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佬解讀:人工智能對人類真正的威脅是什麼?

“許多年後,當我們談論人工智能時,一定不能避開兩個時間節點,一個是1997年的5月,另一個則是2016年的3月。”

五大佬解讀人工智能


馬化騰:人工智能關乎人類未來


騰訊公司CEO馬化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場圍棋比賽關乎人類未來。他頗為激動的稱“終於問到關於未來的問題了”。


馬化騰表示,“人工智能是熱點,圍棋是宇宙中所有原子計數都算不完的,所以必須要靠推理的方式才能戰勝人腦,這個給業界帶來非常大的震撼,包括我們內部。這應該是給沉寂多年的人工智能,有了一些實在的變化。”


王小川:還不到擔心人工智能對人類威脅的時候


搜狗CEO王小川表示,AlphaGo的學習能力不僅包括向圍棋大師學習,更有自我下棋自我學習的“左右互搏”能力。這樣一臺算法上沒有天花板的機器,通過自己學習能力將得到不斷提高。


王小川同時認為擔心人工智能對人類有威脅還不到時候,(關鍵)要看機器是否有意識。


人工智能現在還不能完成自我的進化,現在深度學習的方法只是對已知的數據去重複,泛化它,其實解決的還是已經有的問題。只是可能做得更好,但不能創造新的問題,它還沒有創造力。


王小川表示這次大賽,“心機婊”谷歌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它才是最大贏家。“Alphago也好,谷歌也好,這一次更大的意義在於它的實力展示,它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很牛。”


李開復:未來十年,大部分人類工作可被機器取代


李開復認為,雖然機器在邏輯分析推算方面,能力會遠超人類,但是依然是屬於人類操控的工具。AlphaGo這類的“人工智能”機器真正可能帶來的危機,不是奴役人類,而是讓人類喪失鬥志,無所事事。


AlphaGo是一個能自我學習的深度學習,經過專家的調節,它能在任何在可以純憑邏輯分析推算的問題上,把人類遠遠低拋在後面。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將帶來什麼改變呢?我們將看到無數的商機和產品,能夠解決問題、拯救生命、產生巨大的商業和用戶價值。


這些技術可能輔助專家,也可能取代專家。非專家的工作者很多將會面臨失業。未來十年,大部分今天的人類工作可被機器取代。


人類最應該擔心的是:一旦當機器供養著人類,人類達到了馬斯洛需求的基本需求,人類真的還會有動力去追求更宏偉的目標,自我實現?還是醉生夢死、無所事事?


劉慶峰:中國具有人工智能技術追求的企業比較少


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看來,在這場“人機大戰”,谷歌贏是理所應當。第一,雖然圍棋本身的規則比象棋要複雜得多,但本質上仍有規則可循;第二,機器在有限時間內進行擬人運算,後臺不知道放了多少臺服務器,它的運算能力在短期內是會超過人類智能的,而圍棋又是在個在特定時間內給出相對最優算法的遊戲,在這方面機器本身就應該比人強。第三,AlphaGo有明確的PK對象,它對於人類的圍棋套路是可以分析的,所以它的意義不大。


劉慶峰表示:未來五到十年,可以說最能深刻影響和改變我們目前生活方式和生產工作方式的就是人工智能。可以說人工智能將像水和空氣一樣,進入我們日常生活每一個角落。


目前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語音合成,人臉識別,智能閱讀等技術,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資本市場,從2011年到2015年,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相關投資每年有接近200%的增長。但是熱絡的背後同時存在著冷空間,具有人工智能技術追求的企業還比較少。


劉慶峰認為,如果在人工智能領域迅速搶佔制高點,中國就可以在全球具有更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KevinKelly:我們需要人工智能告訴我們——我們是誰?


“人工智能的應用無處不在,它帶來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因為這意味著一切物體均可擬人化,意味著我們可以加速新事物發展,雲端人工智能技術意味著,兩雙智能鞋的數據可以彼此分享,這就是綜合人工智能的表現。這的確大大加快了發明新事物的進程。”很顯然,《連線》雜誌創始主編、《失控》作者凱文·凱利(KevinKelly)不僅絲毫不擔心人工智能會對人類產生威脅,反而沉浸於智能技術所蘊含的無窮想象之中、併為此興奮不已。


在其新作《必然》中,他將這種興奮感展現得淋漓盡致:“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最大的益處在於,各種人工智能將幫助我們定義人性。我們需要人工智能告訴我們——我們是誰?”


凱文·凱利在書中說,在一個聯繫超密集的世界中,不一樣的思維是創新和財富的來源。僅僅聰明是不夠的。商業動機會讓與工業力量相關的人工智能無處不在,它們廉價而聰明,會被植入到所有我們製造的東西里。當我們開始發明新的智能種類和新的思維方式時,將獲得更大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