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西方逐漸封鎖時,中國正慢慢回到正軌

【僑報訊】對於中國疫情逐漸放緩後經濟社會生活恢復到了什麼程度,上海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e Pasteur)微生物、發展和健康中心教授法魯什(Daniel Falush)在英國《衛報》上發表文章談到這一點。文章摘譯如下:

當1月底,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中國決定按下經濟“暫停鍵”時,可以說是一個很大膽的做法。在這之前還從沒有人採用過類似的做法。現在還不清楚這種病毒的傳播是否能控制住,更不要說徹底停止。不過中國為此做了很多工作,而且他們是第一個進入疫情下一個階段的國家——試圖逐漸恢復日常生活。但是,在不冒“第二波”疫情風險的情況下,經濟生活和日常自由能恢復到什麼程度呢?

《卫报》:西方逐渐封锁时,中国正慢慢回到正轨

上海一名女性戴著口罩和防護鏡拍櫻花。(圖片來源:路透社)

自從六週前我結束歐洲之行回到上海到現在,這座城市正在逐漸恢復生機。街上的人多了起來,餐館開始重新開張。從上週開始,在購物和乘坐公共交通時不再強制要求戴口罩,餐館和商店也不再強制要求為顧客量體溫,就跟以前一樣。

不過人們依然很謹慎。街上只有很少的人不戴口罩 ,大多數場館仍在測量體溫。

對膽大的人來說,甚至開始有一點夜生活。一切都在回到正軌,儘管這個過程很緩慢。不過,隨著輸入病例的增多,中國政府還採取了嚴格措施減少境外的輸入情況。

西方仍有人懷疑中國是否像其宣稱的那樣真的成功抑制住了新冠病毒。我所能說的是,中國用於控制疫情的主要工具是迅速發現和隔離有症狀的病例,還會將那些近距離接觸過病例的人隔離14天。現在負責發現和隔離病例的隊伍仍然存在。

我不認為有人會掩蓋事實,可能會有少量的人選擇這種不明智的做法,但是在一個地區或者全國範圍內,想這麼做是不可能的。總體證據證明,中國的控制措施起到了效果。

在應對疫情上,中國有自己的優勢。封鎖措施開始後,這裡的一般的電視節目暫停,取而代之的是鋪天蓋地的關於新冠病毒的報道,並且一直不斷地在強調防止疾病傳播的重要性。這種措施帶來的結果就是,中國人一般來說更害怕病毒,而不是擔心食物耗盡或者失去自己的生計。

隨著現在全球疫情的暴發,對西方來說,處理這樣的狀況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就目前看來,比起中國,西方可能需要實施更長時間、更嚴格的封鎖政策。

在我看來,中國對控制疫情所付出的代價是絕對值得的。西方的懷疑人士沒有意識到的一點是,從經濟角度看,想要隱藏新冠病毒基本上是不可行的。因為如果不是真的控制住疫情,一個國家的經濟生活基本上不可能恢復正常。(張楊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