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據中國地震臺網信息,北京時間3月24日10點49分,日本東北面千島群島發生7.5級地震,震中位置位於海洋,周邊島嶼人口稀少,影響有限,回顧我國最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卻造成了很大的人員傷亡和影響。

一、1927年5月23日甘肅古浪8級地震,古浪縣城夷為平地,死亡4萬餘人

中國甘肅古浪地震發生於1927年5月23日6時32分47秒(北緯37.6度,東經102.6度)。地震震級為8級,死亡4萬餘人。地震發生時,土地開裂,冒出發綠的黑水,硫磺毒氣橫溢,燻死饑民無數。古浪縣城夷為平地,當時的場景真可謂是人間地獄。這場地震被甘肅某天主教堂的蒲登波羅克大主教稱之“世界的末日”!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古浪地震災後照片

古浪地震災後照片

二、1931年 8月11日新疆富蘊8級地震,中國錯動幅度最大的地震

新疆富蘊地震發生於1931年 8月11日。地震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Ⅺ度。幾十秒的強烈震動造成了地面永久的巨大變形,形成長達176km規模宏大的地震斷裂帶。地震斷裂帶北起喀依爾特以北的買增薩伊溝口,往南經可可托海、吐爾洪兩個盆地西緣,切割卡拉先格爾山和夏貝爾特山,終止於烏倫古河以南的阿爾曼特山超基性岩帶北側,最大寬度達4km,其中從恰爾溝至二臺東北長111km的一段斷裂帶兩側相對水平位移一般達5m~8m,最大水平位移達14 m。白楊溝至阿克薩伊,山體強烈破壞,斷裂縱橫交織,山體大規模崩塌,卡拉先格爾山主峰北側有一長達1.5km、寬350m的塌陷區,主滑坡面最大高度達63m。白楊溝北側小沖溝水平錯距11m,阿克薩伊水平錯距達14m。這是中國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富蘊地震留下的地層斷裂

富蘊地震留下的地層斷裂

三、1935年 4月21日臺灣苗栗7.1級地震,臺灣省有史以來破壞最重的一次地震

臺灣苗栗地震發生於1935年 4月21日。地震震級為7.1級,是臺灣省有史以來破壞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震時在地面上造成了長約37公里的斷層。其中有一段15千米長以垂直錯動為主,另一段12千米長以水平錯動為主。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臺灣省苗栗縣地理位置

臺灣省苗栗縣地理位置

四、1932年12月25日甘肅昌馬堡7.6級地震,死亡7萬人

甘肅昌馬堡地震(北緯39.7度,東經97.0度)發生於1932年12月25日10時4分27秒,地震震級為7.6級,此次地震,震中烈度 10度,死亡7萬人。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震後照片

震後照片

五、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縣7.5級地震,形成地震湖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四川茂縣疊溪鎮發生震級為7.5級地震(北緯30度,東經103.7度)。城中心部分在劇震發生的幾分鐘內幾乎筆直地墜落,呈單條階梯狀地震的下滑距離達500―600米。強烈的地震引起岷江兩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崩塌的山體在岷江上築起了銀瓶崖、大橋、疊溪三條大壩,震中烈度 12度,死亡2500多人。強震使世界各國的地震記錄儀紛紛出格,美國的科學家認為地震發生在日本,而日本的科學家認為地震發生在美國。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震後留下的地震湖

震後留下的地震湖

六、1937年8月1日山東省菏澤7級大地震,10萬人無家可歸

山東省菏澤大地震發生於1937年8月1日4時35分,地震震級為7級。此次地震,震中烈度9度,同日18時41分菏澤市又發生一次6級地震,極震區烈度為八度。地震使菏澤市、東明縣遭受嚴重破壞,周圍14縣也受到不同程度破壞。據不完全統計,這次地震共造成3350人死亡,受傷12701人,死傷牲畜6000餘頭,房屋倒塌470000餘間,無家可歸者10餘萬人。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地震政府文件

地震政府文件

七、1966年 3月河北邢臺發生系列地震,最高7.2級,周總理親臨現場

河北邢臺地震發生於1966年 3月,地震活動屬於震群型。3月8日在隆堯縣的馬蘭村一帶發生了 6.8級地震;3月22日在寧晉縣的東汪鎮一帶又發生7.2級地震;3月26日在寧晉縣的百尺口一帶再次發生6.2級地震。這3次較大地震的震中位置相距不遠,並依次向東北方向遷移。這次地震活動拉開了華北地區20世紀地震高潮活動的序幕。地震共死亡8064人,傷38000人,經濟損失10億元。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周總理親臨現場指導救災

周總理親臨現場指導救災

八、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7.3級地震,首次成功預報的地震

遼寧海城地震發生於1975年2月4日。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極震區面積為760平方公里。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是該區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這是中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並在震前採取了預防措施,從而極大地減少了居民傷亡。傷亡人員總數為29579人,佔總人口的0.32%,其中死亡2041人,佔總人口的0.02%。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震後照片

震後照片

九、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級地震,24萬餘人死亡

河北唐山地震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唐山大地震是20世紀十大自然災害之一。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河北唐山大地震遺址

河北唐山大地震遺址

十、1988年11月6日南省瀾滄、耿馬7.6級、7.2級地震,死亡743人

中國雲南省瀾滄、耿馬地震發生於1988年11月6日21時3分、21時16分,地震震級分別為7.6級(瀾滄)、7.2級(耿馬)相距120公里的兩次地震,時間僅相隔13分鐘,兩座縣城被夷為平地,傷4105人,死亡743人,經濟損失25.11億元。地震造成地裂縫、山體滑坡、滑塌和土液化。地裂縫寬度達4-5米,最長的達幾公里。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倒塌的房屋

倒塌的房屋

十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級地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於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地震震級為8.0級。其強度之大,波及面之廣,破壞性之巨,餘震持續之久,在全球大陸地震中殊有。截至2009年4月25日10時,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元。截止6月3日07時,汶川震區共發生餘震10037次。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汶川5.12地震紀念館

汶川5.12地震紀念館

十二、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7.1級地震,2698人遇難

青海玉樹地震發生於2010年4月14日7點49分,地震震級為7.1級。震中位於縣城附近。截至2010年5月30日18時,玉樹地震造成2698人遇難,失蹤270人。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救災的群眾和人民

救災的群眾和人民

十三、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7.0級地震,受災人口152萬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地震發生於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地震震級為7.0級。震源深度13公里。受災人口152萬,受災面積12500平方公里。截至24日14時30分,地震共計造成196人死亡,失蹤21人,11470人受傷。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政府救災網站

政府救災網站

十四、2017年08月08日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25人死亡

四川九寨溝地震發生於2017年08月08日21時19分46秒,地震震級為7.0級。震中位於九寨溝核心景區西部5公里處比芒村。截至2017年8月13日20時,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傷,6人失聯,176492人受災,73671間房屋不同程度受損。

我國近100年發生的14次7~8級地震損失慘重

被震毀的九寨溝景區

被震毀的九寨溝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