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長期虧損,還要每年收管理費,這公平合理嗎?好像是套路?

用戶SK平凡的世界


我認為收取管理費屬於合理行為,基金公司運營不是做慈善。2020年整體熊市,系新冠疫情、油價暴跌、匯率鉅變等因素綜合結構。綜合而言,投資者信心不足。

1.基金公司靠管理費賺錢,管理費按照基金規模每日計提,以股票基金為例子,年化的管理費為1.5%。你買基金時付出的申購費不是給基金公司的,那是給銷售渠道的。

2.基金公司的生意絕對是門好生意,原因主要在於它的規模效應,管理1個億和管理100個億的收入差100倍,但是成本幾乎是一樣的。其實不管是金融領域還是實體企業,靠自己的本金起家都是一種相對較慢的方式,放槓桿才是一切,何況自己炒股有賺有賠,收管理費穩賺不賠。從這個角度,自己的本金顯然比不上旱澇保收的管理費模式。舉個例子,你是願意用1萬塊錢去股市裡搏殺呢,還是直接拿一個億存餘額寶吃利息呢。基金公司選擇了後者。

3.至於你說的基金公司有沒有動力把業績做好,那肯定是有的,對於基金公司來說,規模就是一切,基民也不是傻子,沒有業績就沒有規模,所以不用擔心基金經理做好業績的動力問題。當然有個別存在道德風險,損害投資者利益的現象,但不是主流。在合規公開透明方面,公募基金在整個資管行業中是已經做的最好的


奔士漫談


大家好,我是股市老韭菜楊海軍,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不合理是一定的,但是基金仍然存在這麼多年一定有它的道理,據說春節前市場還不錯,有些科技類的基金產品甚至出現了搶購現象,不過我是不買這玩意兒的,特別是接觸了股票後更感覺基金是比股票還坑,最大的坑就是如題主所說的現象,賠了人家不管,反正又不是他們自己的錢,長期持有優質股票(公司持續盈利)和基金產品,股票可能翻十倍,基金能翻一倍就不錯了。


楊海軍706


不公平,應該盈利才有管理費,我相信這樣才能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