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警和協警有何不同?二者怎樣才能入編,實現身份轉換?

​​​​在日常看到的招警公告中可以發現,有的招的是輔警,有的招的是協警,輔警和協警是一樣的嗎?有很多人不明白,下面小編詳細說一下二者都有哪些不同,以及輔警和協警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有編制的警察呢。

輔警和協警有何不同?二者怎樣才能入編,實現身份轉換?


輔警和協警的異同

1.定位不同

輔警的定位是“警務輔助人員”,在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監督下從事警務輔助工作。

協警的定位是“輔助”警力,屬於專業的群防群治隊伍,不具有行政執法權。在機構性質上,雖然協警隊伍屬於財政補助性事業單位,但它不是一級授權聯防隊。協警必須在在編民警的帶領下開展各項工作。

2.工作內容不同

輔警一般是派出所輔助民警,進行治安聯防工作的人員。協警一般是交警中隊,協助交警管理交通秩序的協勤人員。但這個並不是絕對的。

3.招錄環節不同

一是招錄環節上的區別,輔警一般流程稍顯正規,會經歷報名→ 筆試→ 面試→ 體測、體檢→ 政審→ 公示→ 上崗等環節,而協警一般要簡單一些,可能只有報名→ 筆試→ 體測、體檢→ 公示→ 上崗,或者直接是體能測試,連筆試都沒有。

所以對於現在是協警或者是輔警的大量人員來說,能擁有一個編制的人民警察工作是夢寐以求的。那具體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實現身份的轉變呢?

1.參加針對協警或輔警的專門考試

很多地方為了補充警察隊伍,會單獨針對協警或輔警組織招考,那這種招考由於是內部人員參加,與正常的公務員警察考試在競爭程度上就小很多。也是很多協警或輔警成為有公務員編制的最佳途徑。

2.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或者省級公務員考試

只要是大專學歷,年紀在35週歲以下,身體健康,學習能力強,那麼完全可以通過國家或省級公務員考試,實現身份的轉變。

一般而言報考普通警察崗位的考:行測與申論兩科如果是報考執法類人民警察崗位的考,行測、申論、公安基礎專業知識;當然也有些省份比較特殊的,他會針對退伍軍人(大學生退伍)招考警察,那麼考試科目為:行測。

雖然大多是輔警和協警是沒有編制的,但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進行改革,包括轉編、漲薪、提高福利等措施,幫助提高待遇及社會地位,保障該群體的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