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话治国

历史是民族的记忆,读史可以明智。让我们回顾历史,看看在治国方面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1:治国需要人才。国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国家建设和权力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问题。统治者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应付,有的就想方设法,招揽天下英才,作为自己的辅助。姜子牙钓鱼,三顾茅庐,颁布求贤令。

这些人也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 管仲霸齐,商鞅强秦。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统一货币,盐铁专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精兵简政。前人的智慧象一颗颗明星,璀璨着历史的天空。

2:强国需要变革。国情在变,国家的一切也要随着改变,变革才能图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才培育选拔制度。有的属于内部革新,有的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从分封到郡县,从专制到共和,察举制、科举制、现代的中考高考制度。

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只有拥抱世界,才能感受时代的脉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只把握住时代潮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民智民富才能国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治世也好,盛世也罢,跟真正的强国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工业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国民素质,都有天渊之别。

但我们是不甘落后的,在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习他国的先进事物。美国、以色列的教育,德国、日本的工业,韩国的农村建设。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在各方面搞出自己的特色。愿我有生之年,看你重回世界之巅!

不在其位,也谋其政。无他,博君一笑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