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她》折射出的虐童现象,让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社会说?

豆沙的冷


《不完美的她》讲述的是三代人被虐待的故事。林绪之的生母钟惠被丈夫虐待,被抛弃的林偖之受生父暴打,生母忍无可忍,放火烧了家暴的父亲而坐牢。

穆莲生,倍受继父的虐待,打骂声中孤独无助的她,只能寻求妈妈的保护,自私自利的妈妈,懦弱的迎合着丈夫的喜好,无视着孩子的一切。林绪之在遇上小莲生以后,为她遮风挡雨,企图修补着孩子幼小的心灵创伤。小天使左右缝圆,让人心酸。它真实的折射出生活在真实家庭中,孩子无力反抗,只能迎合。

现在家庭夫妻任性,攀比,不安于家庭孩子的性别,虚拟情感等等。严重导制孩子人格分裂,自闭,抑郁症的产生。不懂人性各有其性中,应包容,理解,沟通达到一种人性的合谐,更要换位思考,要知道,一个家庭,有了孩子,人性都是像动物般的自私,是鬼是怪,各人生的各人爱。


一帆风顺jxh


这几天正好在看这个。看的过程很压抑也很不舒服。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母亲看到了一个七岁孩子的恐惧、压抑、无助和心疼。都说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不安定的因素越来越多了。对待家暴、单亲、女性安全这些等等话题越来越多了。我自己也有个女儿说实话我作为母亲我很害怕。难道社会上需要的不更多的是爱和关怀吗?是人心越来越远、越淡薄了吗?给予女性的关怀可以帮助点吗?给予单亲妈妈,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多爱吗。作为母亲我想呼吁所有的人。不要心怀恶更多的是用爱和美来看待这个社会。用爱来看待事情和人!



小静的vlog时光


周迅、惠英红、赵雅芝主演的电视剧《不完美的她》开播了。

一口气刷完八集,心情沉重。

电视剧的视角是“家暴”和“被抛弃的孩子”。



周迅饰演的林绪之,小时候被母亲抛弃,之后童年的记忆全部忘掉,只记得被抛弃那天的细节,却忘了母亲的样子。

她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答案——“我是谁,我做错了什么”、“我为什么被抛弃”?



而剧中的小女孩穆莲生,则是世界上另一个她:

8岁的穆莲生,第一次出场,就满身伤痕,敏锐的林绪之立马感知到:这个孩子,一定有很糟糕的经历。

确实如此。



小小年纪的穆莲生,身世凄惨。出生前父亲就得白血病去世,年轻的妈妈,一人打两份工,养活孩子。

那段时间,母女俩贫穷、艰难,但生活里还是有光的。

后来,妈妈交了一个男朋友,跟着这个男人来了原来的住所,开始了新的生活,也是穆莲生的噩梦。

妈妈的新男朋友尚武,是个无所事事的人渣;莲生是他手中的玩物,虐待莲生是家常便饭。

在家打游戏,让穆莲生站在屏幕前的枪口前,做人肉靶子。穆莲生要跟着他的枪声,配合他的“射击动作“,倒地死去”。

穆莲生每一次,都要重重摔倒,不然,还会被要求重来。头被桌角磕到、四肢上也满是淤青。

尚武一次次地想借着这个残忍的游戏,来杀死穆莲生,发泄心中对这个“拖油瓶”的厌恶。



如果妈妈不回家,只有穆莲生和尚武在一起,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折磨这个孩子。

穆莲生满身是伤,最严重的的时候,连眼睛都被伤了。


还有让穆莲生涂抹口红的场景,隐晦地表达被猥亵。

即使生活在这样糟糕的环境里,穆莲生这个孩子,心中却还是充满了善意。

她对陌生的阿姨说:要忘记坏事,只记得好事啊。

告诉别人,也告诉自己。

家里,尚武对莲生的虐待变本加厉。

他把穆莲生关在纸箱中好几个小时,等下班后的妈妈回家。

妈妈寻找女儿,尚武还要残忍地让妈妈玩猜谜的游戏,猜对了才把莲生放出来。

闷热的夏天,狭小的空间,穆莲生在纸箱里,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折磨和恐惧,箱子被打开时,头发都是被汗水打湿的。

