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為什麼在嵩山?那嵩山派哪去了?

尹哥


我是喵醬咩,和你一起分享好書,分享有意思的事。

少林在嵩山,要從少林的起源說起。

在南北朝時期王朝更替頻繁,戰亂連年,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都把佛教當做精神寄託,佛教開始盛行。

到了北魏孝文帝繼位,更是官方出面大力推行佛教,出現了許多講經、譯經的大型項目,包括外來僧人和中土交流佛學文化,其中之一就是印度僧人佛陀跋陀羅。

孝文帝為佛陀跋陀羅修建了少林寺作為他的工作場所,之後便一直沿用。後來達摩祖師也在此創立了東土禪宗,少林寺便成為天下佛學的聖地,以及小說中天下武功的源頭。

而嵩山派只是小說中虛構的門派,而且不管是金庸小說還是同年代的其他小說中,都沒有把嵩山派打造成一個源遠流長的大型門派,所以我們可以視作一個新創立的門派,並不存在題目中暗含的“少林寺趕走嵩山派”。

那嵩山有了少林寺,為什麼還會出現嵩山派呢?

陰謀論一點,少林寺為什麼會任由自己的地盤裡,發展處嵩山派這樣一個威脅呢?

因為嵩山不是一座山峰,它佔地450平方千米,72座山峰,是相當大的一塊地方,有眾多門派毫不稀奇。少林寺在少室山,嵩山派在太室山,相隔甚遠,在古代,幾乎可以視作兩個地方了。

就像現在的CBD,大企業能冠名最高的寫字樓,成為地標建築,但一個CBD不止一個寫字樓,也不止一個企業在這塊混。不光是嵩山派,我們還可以想到嵩山附近方圓幾千公里,有數不清的小門派、小幫派、小勢力,只是書中沒有花筆墨寫這些龍套罷了。

這一點,可以參考《缺月疏桐》裡面關於武林層層勢力的描寫。少林或許一開始沒有在意嵩山派,就像大型國企一開始沒有注意一箇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一樣,直到左冷禪強勢崛起,嵩山派才在少林武當那裡掛上了號。

當然,金庸寫嵩山派在太室山,和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也有他的意義。

少室山和太室山,是組成嵩山的兩大山脈,嵩山主峰峻極峰還在太室山,隱含嵩山派和少林寺分庭抗禮之意,更有左冷禪野心勃勃要凌駕於少林寺之上的感覺。

《笑傲江湖》是一部寫政治的書,這些細節都可以體會到金庸的用心之深。


喵醬咩


少林寺和嵩山派雖然都在嵩山山脈,但所處位置並不相同。也就是說,這兩個門派都在嵩山。

少林寺在少室山,嵩山派在太室山。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命在嵩山山脈的少室山為安頓來朝的印度僧人跋陀,故而特意立寺,供給衣食。

由於這座寺院位於少室山林中,後人便稱其為“少林寺”。由此可見,少林寺是歷史悠久的寺院,距今有1500年的歷史了。

在金庸的小說中,則是借用了少林這個真實存在的寺院為門派,確實有一些道理。

至於嵩山派,則是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虛構的一個門派。

嵩山派的掌門人是左冷禪,嵩山派位於太室山的勝觀峰,這個門派和少林寺並不在同一個地方。

雖然都在嵩山山脈,但兩座山實際距離十幾公里,交通並不便利,實際上是彼此相對隔絕的門派。

總而言之,嵩山派和少林寺,前者是虛構的、後者是真實的,且地理位置並不相同。


HuiNanHistory


葭明通半瓶歷史來晃盪一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真是“文史不分家”了,把“小說家言”和真實事物混在一起問了。

先擺擺嵩山是一座什麼山以及山中有些啥吧!

嵩山不是簡單的山。

嵩山是中國最早的山,當嵩山山脈從海水中被地殼運動擠壓而長出地面的時候,萬物混沌,無人無煙,除了蒼茫和空寂之外,天地間只有嵩山。

當然了,此山當時亦不叫作“嵩山”,無名無姓的一座山脈而已!

