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和蒋琬谁更厉害?谁才是蜀汉的栋梁之才?

悟堂居士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死后,他力扶阿斗几十年,至死都无二心,他常言“忠益者莫大于进人”,在诸葛亮出山之后的二十七年中为西蜀选拔、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文臣蒋琬、武将姜维可谓是西蜀政权后期国家的脊梁。

一、诸葛亮身边工作六年,影响一生,武将姜维

姜维是诸葛亮亲自选定为自己军事方面的接班人。他在二十七岁时,诸葛亮任用他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真可谓重用。

姜维在诸葛亮手下工作了六年时间,从诸葛亮的言传身教中吸收许多有益的东西。

诸葛亮逝世之后,姜维继续坚持诸葛亮的北伐战争,打过些很漂亮的歼灭战。如延熙十七年(254)在陇西与魏将徐质交峰,斩首破敌,攻下河关、狄道、临洮三县3次年,又“大破魏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当然,也打过败仗。延熙十九年,在段谷败于邓艾。姜维吃了败仗,也象请葛亮一样,上表“谢过引负,求自贬削。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要求处分,从大将军降为后将军。从他身上可以看到诸葛亮的作风。

《三国演义》对姜维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姜维死时,有一诗赞道:“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オ。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写姜维的忠诚能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现诸葛亮的精神长在。

二、一心为公,文臣蒋琬

蒋琬与诸葛亮、董允、费祎被称为“蜀中四相”。蒋琬是诸葛亮生前选定的接班人。后来的事实表明,他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

蒋琬在荆州时,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文书小吏,后随刘备入蜀,表现出卓越的才能,为诸葛亮所器重。诸葛亮任丞相时,提拔蒋琬为东曹掾,处理丞相府日常事务。诸葛亮多次出兵都山,蒋琬留守成都,“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保证充足的物资和兵源,支援前线,是一个治国理财的好手。

蒋琬为什么能以一个小吏的低微出身被提拔为东曹掾,而能服众呢?除了他具有杰出的才能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私心和野心,办事公道,事事处以“公心”,不计较自己得失荣辱,所以深得同僚的拥护。

蒋琬、姜维二人在西蜀政权后期,继续延续诸葛亮治国策略,把国家治理的相当好。蜀汉政权仍然在后来的30多年间长治久安,此二人在政权中的重要性难分伯仲,都是各自领域不可或缺的顶梁柱。


佩奇老师1983


蒋琬和姜维都是诸葛亮所器重,引以为接班人的才俊,也都担任过蜀汉大将军。但二人所表现出的能力,还是有所不同的。

先来说蒋琬。

蒋琬谦逊宽厚,气度不凡,又是荆襄人士,因而倍受诸葛亮青眼。蜀汉建兴元年诸葛亮开府治事,蒋琬即为参军,是丞相府的核心人员。从建兴五年诸葛亮进驻汉中开始准备北伐事宜,到建兴十二年病逝五丈原,这期间蒋琬作为丞相府二把手,总理国家政务,可以说是内政上实际的一把手。能够使国家有条不紊地运转,百姓安居乐业,而前线将士衣食无忧,纵使是沿袭诸葛亮的政策,也足以说明蒋琬至少是一个能吏。

在军事方面,蒋琬曾经提出顺汉水、沔水东进的策略,但顺流而下,进攻容易,撤退却是个大难题,因此被姜维、费祎等所阻拦。除此之外并无什么建树。

姜维和蒋琬则相反,内政方面几乎为白板,他的才华全集中在军事上。作为一个好大喜功的执政人,似乎就是为了战争而生。费祎在时,尚有人约束。费祎一死,姜维便放飞自我,开始了算得上是穷兵黩武的北伐。

姜维对魏国的战争,有过大胜(洮西大捷),也有大败(段谷之战),遇上邓艾这个一生之敌,也使他产生了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剧色彩。

总的来说,在后三国时期,姜维的统帅能力还是属于最顶尖的一批人的。但他的北伐,和诸葛亮的北伐,给人完全不同的观感。诸葛亮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着细致、精准的计划,再加上天下无敌的军事实力,给人以强烈的信心。而姜维的北伐更像是为伐而伐,缺乏理论指导,个人能力的欠缺以及朝野威望的不足,都制约了他的成就,老实说,丞相北伐有四成希望的话,姜维连一成都不到。

言归正传。姜维和蒋琬一武一文,都是难得的人才,国之栋梁。但结合具体国情,对于蜀国而言,除非具有诸葛亮的才能,不然北伐是加速死亡,所以此时蒋琬更适合蜀国。待到五胡乱华,才是姜维大展才华之时,也是北伐的最好时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