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补天》丨“神”与人:各自发展着的不同个体与种群


鲁迅的《补天》丨“神”与人:各自发展着的不同个体与种群

鲁迅创作于1922年冬天的《不周山》(收入《故事新编》时改名《补天》),在后人眼中有不同的模样。

悦华从中看到的是“神”与人不能相互理解的悲伤

《补天》取材于中国创世神话:女娲造人、补天,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鲁迅对这一神话重新书写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

那么,“神”与人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小说中看,“神”与人是各自发展着的不同的个体与种群,所以不能相互理解是一种必然。

对于《补天》的创作目的,鲁迅这样说:“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

那么在小说中,鲁迅对人的创造的缘起是怎样解释的呢?他认为作为“神”的人类始祖女娲是在精力无处释放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创造了人的。


鲁迅的《补天》丨“神”与人:各自发展着的不同个体与种群

小说开头就描写了女娲弥漫天地间的无限精力:

女娲忽然醒来了。

伊似乎是从梦中惊醒的,然而已经记不清做了什么梦;只是很懊恼,觉得有什么不足,又觉得有什么太多了。煽动的和风,暖暾的将伊的气力吹得弥漫在宇宙里。

女娲“什么”太多了?用弗洛伊德的解释,这个“什么”叫做原欲(“力必多”)。因为原欲的作用,女娲感到了“不足”“懊恼”以及以后多次写到的“左右不如意”“无聊”,所以她弥漫在宇宙中的“气力”无处施展。这才是她造人及补天的内驱力。

怎么证明鲁迅是按弗洛伊德的学说来解释女娲的?在序言中他说:

《不周山》便是取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作的第一篇。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弗罗特(即弗洛伊德)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

因为这层解释,女娲造人就没有了外在的功利性:因为人是女娲“无意中”造成的。

正因为如此,女娲对她的创造物是“无情”的。鲁迅在小说中写道,女娲最初用泥土捏成些小人后,一开始觉得他们唧唧喳喳挺可爱的,对着他们叫“宝贝”,但慢慢就烦厌起来,因为他们“说得多了,伊也渐渐的懂不得,只觉得耳朵边满是嘈杂的嚷,嚷得颇有些头昏。”

再到后来,随着她精力的消耗,原欲的降低,她创造的欲望更低了,因此再造人时“自己觉得无所谓了,而且不耐烦”了,于是就顺手拔起天边的一株紫藤,创造出更多的小人来。

同样,女娲补天也并非刻意为拯救人类,她只是觉得天裂了后天地不美了才去修补的。

鲁迅的《补天》丨“神”与人:各自发展着的不同个体与种群

小说开头描写了女娲眼中的天地:运行着日月星辰的天壮美,春天中花红柳绿的地柔美。但是被共工触破后,“仰面是歪斜开裂的天,低头是龌龊破烂的地,毫没有一些可以赏心悦目的东西了”。因此,女娲才打定了“修补起来再说”的主意。

小说中还有一个“海外仙山”的情节,女娲见水流中漂浮着几座山,就把山顺手搁在一队巨鳌的脊梁上去了。她为什么要去拯救山上的人呢?并非其他,只是“伊恐怕那些山碰了自己的脚”而已。

综上所述,女娲是在无意识中创造了人类,又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补了天的,那么可以推论出作为“神”的女娲对人类的发展并不存在着“责任”。实际上,小说中就是这样写的:“被做的都在伊的身边打圈”,但他们渐渐的走远了。这也就是说,人类开始自由地生存和发展去了。

在鲁迅笔下,女娲的确没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施加主观的影响。

在她活着的这段时间里,人类从赤身露体,发展到披上了布片,甚至裹上了铁片(盔甲),他们说着女娲听不懂的语言,还发明了道德与战争;当然,在她死后,人类还是在打着“女娲氏之肠”的旗帜在发展,一直到秦皇汉武……


鲁迅的《补天》丨“神”与人:各自发展着的不同个体与种群

虽然作为“神”的女娲对作为“人”的种群看似“无情”,但这是一种“天地无言,化育万物”的大爱。不管有意无意,她活着时创造了人类,拯万民于水火,这是一种伟大;她死了后,还有人类的一支在她遗留下来的最膏腴的部分繁衍生息,这是华夏民族的最初的来源。

所以在鲁迅的笔下,女娲是大自然的象征,首先是大地之母,其次才是人类之母。只可惜,鲁迅笔下的人类并不理解她,以致于对她产生了误解与伤害,而这是悦华下一篇的中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