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入驻千亿创新港,抓住机遇,能否再入第一梯队?

这些年西安交通大学排名徘徊于十多名,今年更是校友会15,QS排名11,都没有都不是前十,想当年西安交通大学无论是实力还是排名都可以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媲美,甚至有高有低,而且作为占据原交通大学很大底蕴的西安交通大学,当年实力更是强于上海交通大学,而现在,差距出现了……

西安交通大学,入驻千亿创新港,抓住机遇,能否再入第一梯队?

纵观西安交通大学的历史,总是责任重大,奉献精神非凡!

西安交大,作为西北部地区的支柱性大学,历史悠久,责任重大,他的第一份历史来源于南洋公学,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之际,是他的起始,之后不断成长,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被誉为东方的“MIT”,正值民族存亡之际,他为国家提供了无数人才,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

而之后,1955年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带着原交大三分之二的底蕴,为支持国家战略,为西部人才培养,经济发展做贡献,可以说,西交的确是一个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很多的高校,一所高校的西迁,这种贡献精神藏于骨髓,正如西交大的办学定位: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

当然,可以大胆地说但凡是西北地区的大学都经历过衰退的阶段,无论是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之类的985还是西北大学,长安大学之类的211,有关于科研经费,有关于区域位置!

西安交通大学,入驻千亿创新港,抓住机遇,能否再入第一梯队?

不多说,看看西安交通大学的现状:

1、学院建设:26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书院和20所附属教学医院,总共10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8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ESI学科排名15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2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1‱;

2、教学科研:共有教工6137人,其中专任教师3081人,两院院士43名,长江学者入选93名,杰青4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29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34名;

3、学科评估:2个A+,4个A,8个A-,共14个A类学科,6个B+,5个B,7个B-,共18个B类学科,4个C+,2个C,3个C-,共9个C类学科,总共41个学科上榜(有一说一,很强)!

4、国奖情况:官网上如是写道:迁校以来,学校创造了29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37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应。

5、榜单排名(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15,软科大学排名14,武书连大学排名16,US News大学排名11,QS大学排名11,TIMES大学排名国际343,THE大学排名国际501-600。

有以上数据的西安交通大学,可以说实力是很厉害了,毕竟,学科评估有14个A类,ESI有两个学科进入,千分之一,一个学科进入万分之一,共获得的国家三大奖有237项……

西安交通大学,入驻千亿创新港,抓住机遇,能否再入第一梯队?

入驻千亿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未来实力能否从回巅峰?

对一所大学而言,最重要的是科研人才和科研经费的投入,交通大学入驻千亿创新港,可以说这是一个标志,标志它的受重视程度,西安的高校太多了,然而西北地区的发展速度,有时候很难支撑,西北地区高校的发展,西安的高校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

本来高校与地区发展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但是显然,西安地区高校太多,陕西省甚至很难兼顾,导致这些年来一些高校的没落,单单看西安交通大学这几年的科研经费投入,几乎只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半,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科研经费总额156.32亿,而西安交通大学科研经费总额88.17亿,可以说,西安交通大学能有这样的成就真的很厉害!

这几年,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西安交通大学的科研经费应该是不断增加,而千亿的创新港项目就是一个标志,实力应该会越来越强,至于能不能到达第一梯队,这就很悬,毕竟哪怕再氪金都很难整体追上清北复交浙这几所学校!

西安交通大学,入驻千亿创新港,抓住机遇,能否再入第一梯队?

声明:此文中所有原始信息基于网络公开渠道查询到的结果,具体信息来源均已在文中详述,本人不对原始信息可能出现的错误承担任何责任。文中所有意见和推测仅代表个人观点,受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限制,个人观点可能存在偏差,本人不对观点出现的偏差承担任何责任。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