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麼叫趙政又叫嬴政,先秦時代的姓氏起源是怎麼樣的?

橙子成長記


這要從先秦的姓氏說起,在先秦時期姓氏不是現在我們認為的,比如朱元璋的姓氏就是朱,其實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是兩個說法。

在先秦時期女子才稱姓,以姓在稱呼名字,而男子則是稱氏,以氏稱呼名字,所以按照先秦的叫法來說,秦始皇的家族是嬴姓趙氏,他就應該叫作趙政,如果叫他做嬴政按照先秦的說法就是把秦始皇性別改變了。

再來說說秦始皇的為什麼是嬴姓趙氏,很早之前皋陶被舜帝賜姓為嬴姓,他的後人造父因功被周穆王封在趙城,所以造父後人以所封城邑為氏,這就是嬴姓趙氏由來。

後來造父的後人趙非子因功被封於秦亭,趙非子的後人發展成為秦國,也就是秦始皇的祖先。而造父的另一批後人在春秋末期與韓氏和魏氏參與了瓜分晉國,開啟了戰國序幕,這就是後世的三家分晉,而趙氏參與分晉以後創立的就是趙國。

因此實際上趙國和秦國是本家,他們都源自同一個祖先,而且當初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在趙國為人質生下了秦始皇,所以秦始皇叫趙政不管是從出生地還是他本身的氏族來說都是理所應當。

我們現代人來說姓氏其實是一回事,但是先秦時期則是兩種說法,但是隨著歷史變遷和文化流傳,在漢代司馬遷之後就基本在文學記述裡不分姓氏了,所以秦始皇這麼流傳幾千年下來就變成了嬴政,而我們現代人也是習慣性的管他叫嬴政,實際按照先秦叫法我們是把秦始皇性別給搞亂了,按照先秦叫法他就應該稱為趙政。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小島知風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其中涉及文化、歷史、生活等各個方面,其中姓氏又是最特別的一點。古來有“百家姓”,之後更有“千家姓”,現如今姓氏更是高達23813個,要想解釋清楚秦始皇為什麼叫趙政,又叫嬴政,還得從姓氏起源說起。

姓是一個氏族的標誌

上古時期,母系社會的發展,使得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同一個姓代表著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的氏族符號。而上古八大姓中,嬴姓就在其中。

漫長歲月的世襲、演變,尤其是在周朝,天子分封諸侯,達七十一諸侯國,貴族為紀念封地,以封地為名,因此演變成了更多的姓氏,其中就包括趙氏。

稱氏不稱姓

戰國時期之前,就有規定“男子稱氏不稱姓”。而在戰國時期,姓氏的叫法是有特別規定的。庶出只能稱氏,而不能稱姓。

秦始皇出生於趙國,又不是嫡出,所以只能稱其為“趙政”。

按照血統關係來說,秦始皇庶出,只能做士大夫,並不能繼承皇位。誰想秦始皇的老爹——趙異人在呂不韋的幫助下,一點點成為秦國的掌權人。

出生趙地的秦始皇,本因章程,並不能用“嬴姓”。只是趙異人做了秦國的王,所以趙政也可以稱之為“嬴政”。

姓氏本不同,如今無兩樣

姓氏原本分來,尤其是戰國之前,為區別氏族之間,防止同氏族通婚的情況。而氏則是氏族中男性貴族才有的,所以氏族,只能一個姓,無數個氏。嬴政出生於趙國,所以只能被迫使用“趙政”。

在《史記》中,也並未見到“嬴政”的記載,很顯然,“嬴政”和“趙政”都是在秦漢以後“姓、“氏”逐漸混淆,導致的結果。


老生說歷史


如果問大家“秦始皇叫什麼名字”,多數人會回答說:“嬴政。”因為一般歷史讀物及通行教科書中都是這麼說的,然而這不是一個正確的答案。那麼秦始皇叫什麼名字呢?正確的回答是“趙政”。《史紀·秦始皇本紀》說他“以秦昭王四十八年(即公元前2 5 9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按照現代人的理解,或許有人會稱他為趙政了。那麼,其中緣由到底何在呢?關鍵在於這個“民”字。蓋趙氏乃贏姓之一支。《史記·秦木紀》說:“秦之先為烹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民、鄭民、營氏、終黎氏、運奄氏、芍裘氏、將梁民、黃氏、江民、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氏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由此可見,趙實乃舊之秦氏,而屬贏姓。至於贏姓之由來,《史紀·秦本紀》又說:“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罵(即伯益)。舜賜姓贏氏。”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序》謂:“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一氏所以別貴賤……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在古代的時候,姓氏是分開的兩個概念,秦始皇姓贏,這個姓的緣由是來自母系社會的時候,是用來防止同一族的族人結婚。而他的氏卻是趙,這又是父系社會的產物,是用來區分一個人的地位的高低,只有有身份、有封地、有職位的家族才能擁有氏。再加上還有一個女子用姓,男子用氏的說法,所以秦始皇的真名應該叫趙政比較合適一點。不過,從漢朝統治全國以後,就把姓氏合二為一了。我們熟知的加嬴政的說法也是沒有錯誤的,但更準確的叫法還是叫趙政。至秦漢以後。姓、氏不別,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大體與今俗相同。


