

孙敬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最鲜明的标志,也是无数人记忆深处抹不掉的童年印记。1932年,还是一个小学教师的孙敬修就在电台中给孩子们讲故事,1956年,中央台《小喇叭》节目开播,他再次被邀请到电台,为少年儿童讲故事,一讲就是三十多年。

那时候放学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收听“小喇叭”,听孙敬修老师讲“宝葫芦的秘密”……还有好多好多永远也听不完听不烦的故事。

孙敬修去世30年,“这是孙敬修的小朋友,他们都是将来的伟人”

当年听广播的阵势,能让现在的孩子吓坏了吧。

孙敬修第一次讲故事是为了哄睡

1954年孙敬修是汇文第一小学的教导主任兼美术课、音乐课老师。
据汇文一小的住校生回忆:有些孩子离家远,周末也不能回家。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孙敬修老师发现学生宿舍乱成一锅粥,有人哭有人闹。怎么样让孩子们的周末过得更快乐,更有意义呢?孙敬修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给他讲的故事。于是他掏出哨子一吹,喊道:“同学们,都到礼堂去,我给你们讲故事!”

孙敬修老师给学生们讲了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听来的《一身鸡毛》的故事。孩子们全被故事吸引住了,讲完之后,孩子们嚷着让他又讲了一个。孙敬修说:“你们答应我,不能再打架了。以后每周六的晚上我都给你们讲故事。”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答应!”

这就是孙敬修讲故事的开始。

孙敬修和50后、60后、70后

孙敬修的嗓音得天独厚,圆润、优美、和蔼、亲切。1956年9月4日,孙敬修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中给孩子们讲故事。在那个没有变形金刚、喜洋洋灰太狼的年代里,孙敬修的声音曾经陪伴几代中国儿童成长。

孙先生讲的故事,没有神鬼仙狐(如《聊斋》);没有帝王将相(如《三国》);没有才子佳人(如《红楼》);没有忠孝结义(如《水浒》),只有普通老百姓的正能量故事。如《雷锋的故事》《王杰的故事》《董存瑞的故事》《黄继光的故事》《高玉宝的故事》《刘文学的故事》等等,偶尔也会有《西游记的故事》。

所有的故事都是经过孙先生亲手改编的,适合少年儿童口味的。而且,经过孙先生的生动演绎,绘声绘色的表演,故事里的人物就更加栩栩如生了。

他的声音伴随了新中国的第一代到第三代人的童年。

而比声音和技巧更珍贵的是孙敬修老人的爱心,孙敬修把听他讲故事的小朋友照片都装订成册,旁边写着:

这是孙敬修的小朋友,他们都是将来的伟人。

孙敬修去世30年,“这是孙敬修的小朋友,他们都是将来的伟人”

1990年3月5日,89岁的孙敬修与世长辞。在北京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他有了一个新家。在那里,陪他的除了老伴儿,还有一条孩子们送给他的红领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