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懶的詩人,後世僅存兩首詩,其中一首卻成為“千古絕唱”

中國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國家,也是文明史很長的國家,故而有“文明古國”的稱號。中國的文化底蘊,大多數體現在詩詞歌賦上,從古代的文言名篇,詩詞佳作,到近現代的散文詩等,這些學問都是華夏子孫智慧的結晶。提到古詩詞,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唐宋”,中國詩詞的發展,主要盛行於唐宋兩朝,可以說唐朝是“古詩”的巔峰時期,而宋朝則是“古詞”的巔峰時期。


史上最懶的詩人,後世僅存兩首詩,其中一首卻成為“千古絕唱”


說起唐詩,有一個詩人的名字如雷貫耳,他就是“張若虛”,這麼說不是因為他有什麼傑出貢獻,而是因為他寫的“春江花月夜”太有名了,更讓人驚訝的是,他一生只有兩首古詩流傳於後世,也許是太懶了,只作了兩首詩,也許是其他的詩作沒有流傳下來。

然而就是這篇“春江”,被譽為“孤篇蓋全唐”,成為了“千古絕唱”,可以說世人對這首詩的評價極高。別的不提,就拿詩仙李白來說,他的佳作數不勝數,卻沒見別人說他哪一篇作品,有“蓋全唐”的讚譽。


史上最懶的詩人,後世僅存兩首詩,其中一首卻成為“千古絕唱”


這首詩的筆風清麗灑脫、意境優美,運用的語言行雲流水、脫俗不凡。並通過自己的想象,結合大自然的瑰麗,再融入人生哲理,既有詩情畫意的唯美,又有大悟大徹的空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哲理詩”。


史上最懶的詩人,後世僅存兩首詩,其中一首卻成為“千古絕唱”


我們簡單欣賞一下幾個名句,比如:“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水圍繞著野花草甸流淌,曲折蜿蜒,月光照進開滿山花的樹林,好似初秋的淺霜閃爍明亮。只一句就把江邊月色、花叢山林的美麗躍然紙上,勾勒出一幅靜謐唯美的“春江花月圖”,瞬間便驚豔了時光。


史上最懶的詩人,後世僅存兩首詩,其中一首卻成為“千古絕唱”


再來看這一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在世只有幾十年的壽命,生命的延續,還需子孫後輩一代代傳承。只有江邊的月亮,年年都在那裡,看起來總是那麼相似。這句詩感嘆了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哀婉,與大自然相比較,人類竟是如此的渺小。


史上最懶的詩人,後世僅存兩首詩,其中一首卻成為“千古絕唱”


筆者覺得“兵不在多,而在於精”,人類對於事物的認知,總是習慣性欣賞精緻的一面,讓人賞心悅目,又有內涵的東西,即使過了千年,依然可以嶄新如初,光彩奪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