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坐愛楓林晚,沒有點知識儲備,真輔導不了孩子的刨根問底

輔導孩子學習,應該是家長的必修功課吧。但是,也是一個極具挑戰的工作。網上流傳個段子:輔導一二年級的時候,家長很囂張,因為什麼都會;輔導三四年級的時候很平和,因為有的不會;輔導五六年級的時候很謙虛,因為什麼也不會。

就拿語文的古詩詞學習舉個例子吧,讓輔導過孩子作業的家長朋友們回味一下,看看酸甜苦辣還歷歷在目嗎?讓還沒有輔導過孩子作業的朋友提前體會一下,做好心理準備,現在開始儲備知識還來得及。

入門級的刨根問底

《憫農》中的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那如果孩子要問:為什麼農民伯伯要在中午大熱天鋤禾呢?不在早晚涼快的時候鋤禾呢?我想朋友們的答案也許包括:

  • 農民伯伯是從早上一直幹到中午的;
  • 詩人為了體現勞作的辛苦,故意寫在中午鋤禾。

對於這兩個回答,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也可能會說服孩子。但是,解釋的不完全正確,沒有交給孩子種田的科學知識,容易誤導孩子形成錯誤的認識。

農民伯伯為什麼要在中午鋤禾呢?實際上是有科學道理的。鋤禾的工作主要是為了保溼,並把雜草除掉,中午的太陽一曬,草就不會活了。

停車坐愛楓林晚,沒有點知識儲備,真輔導不了孩子的刨根問底

中級的刨根問底

李白的一句千古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孩子會問:三千尺是多少米?李白是怎麼測量的?那麼高的地方流下來的水加速度是多大?站在旁邊的人能否忍受它所產生的巨響呢?

這個問題我怎麼知道呢?只能夢中問問李白先生了。

其實,這是李白在寫詩時用的浪漫主義寫作方法。三千尺只是一個虛數。

停車坐愛楓林晚,沒有點知識儲備,真輔導不了孩子的刨根問底

終極的刨根問底

杜牧的《山行》中有一句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孩子可能會問:這個『坐』是什麼意思呢?是詩人因為喜愛楓林,停下來一直坐到晚上嗎?

我們以前老師教過,這裡的『坐』是『因為』的意思。考慮到平仄的關係,沒有用『因』。

其實,這個理由不充分,這是詩人向經典致敬的操作,漢樂府中的名篇《陌上桑》中就曾有“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杜牧這是有意“賣弄”一下文筆。

停車坐愛楓林晚,沒有點知識儲備,真輔導不了孩子的刨根問底

你在輔導孩子作業的過程中有哪些趣事,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吧是!

#分享開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