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与自污:大宋开国名将的求生指南?

所谓“强唐弱宋”,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今天人们眼中的固有文化符号。在光芒万丈的大唐之后,连幽云十六州都收不回来的北宋,在人们眼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弱王朝。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北宋开国之际上承五代十国的武风,可以彪炳史册的将帅之才不可小觑,在北宋统一南北的过程中更是涌现出无数的将星。

可当宋朝初步完成了统一,但是内忧外患依旧严重之时,宋朝的将星却集体噤声,一改当年的勇武模样,成为了虔诚的教徒与卑鄙的恶徒。

信佛与自污:大宋开国名将的求生指南?

图/偏安一隅的北宋

01 杯酒释兵权之后

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自己亲自导演的一部闹剧———“陈桥驿兵变”上台的。夺权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稳固政权,杜绝统兵大将搞军事政变来重复黄袍加身的戏码。

在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大戏中,北宋开国有名的戎马大将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张令铎、罗彦等人被罢掉了军权,成为了安居乐业的田舍翁。赵匡胤说得很明白:“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其实大意就是要让这些武夫知道什么是君臣尊卑贵贱。

赵匡胤就是以“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为条件,要统兵宿将们主动交出兵权,以求“君臣无所猜嫌”。

信佛与自污:大宋开国名将的求生指南?

图/杯酒释兵权

不过,宋初将帅未遭“血屠”之祸并不是皇帝的善政,也并不值得庆幸。相反,他们却终日处在统治者的防范猜忌之下,承受着过重的压力和痛苦,处处小心谨慎,不知道灭顶之灾何时降临,再也没有咤叱风云的风范。无论这些将领在丢掉军权之后,无论是否承担军事任务,都遭受着皇帝的严苛盯防。

宋太宗时,赵昌言被任命为川峡五十二州招安行营马、步军都部署,节制各路宋军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这一平定川蜀的重要军事行动竟然一度因为有人诬告赵昌吉有“反相”而中止,尽管最后赵将军成功平叛,但是却直接遭遇了罢免官职的厄运。

02 笃信佛法的大将

为了避免皇帝猜嫌,一部分开国大将投身于佛法的精妙之中,以表现自己胸无大志的佛系。名将石守信在“杯酒释兵权”后,职为西京(洛阳)留守,但概不过问政事,平日只是大造佛寺,交游禅僧。天雄节度使李继勋,“酷信释氏,每造寺饭僧,则不计其费”,用铺张浪费的格调来宣布自己对佛教的尊崇。

彰德节度使韩重斌,更是只以督催军卒民众采木造寺为务。大将李崇矩则是“倍奉释氏”,饭僧至七十万。最为虔诚的军帅陈思让,甚至禁止军营部内屠牛羊,以格行佛教不杀生之义,被当时人称为“陈佛子”,可见这些宋朝将官为了实现政治逃避而进行的宗教作秀,演技炉火纯青。

信佛与自污:大宋开国名将的求生指南?

图/正定隆兴寺(宋代大规模扩建)

03 专注自黑自污的名将

为了让皇帝陛下放心,开国大将们除了一心修炼佛道之外,还专注于晦名与自污,力争把自己黑到连史书也认不出来自己,聚敛钱财,贪污受贿,除了杀人放火之外的罪恶活动基本都能涉及。

当时的西京留守向拱在洛阳10余年,“专治园林第舍,好声妓,纵酒为乐,府政废弛,以致群盗昼劫”;元勋符彦卿,镇大名,则宠任部下刘思遇,大肆贪污纳贿。名将石守信更为贪财,“累令节镇,专为聚敛,积财矩万”。高怀德本是赵匡胤的妹夫,但为了避嫌,也不理军务,日事田猎。

信佛与自污:大宋开国名将的求生指南?

宋朝初年,元勋宿将如此崇信佛道、自污其行、远嫌避功,正是为了向皇帝表白自己不贪军权、心无异志,只想保全性命。在这样有功之臣远遁朝堂之外的年代里,宋朝的君主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平庸但忠心之徒,依据自己实现布置的作战图来作战,没有水平的将领连主动性都发挥不出来,那便是神仙也救不了宋朝的江山社稷。

参考文献:

1.中国全史百卷本

2.孙建民:《宋初大将自晦现象初探》,《军事历史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