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这种说法对吗?

鲁山水


我是小房,关于这个问题有以下愚见。

首先小房认为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洋务运动的失败应该是洋务派的主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学西用”存在瑕疵,再加上一些固执守旧派的阻挠。

所谓的“中学西用”就是在不改变中国传统的孔孟之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让西方的技术为中国传统思想服务。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企图引进西方的各类技术来拯救动荡的清王朝。

但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其思想理念是相辅相成的,而清王朝只想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不打算抛弃或者改进自己的思想理念,这种想法就注定了这场改革的结局,不学习更开明的思想,先进的知识就注定只能改变表层并不能从根本起到作用,而且这种思想下的改革得不到技术的核心,掌握不到科学的要领和基本知识,一切都要依靠西方国家的施舍久而久之会使得对西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在当时政治环境下对西方国家的依赖无疑是将自己送入虎口成为西方国家的傀儡,这就与改革的最初理念产生冲突,当清王朝拒绝成为西方国家的傀儡时,那也就同时意味着改革的停滞。

另外历朝历代改革维新的过程都存在守旧派的阻挠,清朝这次的改革也不例外,虽然这是有最高统治阶层支持的一次维新改革,但是依旧要与朝中的守旧派进行斗争,而且千百年来的封建思想使得守旧派的影响远远大于洋务派,上面讲到的“中学西用”其实也是洋务派求存的一种办法,为的就是安抚守旧派。

洋务运动是一场依托政府的维新改革,无论是在维新经费,技术引进,产品的原料等各个方面都是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进行,也就是说政府就成为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基石。维护好政府自然也就成为了洋务派的首要大事。“政府”这一层面就要包含守旧派的存下,而且守旧派在政府层面是一个不可忽视,影响力严重的存在。所以当维新之路发展到影响到了守旧派的利益时,那这块“发展基石”就要动摇了。“基石”的动摇自然就会影响到构建于之上的一切,这也就是维新之路中好多改革措施不得已中断的原因。

最后小房要说的是洋务运动虽然没有起到拯救清王朝的作用,但是起到了影响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经济道路的步伐,维新中“西用”思想的提出给了西方文明一个合法的地位,使得人们对于西方文明不在一味排斥,中西文明的初次交融也就顺利的诞生。

正是这场中西文明的交融改变了人们的封建思想,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男耕女织不在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代替者是工业技术,自然科学,人文地理等一系列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先进文明。

另外维新中的依靠西方工业技术建立的大量军用,民用工厂也为后来的中国工业打下了基础,加快了中国走出自然经济迈入资本主义经济的脚步。


小房谈史


少荃经史屋,不一样的读史角度。

少荃先抛出结论:

洋务运动对中国来说,一直行得通;但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却行不通。

如何正确理解洋务运动在晚清社会中的作用,少荃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帮助理解:

说有一个乡办的大型民营家族企业,突然受到了一个城市现代化工厂的业务冲击,市场份额在被急速侵吞,极有可能面临倒闭危机。
于是老板派高管去对方工厂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对方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效率极高,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对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鉴于高管亲眼目睹一切,因此让其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高管从“自身可管理范围”开始着手,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投入使用。鉴于工厂中无人可操作新设备,因此通过外聘城市人才进行学习教导。

这,其实就是“洋务运动”最简单的雏形。

技术“无罪”人“有罪”

洋务运动,只是一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改革方式,它能有效缩短同强国之间的技术差距,目的也是为了自强、求富,能从根本上维护住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样的思维路径是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也符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对侵略的需要,因此无论是从动机还是意愿,洋务运动的开展是极其有效,且迫切需要的。

时至今日,我们现在的中国任旧有必要继续向先进的技术参考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师夷长技以自强”,这尽管是从晚清洋务运动开始,但却持续了近100多年,这是一个以理性客观为出发点的国家所需要的素质,因为技术本“无罪”。

多年前,“kuai播”CEO王欣曾发出过一声著名的辩护——“技术无罪”。确实,技术本身并不会向结果导向,能决定技术表现结果的,只有使用的人。

洋务运动没人才

很无奈,对于晚清的当权统治者来说,洋务运动可以大肆兴办,朝廷可以支持鼓励地方重臣搞洋务,但唯一“红线”就是不能触及统治形式,仍旧要保持“中体西用”。

这就造成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学习深入到洋务运动中的人才,不能获得体制的认可,很难迁升仕途;而通过科举八股走上仕途的人才,尽管被国家认可,但却对“师夷”极其排斥。因此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家认可的人才排斥洋务,专研洋务的人才政府不认可”,因此尽管洋务名臣们在不遗余力地大搞,但人才的输入却十分受限。

这也就是曾国藩和李鸿章派幼童出国留洋学习的最根本原因。因为国内教育很大程度是往国家体制而去,并视洋务为“奇技淫巧”,这种观念极难在短期内扭转。

当初恭亲王奕欣署理总理事务衙门,因难以招收学洋务的人才,曾向慈禧太后进言,希望让正途出身的人来学习天文、算数、机器制造,就从太学的人才里挑选。当时太学的清流领袖倭仁听后坚决反对,上书说出观点“大清天宝物华,人才济济,怎能屈身向蛮夷学习,这是丢大清的脸面”。恭亲王听后怒不可遏,说他迂腐不化,但也无可奈何。于是心生将计就计之法,立马上书慈禧说“倭仁大人手下皆是天子门生,定有熟通制器之才,所以赶紧为朝廷推荐几名……”,慈禧一听居然同意,逼得倭仁终于没办法厚着脸向慈禧认错。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晚清洋务运动彻底落实的最大阻碍,其实是自上而下对器术浮于表面的重视,以及不能够为洋务新开辟人才通道。

话又说回来,对既得利益者来说,搞洋务除了自强求富抵御侵略外,最大的根本还是维护住现有体制。如果洋务上来就先改变体制,那搞的还有什么意义。

后记

其实洋务运动“配套”的还有民族资本工商业的兴起,为的是“求富”。毕竟洋务运动是需要大量资本来帮助其进行运作的,但任旧是碍于体制原因,民族工商业表现不出应有的活力,并不能同洋务运动进行有效配合,因此步履艰难。

严格意义上说,甲午战争并不是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了,而是标志着洋务运动救不活封建体制。


少荃经史屋


【当时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这种说法对吗?】

自从1840年清政府和英国发生战争以失败而告终后,一直有志之士在寻求如何强盛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首先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以长技以制夷”。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等来以实现强国。

尤其在和西方列强战争失败后,击败太平天国运动。以朝廷中以鬼子六奕訢,在地方上以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等人开始实业救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以求富为口号,解决军事工业,民间工业,求富以抵抗列强的侵略。

于是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这些地方生产产品,也开设北洋水师学堂,江南陆军学堂等学院。1872年李鸿章来办轮船招商局,解决航运。电报,矿业也积极发展。派遣留学生学习先进技术(詹天佑的京张铁路)。更是成立了世界第六的水师(北洋水师)。不过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宣告破产。

但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为近代的教育和国防奠定了基础。张之洞主持开设的汉阳铁厂制造的汉阳造枪更是侵华战争之川军抵御的主要武器之一。更是奠定新民族主义胜利的基础。





小灰读历史


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