但是当妈妈打开箱子的时候,她却甜甜地笑着说“真好玩”。



这个孩子的懂事和隐忍,让人心疼万分;每一次看到这个孩子的笑脸,我的心都跟着狠狠揪了一下。

别的孩子,笑是满足、是快乐;莲生的笑,却是伪装、是讨好,是生存的手段。



吃了那么多的苦,莲生她心中还是充满了对妈妈的爱,信赖着妈妈,爱着妈妈。

妈妈把她一个人丢在家里,和尚武去约会、喝酒,她跟妈妈说——妈妈开心,莲生就会开心。

被折磨到发高烧,妈妈却又担心暴露家庭住址不敢住院,带着莲生逃离。

穆莲生趴在妈妈身上,说“我可以不住院,但你能不能多抱我一会。”

她要的,只是妈妈的拥抱和爱,如果能短暂得到这些甜蜜,受的苦就可以完全忘掉。

但是,当有人问,你要不要离开这里的时候,她却坚定地摇头,因为她不舍得离开妈妈。



小小的莲生,甚至以为,只要自己能对妈妈好一点,妈妈就会离开那个坏男人。

她拉着妈妈来到废弃的游乐场,称要给妈妈一个惊喜。甚至自己先用小袖子擦了擦座椅,才让妈妈坐下。

她从书包里掏出一大堆好吃的,说是攒下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这些东西。

在孩子眼里,爱就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最珍贵的东西送给父母。

但是,在疲于生计、陷于糟糕爱情的母亲眼里,孩子这种做法就是瞎胡闹,浪费时间。

莲生表达的爱意,被无情拒绝。



莲生怯怯地对妈妈说——我们能不能晚一点回家?

家里,有妈妈,还有那个可怕的叔叔;家里,妈妈总是和可怕的叔叔在一起。

看妈妈急于离开,莲生慌忙掏出自己用海螺做成的手串送给妈妈。

妈妈说她喜欢大海,莲生便以为有了这个手串,就可以留住妈妈。

妈妈还是离开了,前一秒还在微笑跟妈妈说再见的莲生,终于嚎啕大哭。

她想要一个只属于自己和妈妈的角落,想让妈妈只属于自己。

莲生害怕那个叫做家的地方,害怕尚武这个男人,她不敢回家,更不敢和尚武独处。

这其实是莲生在释放的一个求助信号,同样被妈妈忽视。

莲生这个孩子,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她的乖巧和懂事,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不被爱的才会过早成熟。

莲生这种小孩,是非常典型的“完美孩子”。

尽管生活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但她们却非常懂事,早早学会照顾自己,甚至照顾自己的父母,不给父母惹麻烦。

她们学习隐藏自己的情绪,隐藏自己的不开心,把“让妈妈开心、幸福”视为己任。

因为妈妈喜欢尚武,无论自己多么难过、恐惧,都不会告诉妈妈。

因为想要妈妈开心,所以可以委屈自己;即使被打,被骂,也不会离开妈妈。



莲生的妈妈,是一个软弱又可怜的女人。

她其实知道莲生被虐待,也知道尚武不喜欢自己的女儿;但她太过依赖尚武,宁愿委屈孩子,来留住这个男人。

在心里,她也把孩子视作拖油瓶,以为如果不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一切就会好起来。甚至想过抛弃小小的莲生。

妈妈的意图,莲生看在眼里,但面对妈妈时,她依然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

她依然以为,自己乖一点,妈妈就会爱自己多一点。



即使被妈妈的男朋友虐待,差点被妈妈抛弃,莲生依然在保护妈妈。

她偶尔也想过离开,希望能被拯救,但一旦意识到可能会伤害妈妈,就会马上放弃。

眼睛受伤后,莲生在咖啡馆里再一次遇到林绪之,心里隐隐生出了离开的念头,想要让林绪之带自己离开。

她怯怯地开口问,能不能带自己离开。



后一秒,意识到这样可能会给妈妈带来麻烦时,马上说自己的伤是打球时碰到的,跟妈妈再次回到那个噩梦的家。

越是不被妈妈爱的孩子,越会对妈妈好,越要“保护妈妈”。

她们认为,如果妈妈不够爱自己,那么一定是自己不够好。所以,她会变得更乖、更懂事,希望借此得到更多的爱。

孩子对父母的爱,远比父母的爱更无私。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我不记得妈妈对我说过什么狠话,只记得她是唯一一个记得我农历生日的人。

太苦的孩子,妈妈给过的一点点暖,她就会铭记一生。

直到最后,尚武打算烧死莲生,在房屋爆破的那一瞬间,火光中的莲生才知道——原来妈妈,真的不够爱自己。

她开始死心,她求林绪之带自己走,她叫林绪之妈妈,她希望忘掉过去的生活。



可是对这些孩子来说,最残忍的事情就是她们明明很不幸遇到了不够格的父母,却要用一生来弥补自己心中的黑洞,寻找救赎。

就像林绪之说的——刚开始,我也以为自己能够放下,不要这个妈妈了。但是,我却在用一生来寻找那个抛弃我的妈妈。

用一生在寻找一个答案,为什么你明明是我的妈妈,却不够爱我,不能够保护我?