王君君


在今天,我們所說的漢人的“姓’,是指放在“名’的前面,並且和“名’相結合起來以稱呼人的一種符號.雖然這種符號也具有一定的反映本人所屬的血緣關係的意義,但這在今天並不重要,因為現在同姓的人相互之間不一定有血緣關係。而今天我們所說的`氏”,它和“姓’則完全是同一概念。但是先秦時期的`姓”與`氏’,卻有許多不同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從它們的起源來看,姓的起源比較古老,它是母系社會的產物,所以古姓多從`女”旁,如姬、姜、擬、贏等,連`姓”字本身字形結構也是從·“女”、從`生”的;而氏的起源則相對較晚,它是由姓衍生而來的,一般認為是父系社會的產物。

從它們的範圍來看,一姓所包括的社會成員較多,它代表了有某種共同血緣關係的一大家族中所有的人,同姓之人相互之間都有一定的血緣關係;而一氏所包括的社會成員較少,僅代表該大家族內的某一支派.正如劉恕《通鑑外紀》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又如《史記·殷本紀》裡說:“契為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當作“氏”),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秦本紀》說:“秦之先為贏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當作“氏”),有徐氏、郊氏、營氏、終黎氏、運奄氏、覽裘氏、蔣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可見,姓與氏的關係就是總體與分支之間的關係.

從它們的穩定性來看,,’姓形成以後相當穩定,很少變動;而氏卻不同,往往會隨著歷史條件的影響而改變.如《史記·魏世家》記載魏國的祖先畢公高“與周同姓”,即姬姓,這是一直不變的。武王伐封以後把他封在畢邑,因而有了畢氏.傳到畢萬時期,晉獻公賞給畢萬一塊封地魏邑.這時畢萬家族勢力很大,趁著晉國發生內亂,就改以魏邑為氏,稱為魏氏.以後到三家分晉時,又在此基礎上建立魏國.再如《商君列傳》記載:“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其祖本姬姓也”,這個姬姓是不變的.而他的氏卻屢有改變,先為“公孫氏”,稱“公孫較”;人秦以後稱為“衛軼’,即以衛國為氏;後又助秦破魏,受封於商邑,“號為商君’,稱之為“商鞍”,即以商邑為氏。所以顧炎武在《顧亭林詩文集》卷一《原姓篇》中說:“氏一再傳而可變,姓千萬年不變.”

從它們的作用來看,姓主要用於“別婚姻”一一區別不同的血緣家族與婚姻集團,即所謂“同姓不婚,惡木殖也”。而氏主要用來“明貴賤’,區別不同的貴族身份與社會地位,正如鄭樵《通志·氏族序》所說:“天子諸侯建國,故以國為氏,虞夏商周、魯衛齊宋之類是也’,“凡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不可復言公孫,則以王父字為氏”.《史記·商君列傳》中之所以一開始講商鞍為“公孫氏”,就表示他本是衛國的“公子之子”.

從它們的使用方法來看,姓主要供女子使用,女子“稱姓不稱氏”,而且稱姓時一般要放在她的名稱的最後。如秦襄公的妹妹叫“繆棗”,鄭武公的夫人叫“武著”,著名的美女一個叫`褒擬”,一個叫“西施’,她們的姓分別是“贏”、“姜”、“女以”、“施”。而氏僅供於男子使用,男子“稱氏不稱姓”,並且稱氏時要放在他們的名稱的前部,如畢萬、公孫鞍等.在秦朝及秦以前,男子幾乎從來沒有在人名的前面稱姓的現象,顧炎武在仔細研究了《左傳》以後曾總結說:“考之於傳,二百五十年間,有男子而稱姓者乎?無有也。”可見,先秦時期的“姓’,是不能象今人的姓那樣,放在人名之前稱呼的;而當時只有“氏”,才可以放在人名之前連稱,其作用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姓。錢大聽曾批評一些人把先的“姓”與後代的姓混為一談,他說:“三代以上未有系姓於名者。漢武帝元鼎四年,封姬嘉為周子南君,此男子冠姓於名之始.後代文人有姬昌、姬滿、姬旦之稱,皆因於此。好古之士,當引以為戒。”懂得這個區別,我們就可以理解:雖然秦始皇的祖先為“贏姓’,但是這個“姓”是不能放在他的名一一“政”之前連稱的,因此不能稱之為“贏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