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锦城学院:全方位保障在线教学的高质量运行

川大锦城学院:全方位保障在线教学的高质量运行

疫情防控期间,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指示精神以及相关会议、文件要求,锦城在线教学顺势而为,努力交出让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称赞的“在线教学”答卷。

2 月 24 日,学校开展战“疫”期间首日在线教学,取得了“开门红”的大好局面,35400余人次到课,到课率超过99.6%,获得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锦城学院早在 2012 年就追踪新技术前沿,启动了在线教学。近年来,通过完备的“教学资料库”、“教育工程学” 级的课程设计、严格的过程管理、创新的“八大教学方法”, 持续深化和完善在线教学,全方位打通在线教学全流程,保证在线教学的高质量运行。

学校此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是十年来深耕细作、厚积薄发的结果,也是学校多年来坚持“人才培养第一”“锦城课堂大于天”等理念,下足硬功夫,打牢基本功,不断拓展和深化在线教学的结果。

起步早、全覆盖,师生适应度高

锦城学院在线教学起步早,覆盖广,师生适应度高。早在 2012 年起,就学习“可汗学院”经验,主要以“微课” 的方式启动了在线教学;2014 年以来大力推行以“翻转课堂” 为代表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并实现了对全部课程、全体师生的“全覆盖”;“慕课”兴起后,又积极推广“慕课”,已有不少学生通过在线学习“慕课”课程获得了学校的学分认证。经过此前近 10 年的适应和探索,在线教学成了“锦城”师生的一道“家常菜”,师生对此均不感陌生。

此次疫情发生之后,学校教务处“早准备、早动员”,提前督促并统计各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在线教学工具,老师们在寒假期间已经做好了在线授课的各项准备。

川大锦城学院:全方位保障在线教学的高质量运行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王科老师的在线教学“直播间”)

完备的“教学资料库”,保障教学活动专业、科学、系统推进

锦城学院的在线教学不仅有国家级、省级的各类开放资源可供使用,还有自己长期积累形成的“教学资料库”作为坚强支撑。锦城学院的每一门课程都有“教学资料库”,里面包含了各种教学所需的案例、项目、问题、试题、参考文献及成熟的教学 PPT、教学视频等。这些资料是在学校统一要求下,由各课程组多年收集、制作的,而且集中在“云端” 的锦城在线上。现成且丰富的资源,极大地减轻了教师备课压力,为开展在线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周平老师在正式上课前在锦城在线公布了本学期使用的教科书——《全媒体新闻采访学教程(电子版)》和《全媒体新闻写作学教程(电子版)》,教学考核办法和思考题,教学大纲和教案,以及教学PPT,让学生及时下载,做到心中有数。

“教育工程学”的课程设计,从源头确保课堂高质量

锦城学院长期致力于把传统的“备课”提高到“教育工程学”水平,强调课程设计的科学化、工程化、信息化。本次在线教学的内容绝非网络主播式的随心所欲,而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互动、教学管理、评价方式、作业设计、推荐课外读物等方面均经过严谨设计,照着 “蓝图”开展教学,做好了最充足的教学“预设”。

智能制造学院的刘琴琴老师会在上网课前一天晚上,将自制的任务单上传到“锦城在线”,学生需提前下载课程任务单,明确课程内容记重难点等,做到学有准备。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严张凌老师专门提前写好视频脚本,在视频内容的组织、过度、时长和语言各方面做好规划,供学生课前学习。

川大锦城学院:全方位保障在线教学的高质量运行

(电子信息学院老师的在线课堂)

严格的过程管理,防止在线学习流于形式

锦城学院一贯坚持“教育不放任、管理不放羊、考核不放水”的原则,在线教育也不例外。同线下课堂一样,在线课堂也实行“全过程管理”。学生必须通过出勤、课堂讨论、 完成作业等方式“挣”平时成绩,若平时成绩不及格,则该门课程不能通过。通过“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 “标准化与开放式考题相结合”“课程学习与课外延伸阅读相结合”,教师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全方位的管理。这不仅可以敦促学生及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也增强了教与学之间的沟通和反馈,有力避免了在线学习流于形式。

老师们非常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考核。教授大学外语的余鸿老师充分利用QQ群和iSmart平台功能,制定形成性评价细则,包括出勤、分组学习、作业、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翻转课堂任务等板块。在前三周的教学中,学生出勤率达99.7%,学生在iSmart平台在线讨论板块,浏览教师发布话题5218次,互动回答694次。

许多学院把线下课堂的听课、查课、巡课制度也创造性地运用于网上。例如,工商管理学院的院领导、系主任、行政干部分别加入班级群,坚持听课,及时发现问题、收集建议,协调、指导解决问题。院学生科定期收集学生学习反馈意见,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此外,为避免在线教学出现“网困生”情况,工商管理学院一方面通过向家长发出倡议,借助家长监督力量保证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老师们也通过个人空间为学生加油打气。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对教师上下课时间、学生在线人数、教学内容、课堂管理、学生参与课堂等情况都要进行检查记录,如果教师出现“放水”现象,则会将教师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纳入教师考核,进行问责。

川大锦城学院:全方位保障在线教学的高质量运行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网络教学课堂安排检查表)

八大教学方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得益于学校多年来推广的“八大教学法”,锦城学院在线教学摆脱了单调的“我教你学”模式,而是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因课制宜,灵活采用传统讲授、案例教学、项目驱动、问题导向、模拟仿真、以赛促学、翻转课堂、头脑风暴等多种教学法,丰富的教学法让教学更加引人入胜,有力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川大锦城学院:全方位保障在线教学的高质量运行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朱宝慧老师正在进行在线教学)

学校思政教研室在开展在线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单独制定“在线分组实施方案”,教师在拟定选题后,学生以选题为中心,在线自助组队,每周安排1-2个小组课堂完成小组汇报,如王兴波老师在讲授《近代史纲要》时,制定了25个选题,同时还有学生自己新增的话题,很好地将专业课和公共课结合了起来。

锦城教师精心筹备的在线课堂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2019级国际教育学院金融专业的徐同学在上完《基础会计》后认为在线课堂的打卡签到让老师比平时更容易、更快捷地获取上课出勤情况,大家的积极性和自律性也很高。建筑学院的邓同学也就《建筑材料》的线上课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线上课程比我想象中要好,老师讲解很有耐心,也会与同学们积极地连麦互动,线上课堂交流氛围很好,我觉得很有趣。”电子信息学院还对2600多名学生进行了在线教学的匿名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认为锦城在线课堂能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都有正向促进作用。

有的学生家长还进入直播间观摩,体会了锦城的教风学风,部分家长通过短信、微信等向老师和学校表达支持和感谢。

未来,锦城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在线教育,争取走在技术革命的前列,为培养“锦城”未来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成为一所一流的应用型大学不懈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