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了?华为系(P9-P40)摄像头CMOS技术总结与思考

昨天华为年度旗舰P40系列发布了,至今为止华为的徕卡系列相机已经发展到第五代,是不是很快

今天呢就回溯下这些年华为手机的相机发展思路,聊一聊自己发现的一些有趣的东西


隔代升级CMOS,跨代打磨CMOS

我费了很大劲统计了从第一代华为徕卡联合研制的P9到第五代P40手机上的CMOS传感器规格,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P9p 1/2.8英寸 IMX286 1200W 1.25μm

P10p 1/2.8英寸 IMX286 1200W 1.25μm

P20p 1/1.73英寸 IMX600 4000W 1.6μm等效

P30p 1/1.7英寸 IMX650 4000W 2.0μm等效

P40p 1/1.28英寸 IMX700 5200W 4.48μm等效

加上友商们最新发布的旗舰CMOS规格,整理如下

第五代了?华为系(P9-P40)摄像头CMOS技术总结与思考

可以较为明显的发现,华为走的可能是“隔代升级CMOS,跨代打磨CMOS”的路子,简单来说就是一块CMOS用两年,算法的优化会持续一到两个CMOS迭代。

华为第一代徕卡P9到P10 都是在打磨286,当时很多人都喷怎么还不换大底,但是不影响P9徕卡色深入人心,至今很多人还认为P9P10的徕卡色是最正宗的

直到P20P祭出大招,放出IMX600王炸,友商们一年都没反应过来

IMX600的系列维持了两代

这两代,大家也没闲着,既然你和Sony定制,我们也可以啊,谈量谈钱都没问题

于是就有了去年和今年合作 定制还是自己研发的IMX689 HMX等等


这里提一个“有趣”的故事

熟悉CMOS规格的发烧友都知道,以往的IMX系列,用的是18mm标准。比如IMX220,IMX333,IMX345,IMX400这些
现在为了名字好看数字大,三星和索尼联合起来偷偷把手机的18mm/寸标准改回了16mm/寸

例如IMX586用16mm标准是1/2寸,用18mm标准是1/2.25寸。
这让你们觉得传感器大了很多,其实并没有

但是消费者看着爽啊,买单的时候,大家都嚷嚷“底大一级压死人”,谁也不会扒着CMOS用尺子量不是?

第五代了?华为系(P9-P40)摄像头CMOS技术总结与思考



我们言归正传

搞单位像素这个思路对不对?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看上面的统计数据

可以发现,目前华为定制CMOS的思路并没有和最近很知名的HMX,HM1一样,走多合一+高像素的路子

华为选择的反而是拼命搞大单位像素,暗光成像质量提升

那这个到底思路对不对?

我们回溯到移动互联网刚普及的那几年

那时候大家认为,发个朋友圈 800w像素就够了,这是当年iPhone6出来之后的论调,到2020年,大厂们的产品普遍认为1000w的就够了(这里还包括基本的裁切余量)

也就是大家可以发现的相机设置中的默认输出一般都是1000w左右

这确实是目前大家心照不宣的准则,例如HM1即使9合一了,也能宣传自己是高像素+高感光,毕竟还有1200w的输出

但是P40的IMX700居然打破了这一常规,做到了16合一,也就是合成过像素约为300w

300W≈2048*1536

这看起来有点吓人,但是够不够发社交媒体呢

我们现在微信朋友圈压缩之后,图片分辨率大多在1k到2k左右


第五代了?华为系(P9-P40)摄像头CMOS技术总结与思考


也就是说300w的余量压缩后一般也是够的。

而这时候的照片,拼的就是观感,第一眼的感觉,而不是细节了

IMX700单像素感光面积可以达到4.48μm,相比之下ISOCELL Bright HM1九像素合一之后为2.4μm。此外,再加上RYYB色彩阵列,使得进光量能够继续提升。


第五代了?华为系(P9-P40)摄像头CMOS技术总结与思考


那很多也要问了,现在大家专业性要求也有啊,华为不是经常举办各种手机摄影比赛吗?

问的很好,但是你仔细研究手机摄影比赛的作品,就如同我之前有期视频讲述的点评一样,大部分获奖作品都是在光照充足的背景下完成创作的,此时完全没必要使用合成模式。

至于目前另一个大热的vlog领域,华为选择的再开一条专门的“电影级”CMOS完成,把录像放到和照片一样高度,这个思路也是很棒的。

其实,大家不仅在搞单位像素面积,同时也在努力提升总尺寸。

截至目前为止,除了奇葩的松下CM1(1英寸),比1/1.33 CMOS尺寸更大的只剩下诺基亚808 Pureview(1/1.2英寸),诺基亚Lumia1020(1/1.5英寸)已被干掉了

要知道,宾得的Q系列至今为止还在坚持1/1.7英寸的产品线,这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

果然只有需求可以完全释放生产力,手机上出现1/1.2英寸甚至1英寸的CMOS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