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關鍵詞表明 口碑餓了麼與美團越來越不同了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消費場景被迫轉移到線上,也使商家更加意識到數字化運營的重要性。本地生活已經進入了數字服務新時代,而兩大品牌玩家口碑餓了麼與美團點評在此時顯示出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口碑餓了麼是以商家為核心的數字化升級,美團點評則是以平臺盈利為核心的流量收割。疫情之下,二者給平臺參與者帶來的價值差異充分暴露,品牌價值觀差異也更加明顯,兩者正在成為越來越不同的兩個公司。


關鍵詞一:減傭與增傭


在2月中旬,全國多地商家舉報美團外賣"趁疫情撈錢",強勢漲傭,幅度最高接近10%。美團這一舉措意圖明顯,旨在以最直接的方式提高平臺收入。美團在過去幾年虧損了上百億元,對其財報仔細解讀後發現,其核心數據增長速度在下降,交易用戶數增速從2018年第三季度的30.3%下降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14.0%,活躍商家數增速更是從44.3%下降至8.8%。2019年三季度美團外賣佣金收入186億元,相當於每天抽取佣金2億,整體變現率從2018年第三季度的13.1%增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14.1%,但營收增速從2018年第三季度的84.84%下降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43.69%,變現率增速高於營收增速,也就是說,在商戶大盤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美團在加快吸血速度。而疫情之下沿用"漲傭"的吸血舊模式,能否解決美團的虧損困境有待考量,但切實損害了平臺商戶的利益,更失了人心。


相比美團的通過吸血維持資本狂歡,口碑餓了麼卻在3月高調出臺佣金減免、金融支持等多項商家抗疫扶持舉措。3月16日,在阿里本地生活線上召開的"2020年商家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表示,口碑餓了麼全面擁抱支付寶數字生活平臺後,將在日均1億流量的池子裡為商家帶來更多交易,同時繼續將佣金保持在低於行業3-5%的水平,扶持商家抗疫的優惠貸款利率比其他平臺低50%。


口碑餓了麼4次降傭為商戶"減負",美團佣金卻不降反漲,為商戶"雪上加霜"。一場疫情,猶如一面鏡子,不僅照出兩個品牌為平臺參與者帶來的利益差異,更折射出兩個品牌的價值觀差異。


關鍵詞二:自閉與生態


口碑餓了麼早在兩年前,就開始提倡"數字化"改造和升級行業,又在2019年11月,發佈"新服務"戰略,通過打造"本地生活商業操作系統",為百萬商戶提供"數智中臺",幫助商家提升數字運營能力。


口碑餓了麼的"新服務"戰略能夠有效運行,關鍵在於有阿里生態的支持,全面擁抱支付寶數字生活平臺後,開闢了生活服務的多個入口、板塊,打通了新零售、營銷、物流、金融等領域,使得口碑餓了麼作為最大的"ISV"享受到了第一輪的紅利。而在疫情期間,阿里生態內各板塊的協同聯動優勢凸顯出來,證明了此前的數字化準備是眼光長遠行且極具價值的策略,並且為本地生活數字化按下了快進鍵,將行業競爭賽道從"流量變現"切換到"新服務"上。


口碑餓了麼的一系列舉動,給美團帶來很大壓力。據36氪報道,3月12日一早,美團點評的一位高管在部門會議上要求下屬自行研究支付寶改版細節,並形成文字,在內部彙報交流。美團一直被外界評價為"無邊界",但是對外賣業務相當倚重,期望以外賣這種高頻服務帶動低頻、高利潤率的酒店和旅遊等產品。但疫情的出現,使得美團外賣業務的拉動作用大幅度削弱,而到店和酒旅業務缺乏創新和數字化,各業務板塊難以協同進化,無法構成內部生態系統,只能成為孤島。


關鍵詞三:公域與私域


自阿里提出"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概念後,各領域都在分析解讀並尋找私域化流量的途徑。在美團仍在靠收割流量維持運營的時候,口碑餓了麼依託阿里經濟體合力以及支付寶數字生活平臺的開放,推出了眾多的數字化新產品,與支付寶、淘寶、天貓、高德等多個國民級流量入口打通,為商家進行導流。


與此同時,口碑餓了麼大量服務商戶上線,鼓勵商戶運營私域。阿里商業操作系統在本地生活正式落地後,本地生活又宣佈了收購客如雲,完善了TOB的工具。同時,推出了基於私域流量的小程序運營,以及千人千面的門店裝修,還有吃貨卡等產品,通過"數智中臺"提供的新工具新產品,商戶可以運營自己的商品、客群,更加增強運營私域的能力。據瞭解,肯德基上線10天新增15萬會員,德克士在疫情期間新增30萬會員,奈雪的茶登陸口碑餓了麼後僅一個月,營業額增長近800%。面對口碑餓了麼帶來的本地生活數字化新時代,沒有如此的商業生態基礎的美團,想要跟進,著實存在困難。


觀察對比口碑餓了麼與美團的這一輪競爭,顯示出服務型公司與財務型公司之間巨大的差別。有阿里生態的賦能,口碑餓了麼開啟了本地生活數字化新賽道,正在逐步掌握行業主動權和引導權。新服務時代,比拼的不再是流量收割能力,美團想要穩住行業地位,就要順勢而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