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孩子玻璃心,对于很多事情,都非常在意。一个小朋友刚上幼儿园几天,就不想去了,原因是他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不在乎自己,好几次老师提问都没有提问自己。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听到孩子这么说,孩子的妈妈都觉得孩子有些小题大做了,也不一定每次都要提问你呀,那么多的小朋友呢。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

1:挫败感是一种情绪

情绪是需要被认可和接纳的,所以当孩子表现得退缩、犹豫、低落、生气的时候,大道理和刻意表扬往往都是不起作用的,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他:“我知道你很难过,你可以哭出来,或者自己单独待一会儿。”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2:我会和你在一起

让孩子知道你看到了他做了哪些努力?知道即使在这件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上,你也愿意陪伴他,帮助他,而不是呵斥他,批评他,这种心理支持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3:认知:失败长什么样?

孩子有深深的挫败感往往来源于把失败的事情和感受都进行了放大,于是一件事情做得不好就对自己全盘否定,认识失败长什么样子也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做得不好的究竟是什么事情,就像在天子学的情商课堂中,训练师会规训孩子,同时也会给到其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将自己失败的感受说出来,画出来,接纳孩子的失败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4确定目标:自我期望值

现在许多孩子从小听惯了“你真棒,真了不起,你是最厉害的。”家人表达对孩子的爱无可厚非,但是大家可以试想一大堆“棒”到无与伦比的孩子凑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景象?所以孩子受不了这样的落差很正常,教会孩子除了当第一,他也可以体会做第二、第三……第七,有合理的自我期望,孩子的挫折感会更低。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5:解决问题

前期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让孩子用更好的状态来解决问题,当他在这样的循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抗挫折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孩子有玻璃心应该怎么做呢快来看看吧?

1:不合理的奖励要避免

有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或者学做家务等,就会提前用金钱来诱惑孩子,将金钱或玩具等当作酬谢孩子的物品,的确,在这件事上,皆大欢喜。可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做这样的事情得到奖励才是理所应当的,可这样的事情都是孩子应该做的,奖励不是必要的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2:不要在他人面前或者公开场合批评孩子

小孩子也是有自尊的,而且随着孩子的长大,自尊心也会越来越强,不想被批评,更不想被人在他人面前或者公开场合训斥。所以教育孩子时要注意场合,否则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3:不要使用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比在身体上的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是更大的,更难以让人承受。如果总是这样做,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变得懦弱。要么孩子会变的暴力,变的阴暗,要么就会变得容易被他人欺负,变得很弱小。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4:不要总是吓唬恐吓孩子

有很多家长在训斥孩子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就选择用孩子害怕的事情或人来吓唬孩子,对其恐吓,比如很多家长常说的,让警察来把你抓走,或者是把你扔得远远的等等。如果总是这样,孩子发现了其中的套路,那么家长的权威在孩子面前荡然无存,还会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5:不要强迫着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情

孩子特别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家长就不要强迫着孩子去做了。比如一些兴趣班,孩子喜欢跳舞,你非要孩子去学古筝。没有兴趣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孩子去学,可以先培养兴趣而且也不要总是用此去打击孩子,这样更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6:给孩子自我空间

很多家长对孩子几乎是360度保护,怕孩子摔着,怕孩子做错事。但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家人就应该给予孩子自由空间,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这样也可以让孩子学习到很多,而且也利于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7:夸奖孩子要有度

小孩子很多时候是自卑的,会觉得自己不如大人,或者一些小朋友,这时家长的夸赞会给孩子勇气。但凡事都应该有个度,过度的夸赞会让孩子对自我认识含混不清,变得自负。一旦受到打击,就反而变得更加自卑。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8:避免过度关注孩子

家长对孩子过度关注,会让孩子一时满足但对未来的成长却没有益处。孩子是要长大的,最终走向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重要,这就要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不要看得太重。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当然,作为父母也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健康积极自信乐观,这样其实也在用自己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即便遇到不开心的情绪,也要保持自信,正确面对自我,才能最终战胜困难和挫折!

教育孩子也要讲究适度,孩子在父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孩子和父母成为朋友,也就愿意听父母的建议。

孩子看绘本时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将自己带入到绘本中的角色之中,这也正是孩子为什么看绘本学东西快的原因。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10册不过是6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

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让孩子远离“玻璃心”,心理学家给出8大建议,值得收藏

虽然孩子的前途无法预料到,但是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和优点,为孩子将来的成功积攒更多的"燃料"。

下方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