據地質學家們說,嵩山完整跨越了太古宙、遠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岩石演變,是這個星球上唯一的地質“五代同堂”!

嵩山就是這麼“有歷史”!

論歷史,少林寺在嵩山面前算個什麼!

如果排資歷的話,少林寺不僅僅在嵩山面前是小字輩,在嵩山所有的宗教場所中少林寺依然是後來者。

比如道教的“中嶽廟”。

道教,我們都知道,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家思想從春秋就開始流佈中華大地了。

在古代,是山都有神!嵩山也有神。

一開始中嶽廟是大秦帝國建立的祭祀太室山神的神廟,建在嵩山南麓的太室山下,隨著歷史演變,漢武帝時期歸了道教管理。

然後中嶽廟成了“全真道”的聖地,一直到現在依然如此。

你看,論歷史縱深,嵩山中嶽廟比少林寺深厚多了。

嵩山太室山萬歲峰下還有一座“太乙觀”,也叫作“崇福宮”。

“崇福宮”也非常不簡單,萬歲峰嘛,自然和皇帝有關係了,據說漢武帝拜祭嵩山登此峰,山風呼嘯,滿山似呼“萬歲”聲!

漢武帝敕令峰頂建廟紀念,漢武帝時期,中國還沒有佛教,祭天拜神之事,當然要交給道教了。

”崇福宮“雖然是道家館所,因為是國家建造的呀!歷代大儒都要拜祭,什麼范仲淹啊,司馬光啊,程氏兩兄弟啊,朱熹啊等等,時不時的都要上山拜祭一下,因為他們這些大儒經常來,還在附近有建了一座“嵩陽書院”。

你看,論文化厚重,少林寺也不如“崇福宮”深厚呀!

那麼,不和儒家道家比,少林寺總該是嵩山的第一座佛教叢林了吧?

很不幸,也不是!

嵩山的第一座佛教叢林是“法王寺”,東漢漢明帝劉莊建造的,僅僅比洛陽的白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要早四百二十年。

“法王寺”也在太室山,人家“法王寺”可既不開武校,也不做生意,更不搞娛樂,老老實實的佛家子弟而已。

自然也沒有什麼“XX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了、

少林寺要到南北朝才開始建造,差的太多了。

少林寺是北魏皇帝孝文帝建造的。

中國從來是世俗社會,任何一個教派必須要獲得皇權的認可,它才可以生存發展。

就是一個分裂政權也可以決定一個教派的生死。

沒辦法,中國老百姓缺乏那種為了“神”獻身的信念,宗教大師們必須依靠皇權照顧。

嵩山少室山離北魏的首都洛陽很近!

一開始,一名印度僧人佛陀跋陀羅來到北魏首都洛陽,取得了孝文帝的認可,為了方便其翻譯經書和講經,也為了皇家和高僧的隨時走動。

孝文帝特意在少室山建造了少林寺。


至於嵩山派這個“小說家言”的武林大派。

終上所述,儒釋道三教一同生活在嵩山之中也和平一千多年了,各自繁榮昌盛著。

如果真有嵩山派,嵩山也不差他這一個。

嵩山大著呢!足足450平方公里呢,有72座山峰呢,一家門派佔據一座山峰可以生活72個門派!


葭明通半瓶歷史


您的問題到底是少林寺和嵩山派在一個地方還是不在一個地方?從大的地理範圍來看,少林寺和嵩山派都在河南嵩山,而實際上少林寺在嵩山少室山,而嵩山派,則在太室山


上善若水177241358


少林寺在嵩山,是因為佛教禪宗的開山祖師達摩在那兒面壁修煉,而在廣開宗門收徒後成。給武俠小說中的嵩山派沒有任何關係。


涵虛易道智慧


少林寺是真實存在的,嵩山派嘛!呵呵。。

只有小說裡才有吧?!


福慧具足


一山不能容二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