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進行合理的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確保產量

玉米的適應能力較強,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但為確保玉米高產,應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栽培為確保玉米產量,需做好選種、種子處理、整地、播種、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工作。

本文主要論述遼寧省玉米栽培技術、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以供參考。

玉米栽培進行合理的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確保產量

1遼寧省玉米栽培技術

1.1選種

遼寧省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寒冷期較長,雨量集中在夏季。種植玉米時,需選擇生育期較長、產量較高、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雜交品種。總結筆者對遼寧省長期玉米田間種植的經驗,發現較適宜本地區氣候環境條件的玉米品種有德早111、吉東705、源玉13、雁玉1號、豐澤127、吉東56及天和22等。合理的品種選擇可有效提高玉米產量,因此應慎重選擇玉米品種,在確保玉米品種適宜當地環境的情況下,儘量選取豐產性能較好的品種,為當地帶來良好的經濟收益。

玉米栽培進行合理的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確保產量

1.2種子處理

在進行種子處理時,應選擇顆粒較為飽滿、無黴變、無病害的玉米種子,以確保種子發芽率。之後,可進行曬種、藥劑拌種處理,以提高種子出苗率、增加種子抗病蟲害能力、防止地下鼠害。在曬種時,應選擇在晴朗的天氣進行,一般晾曬兩三天,在此期間應定期翻動種子。在進行藥劑拌種時,應結合當地玉米易出現的病蟲害問題選取相應的藥劑。

1.3整地:整地時,應將犁地深度控制在25~30cm,以確保種子的發芽率。犁地的標準為土地應保持平整、無硬塊,土壤層應保持上虛下實的狀態。整地後,應確保土地達到犁地標準,若有不相符的情況,應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玉米栽培進行合理的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確保產量

1.4播種

在播種之前,需根據當地的情況確定播種日期。一般當土地溫度為11癈左右時,便可播種。此外,還應科學計算下種數量,實現精量播種。在播種時,應確保開溝深度一致,播種均勻、種子已完全被土覆蓋,為玉米高產打下穩固基礎。

玉米栽培進行合理的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確保產量

1.5田間管理

前期管理。前期的田間管理主要是補苗、定苗工作。在玉米出苗之後,應觀察田間玉米的出苗情況,若及時處理出苗稠密不一的情況。可將稠密地區的玉米苗移栽到出苗較為稀少的地區。當玉米苗長出四五片葉子之後,便可進行定苗。在定苗時,應遵循留大去小的原則,除去較為瘦弱、矮小的玉米苗,留取生長較為旺盛的玉米苗。在此期間,應及時拔除雜草,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玉米栽培進行合理的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確保產量

後期管理。後期田間管理主要包括施肥、灌溉、排水工作。施肥主要是在玉米生長期、大喇叭口期及灌漿期進行,為玉米提供足夠的營養成分。在玉米生長期,每667m2地可按10kg複合肥或5kg尿素的標準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可按每667m2氯化鉀8kg與10kg尿素的標準進行處理。在玉米灌漿期,為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可對玉米植株葉面噴灑0.2%二氫鉀與0.1%尿素的混合溶液。在進行灌溉處理時,需根據玉米的具體生長情況,一般玉米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大,應及時進行灌溉。遼寧省降水一般集中於夏季,很容易出現田間水量過多現象,造成玉米植株根系腐爛,降低玉米產量。因此,需及時採取挖溝、抽排等排水措施。

玉米栽培進行合理的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確保產量

2遼寧省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

2.1大斑病害防治

對於玉米大斑病害的防治,應做好品種選擇、田間管理工作。當出現病害時,應及時進行藥物防治,以減少對玉米產量的影響。首先,在選擇品種時,應儘量選擇抗病害能力較強的玉米雜交品種,並採取輪作制度,避免同一地區長期種植同一玉米品種。其次,在田間管理時,應進行殺菌處理,控制好田間水量,並可採用套種的田間種植技術。在殺菌處理方面,對於大斑病發病較為嚴重的地區,在玉米收穫之後,應將秸稈移到田地之外,進行堆肥處理,以消滅病原菌。

此外,還需對田地進行深翻處理,徹底消滅菌源。在控制田間水量方面,應在玉米生長關鍵期進行合適的灌溉,並在雨季做好相應的排水工作,以提升玉米的抗病害能力。在田間套種方面,可與馬鈴薯、花生等農作物進行合理套作,以減輕玉米病害。出現大斑病害時,可噴灑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每667m2藥劑用量應控制在50~75kg,7d使用一次,兩三週便可達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玉米栽培進行合理的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確保產量

2.2瘤黑粉病害的防治

在玉米播種前,可對玉米種子進行藥劑拌種處理。主要選取的藥劑有2%速立可溼性粉劑與2%立克秀可溼性粉劑;藥劑用量為每10kg種子配2%速立可溼性粉劑25g或2%立克秀可溼性粉劑30g,儘量選擇輪作。在玉米生長期間,若是出現瘤黑粉病害,應及時摘除,並帶出田間,防止病害進一步擴散。

在玉米收穫之後,應進行深翻處理,消滅病源。

玉米栽培進行合理的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確保產量

2.3螟蟲蟲害防治

玉米螟蟲蟲害的防治,應儘量在幼蟲越冬時期進行,以降低螟蟲害的概率。在玉米收穫之後,可將玉米秸稈進行堆肥或焚燒處理,徹底殺死秸稈中潛藏的幼蟲。若發生螟蟲蟲害,可噴灑呲蟲啉溶劑,進行藥物防治。另外,還可在玉米心葉末期進行藥物防治,將50%辛硫磷乳油1kg配50kg細砂的藥劑顆粒投撒到玉米心葉中,以殺死玉米心葉內的幼蟲,有效減輕螟蟲蟲害現象。

玉米栽培進行合理的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確保產量

3結語

遼寧省玉米栽培需結合當地的環境、氣候,進行合理的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以確保玉米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