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季羡林等文学大家的高考,文化满分,数学惨不忍睹。

摘要:

试想这些大师们,如果作为高考生参加现在的高考,估计连大学都上不了。但在当时,他们却凭借自己的才华上了大学,还成为了一代大师。我想大学招生还是要为一些偏才打开一扇门,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师们的高考肯定和常人不同——他们偏科更严重。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

罗家伦:作文满分数学0分

1917年,一位考生参加北大的入学考试。胡适阅卷时兴奋地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学校能录取这位有才华的考生。”可校委们查看这位考生的成绩单,数学成绩是零分,其他各科也平平。取弃之际,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他。

11年后,他31岁执掌清华大学。他就是罗家伦。正是凭着在文学方面的突出才华,罗家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撰写的《五四宣言》,曾经激励广大有为青年奋起救国。

钱钟书、季羡林等文学大家的高考,文化满分,数学惨不忍睹。

钱钟书:英文满分 数学15分

巧得很,罗家伦任清华大学校长次年招生考试时,一名考生国文和英文考得非常好,只是数学成绩不及格。他亲自把这位考生叫到校长室谈话,之后特准其入学。这位考生就是钱钟书。

1929年夏,他以外语和国文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才华之优轰动整个清华。虽然数学只考了15分,但他的总分在清华大学正式录取的174名男生中,位列第57名。

可见,当时清华招生考试试题难度较大,考分处于40分以下的大有人在,钱钟书的数学考15分,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钱钟书、季羡林等文学大家的高考,文化满分,数学惨不忍睹。

臧克家:作文98分数学0分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招生考试,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一是《杂感》。两题任选一道,一位考生把两题都做了。

其中第二篇文章只写了三句话:“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正是这三句话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获得了最高分——98分。尽管那年他的数学考了零分,还是被青岛大学破格录取。他就是著名诗人臧克家。

钱钟书、季羡林等文学大家的高考,文化满分,数学惨不忍睹。

季羡林:数学只考了4分

1930年的夏天,季羡林进京赶考。当时北平的大学五花八门,国立的私立的,教会的,纷然杂陈。这些大学教育水平、质量参差不齐,最受垂青的,同今天完全一样,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大学自然也成了龙门,门槛高。

钱钟书、季羡林等文学大家的高考,文化满分,数学惨不忍睹。

季羡林记得,清华大学的数学入学试题很难,他做得很不顺手。

北大英文试题除了一般的作文和语法方面的试题以外,是另外加一段汉译英。这一年的汉译英内容是: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原来是李煜《清平乐》词的上半阕。这对一般高中毕业生来说,确实是很难啃的硬骨头,不用说译成英文,就是译成现代汉语,也绝非易事。

这次高考,季羡林入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德语专业。


试想这些大师们,如果作为高考生参加现在的高考,估计连大学都上不了。但在当时,他们却凭借自己的才华上了大学,还成为了一代大师。我想大学招生还是要为一些偏才打开一扇门,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个人可以成为自己的大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也有自己的劣势领域,大师们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平凡人呢?生活中,有些人常说取长补短,但我更赞同扬长避短。

取长补短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事倍功半;而扬长避短则是一件较容易的事情,事半功倍。这个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需要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才华,构建起一个多彩而富有生机的社会。

周星驰的电影《国产凌凌漆》中有一句台词“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处”,我们作为一个高级灵长动物的人还找不到自己的优势吗?

钱钟书、季羡林等文学大家的高考,文化满分,数学惨不忍睹。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像大师们一样,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