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一直一來,都覺得“徐霞客”的名字很美。後來想想,也許是因為“霞客”和“俠客”諧音吧。

通常,作為“俠客”的人,都喜歡旅行,喜歡仗劍走天涯,喜歡“朝碧海而暮蒼梧”,喜歡“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

比如,像陳家洛,他闖蕩於西疆塞北,不過是為了尋找心中的“喀絲麗”;

比如,像令狐沖,他縱橫於五嶽三山,不過是為了尋找心中的自由與灑脫;

比如,像張無忌,他帶著楊不悔一路西行,千里迢迢來到崑崙山,不過是為了完成心中的一份責任;

比如,像袁承志,他帶著溫青青一路南下,到海外去做化外之民,不過是為了尋找自己理想的樂園;

比如,像郭靖,從大漠草原,來到江南煙雨,再輾輾轉轉,東去桃花島,西征花剌子模,北上華山,南下洞庭,最後定居在襄陽城,不過是為了尋找心中“俠之大者”的真義……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俠客眼中的風景

其實,不僅是俠客,在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世上多少人,都在尋找著內心最美的風景。

比如像李白,他從西域來到四川,沿長江,到荊楚大地,臨洞庭,結蒼梧,北上長安,而後浮游四方,登華山,至金陵,度牛渚磯,乘酒捉月,一生走遍神州,為的是尋找心中的明明之月;

比如像曾鞏,“西北則行陳、蔡、譙、苦、淮、汴、睢、泗,出於京師;東方則絕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並封、禺、會稽之山,出於東海上;南方則載大江,臨夏口而望洞庭,轉彭蠡,上庾嶺,由湞陽之瀧,至南海上”。不僅是為了生計奔波,更是為了尋找那條成為文章大家的道路;

比如蘇東坡,縱情的不僅是名山高川,可以登廬山,觀赤壁,遊石鐘山,而且也可以遊松風亭,放鶴亭,承天寺等小景,所謂:“何處無月,何處無松林”,“何處不是可歇處”,蘇東坡一生起起落落,輾輾轉轉,尋找的是心中那份豁達與從容。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李白·人生幾何

當然,不僅是文人騷客在用盡一生,來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歷史上,一些名將們,也用盡了一生,來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比如,像趙雲,他的一生,都在尋找心中的“仁政”。

趙雲出身於河北常山郡,常山先後屬於劉虞、袁紹的地盤。袁紹在官渡之戰之前,可以說是河北最大的勢力,而且他還是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所以當時很多河北豪傑名士都歸附於他,可是趙雲卻不願意依附袁紹,而是選擇北上,投靠公孫瓚。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公孫瓚

公孫瓚問趙雲,別人都選擇投奔袁紹,你為什麼能迷途知返,前來投靠我。

趙雲回答說:“現在天下大亂,百姓有倒懸之危,我們常山人商量,決定要追隨能夠實施仁政的地方,並不是因為我們要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

可是公孫瓚所在的幽州之地,明顯沒有趙雲心中最美的風景,因為公孫瓚是一個“記過忘善,多所賊害”的人物,他割據一方,只是為了自己,並不是施行仁政的英雄。

於是,藉著為兄奔喪的理由,趙雲離開了公孫瓚。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趙雲·尋找心中的“仁政”

後來,劉備投靠袁紹,趙雲在鄴城和劉備再次相遇,感知劉備是一位仁義的英雄,從此,趙雲的一生,便隨著劉備一起,為了心中“實施仁政”的盛世而奮爭。

所以,當趙雲來到荊州的時候,他於長坂坡上,百萬軍中七進七出,單騎救主,長江浪中,截江奪鬥。兩扶幼主,是趙雲寄希望著這個襁褓之中的阿斗,可以繼承劉備的志向,一起開拓一片施行仁政的未來;

所以,當趙雲來到江南之境的時候,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四郡。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並取代投降的趙範,兼任桂陽太守,趙範要把貌美的嫂子樊氏嫁給趙雲的時候,趙雲推脫掉了,因為這樣做,可以讓趙雲心無掛礙,不會違背“仁政”的初衷;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所以,當趙雲跟著諸葛亮西入益州之後,面對劉備要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極力勸諫說:“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無用家為,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所以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使眾人返回家鄉去耕耘田地,這才是最好的決定。益州的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在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可以使他們服兵役、納戶稅,這樣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當即便採納了趙雲的建議。

讓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也是趙雲心中的仁政所在。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蘇東坡·何處不是可歇處

三國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比如劉備的理想,是"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像曹操,一開始想要做個天下知名的名士,後來是“漢徵西將軍”,再後來,是“吾為周文王”;至於劉表、劉焉、袁紹這些人,只不過是希望自己的底盤可以大一些,更大一些;

不管怎麼說,這些理想,想的都是自己;

崇高一些的,有像荀彧、諸葛亮,他們心中的理想,是匡扶漢室,北定中原。雖然這樣的理想很高大,可是最終服務的,還是漢室朝廷,還是劉家的一家之人。

三國之中,能夠像趙雲這樣,把施行仁政,把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人生當做理想的,可能鳳毛麟角了。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諸葛亮·鞠躬盡瘁

所以,當關羽再三紅著臉去找曹操討要秦宜祿漂亮老婆杜夫人的時候,趙雲想的是推卻了趙範美麗的寡嫂;當關二哥一心想要和馬超一較高下,叫嚷著不屑和黃忠這樣的老兵為伍的時候,趙雲,卻從沒有去計較後面來的馬超、黃忠排名在自己之前;當跟隨劉備奔波一生,終於在益州有了底盤,想著怎麼樣求取富貴的時候,趙雲想的卻是怎麼樣為益州的百姓們多爭取一些實事;當街亭兵敗,諸葛亮想著把趙雲軍中保全的物資賞賜給將士的時候,趙雲想的卻是入冬以後,將士們寒冬衣單,想著用這些物資為將士們禦寒。

仁政所在,是趙雲心中最美的風景;而趙雲,卻成了我心中三國最美的風景。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最美的風景

關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