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航天局被拒的背後

中國國家航天局被拒的背後

10月21日,在美國舉行的國際宇航聯大會上,沒見到中國國家航天局代表的身影,原因“是美方沒有及時發放簽證。”曾經的手段,又用到中國代表的身上,其背後隱藏的是什麼用心呢?

一是“幻想遏制”。全世界參加這樣大會的國家代表不在少數,會議舉辦所在國通過非常手段阻止強有力的對手參會。明面上,是讓對手不能面對面地與參會代表深入交流,意在遏制對手成果的認同感;暗地裡,是在向對手示威:“我有權取消你的參會資格,遏制你的成長”。

二是“唯我獨尊”。通過手段阻止具有航空航天技術實的代表參加,告訴與會人員:“我是老大,你們得聽我的,否則,嘿嘿!”

三是“掩耳盜鈴”。當今乃信息通訊高度發達社會,用不發籤證的粗糙手段來阻止參會,裝聾、裝瞎來阻止人們進行有益的良好交流,其扭曲的心態和拙劣的手段,參會代表人盡皆知。

究其原因,是“害怕”。“怕對手超越”,其本質是徹底的“利己主義”,其航天組織同發證機構相互勾結,從一國私利出發,打著“主導國際航天合作”的幌子,沒有把全人類的整體利益放在眼裡。

當今之中國,在當今之航天領域,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不是“被缺席”一次會議,就能放緩其探索太空的步伐;不是“被隔離”一次機會,就能隔斷同熱愛和平的國家的深厚友誼;不是別有用心的國家想遏制就能被遏制的。中國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鬥的決心不會變,信心不會變,而且有能力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攜手共創美太空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