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日,马克.米切尔上校率领由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大黄蜂号和轻重巡洋舰各一艘,及四艘驱逐舰,一艘油轮组成的第18特遣舰队离开了旧金山,驶向了烟波浩渺的太平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他们此行的目标是前往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之间的一个指定地点,与哈尔西中将率领的第16特遣舰队会合,并一同行驶至距离日本本土450海里的西太平洋海域,然后用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搭载的16架美国陆军B25轰炸机在此处起飞,执行对日本东京,横滨,大阪,神户,横须贺,名古屋等地工业设施的轰炸。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搭载的B25轰炸机

这是一次非常冒险的行动,也是一次从来没有过的尝试。当时的日本军队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在海军偷袭了美国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后。又迅速开展了菲律宾战役,新加坡战役等攻势,将美国及其他老牌列强的殖民地尽收囊中。直至一九四二年六月中途岛战役爆发前,日本已经基本上把东南亚太平洋上的岛屿,海域当成了自家后花园,可以说是耀武扬威,横行霸道。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而此时的美军,自珍珠港以后元气大伤,菲律宾战役处于下风,海外的军事基地也丢得差不多了。一败再败,让美国军队和人民的士气和信心跌入谷底,他们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不甚乐观。所以,为了鼓舞人心,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对日本展开一场“报复”行动,用来表明美国的态度和挫一挫日本的锐气,于是他们打算对日本首都和其他几个地方的重要工业基地进行空袭。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

但是问题来了,当时美国离日本本土太远,轰炸机根本飞不过去,而海外的军事基地也基本上都已经丢失。该如何对日本进行空袭呢?海军参谋次长弗兰西斯.罗尔上校于一九四二年一月份提出了使用海军的航空母舰,搭载陆军的中型轰炸机,前往离日本本土较近的海域执行轰炸的建议。这是一个充满了未知性的创新,之前从来没人这么做过,简直是个疯狂的想法。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杜立特中校

为此,当时的美国海军总司令选择了早已退役的陆军航空兵中校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来拟定作战计划。之所以选择杜立特,就是因为他曾经是鼎鼎有名的特技飞行员,组建了美国第一支飞行表演队,技术高超,善于完成一些特种动作。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B25轰炸机

杜立特在接到任命后,迅速展开部署,他选定了24架当时刚刚装备部队的B-25双发中型轰炸机,在测试后完成了从航母上起飞的要求,行动得到了批准。然后对飞机进行改装,将一切多余的零件都进行拆除以减轻重量,并且加装了副油箱以提升航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杜立特和飞行员们的合影

然后在第17中型轰炸机大队中挑选志愿飞行员来参加行动,因为这是美国首批装备B-25轰炸机的部队,驾驶员经验丰富。在人员装备均已完善的情况下,杜立特带领着他们进行了为期三周的高强度训练。最终有16架轰炸机入选,共80位飞行员。他们在一九四二年三月三十一日登上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大黄蜂号上准备就绪的B25轰炸机

然后在四月二日,他们驶离了旧金山,直到四月十号,日军才通过截获无线电对美国的行动有了察觉。四月十四号,16,18特遣舰队成功会师。这时候飞行员们才被告知了此次行动的目的所在。对于飞行员们来说,这可能是一场凶多吉少,有去无回的行动,因为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的因素,但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颇有“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被击毁的日本侦查艇

而日本方面已经有了戒备,他们在太平洋上部署了许多用于侦查的小艇。四月十八日清晨7:38分,美国航母舰队群被日军巡逻艇发现并汇报给了日本总部。而这个时候美国航母舰队距离日本本土还有620海里,没到原定的450海里,现在起飞就只能是下午时间到达日本,而不是原定的黄昏或夜晚。白天空袭的危险性更大,容易被防空火力和日本的战斗机攻击。而且多加了170海里的距离,对于轰炸机油量也是一个考验,原本他们打算轰炸完就直接飞到苏联的远东地区,因为这里离日本本土较近。但是苏联正处于和德国的生死大战之中,怕日本对他进行偷袭,所以拒绝了美国的要求。所以美国打算降落到当时还处于中国军队手中的浙江衢州机场,这样一来又增加了一定的距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从大黄蜂号上起飞的B25轰炸机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再犹豫了,一旦日军派出海空军进行拦截,那么这次行动就会失败,甚至美军航母也会遭到打击。所以,指挥官哈尔西和杜立特当机立断,决定立刻起飞。8:20分,杜立特首先驾驶一号机一飞冲天,其余飞机也在一个小时以内全部升空,航母舰队随即返航。轰炸机没有组成队形,而是各自分散,6小时后,十六架飞机飞抵日本上空,对上文所言地区的军事和工业设施进行了袭击。虽然遭到了日军的拦截,但16架飞机中只有10号机一架受了轻伤,还有一架因为躲避日军战机的追击而未能进行投弹,这算是出乎意料的顺利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轰炸完成后的撤离路线

轰炸完成后,15架飞机按照预定计划向西飞行前往中国浙江降落,但有一架飞机,飞行员因为燃油不够所以迫降到了苏联。因为提前起飞,加上和日本空军的周旋,到达中国时燃油基本上已经耗尽。但他们都成功迫降,仅有两名飞行员因为迫降在海中而溺水死亡。一名飞行员在跳伞时摔下悬崖牺牲。另外有八名飞行员被日军俘虏,三人被立即处死,一人在之后的囚禁中病逝。而其余的都在中国军民的掩护下成功脱身,而这也使得他们在接下来日寇的扫荡中付出了巨大牺牲。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日本天皇头上下“弹”的杜立特!

幸存的美国飞行员和中国士兵的合影

这次行动仅牺牲七人,没有给日本造成太大的打击,但其包含的意义却是极其重大的。鼓舞了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军民们的斗志,也重挫了日军的自大狂妄,为其在中途岛一败涂地奏响了序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