也许,穆莲生能在林绪之的照顾下,走出噩梦般的生活。

但,她,和她,她们,却永远走不出心中的黑洞。

甚至那些,看上去不够称职、各有苦衷、抛弃自己孩子的母亲,也会一生生活在内疚和自责中。



如何做一个母亲?如何和爱自己的人相处?如何放下?是每个人在追寻的终极课题。

林穆之也在和莲生的相处中,学习如何做一个母亲,如何和过去和解,和养母相处。

相比血缘关系,爱和救赎是更深的羁绊。

就像林穆之对莲生说的——你不是被抛弃的,是你选择了我,才抛下了一切。

没有人的生命是完美的,学着选择、学着放下,方能得到救赎。



作者:夭夭,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喝醉人的酒,写走心的文;


27Ladys


有心理学专家表示,孩子在7岁以前形成基本人格,这期间如果被虐待,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安全感,也许会让他们变得懦弱,讨好,也可能会变得暴戾,更严重的,可能会人格分裂、自闭、抑郁,甚至自杀。

而每一次虐童案发生后,都会掀起一阵“网络狂欢”,网民嘶吼、谩骂、谴责涉事人员,恨不得手撕肇事者,但每一次的嘶吼、转发之后呢?问题解决了吗?并没有!幼儿园,原本是最单纯美好的地方,而现在呢?长期大量曝出的虐童案,不仅给家长造成心理阴影,更抹黑了整个幼师行业,造成所有网民对幼师的不信任。

对此,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一:呼吁提高幼师准入门槛,相应的提高工资待遇。携程亲子园虐童案曝光后,新京报记者经调查发现,多个亲子机构在招聘时并未要求持证上岗,无工作经验、无资格证的也可以接受,有教师资格证优先录取。

较低的准入门槛,导致大量不专业,不负责任、毫无素质的人成为幼师,加上薪资较低,导致部分幼师将日常工作及生活中的不满情绪发泄在幼儿身上,因此,呼吁提高幼师准入门槛,并相应提高幼师的工资待遇,希望能从源头上减少虐童案的发生。

二: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多年来,学前教育一直没有纳入政府的义务教育范畴,但学龄前儿童入学问题也是事关民生必须解决的问题。面对当前幼教行业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教师体罚虐童等乱象,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有所作为,加强监管。

政府对幼儿园的监管可以有多方面,如严格办园审批,办园面积、教师资格等软硬件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建园;对从业人员的严格审查和考核;对孩子在园的衣食住行和游戏进行有效监控和抽检;对有虐童行为的涉事教师零容忍等。只有加强监管,才能保障幼教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三:增设“虐童罪”,进行法律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法,刑法没有独立的“虐童罪”,其在保护力度和对虐待儿童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违法人员的震慑力度上都会有所影响。而近年来不断增多的虐童事件引起了针对虐待儿童立法的呼声。

许多人认为《刑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虐童的立法过于单薄,而且不成系统,对儿童的保护力度不够,因此呼吁设立专门的虐待儿童罪,希望能有更强大的法律保护孩子们。有网民认为只有增设“虐童罪”并加重处罚,同时对于其定义和概念都要更加精准,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杜绝虐童行为的发生。

四:不要过早的将一个没有自理能力,无法沟通的孩子送到幼儿园。从多次曝光的虐童案不难发现,类似的事件大多发生在低龄幼儿身上,尤其是一两岁,还无法准确表达观点的孩子身上,孩子太小,挨打了只知道哭,即便受到了侵害,也无法跟父母讲述。

且生活无法自理,往往会在集体中跟不上,这样也更容易成为施暴者的对象,有网民呼吁,若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孩子在三岁前,最好自己带,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最需要爸爸妈妈的爱与呵护。

五:如果没有办法照顾孩子,也请尽早为孩子做好应对危险的准备。安全保护意识是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第一堂人生课,如不要摸插座、热水瓶,不要在高处蹦跳、打架等,除了这些简单的准备之外,还应该训练孩子如何准确表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告诉父母自己的感受及遭遇等等,类似的安全教育更不应被忽视。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虐童刺目无比,但个案决不能让整个幼师团队背锅。幼师并不容易干,很多老师是靠爱心良知和职业素养在拼。幼师遴选机制、职业图景、监管层级、收入待遇急需转型升级,这样才让幼师们有更多的耐心与素质,为孩子赢得幸福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