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的聯合運營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聯銀觀點一 | 私域流量的聯合運營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受疫情影響,留在武漢蔡甸老家,離火神山醫院不遠,只能宅在家中,不能出門跑步了。疫情帶來了災難和創傷,也促使我們去思考……來自火神山旁邊的思考系列文章,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探討。


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疫情驟然而臨,來勢洶洶,人們首先是恐懼,然後是自救,接下來就要考慮未來發展了。各個商家都在努力尋找疫情帶來的新機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如何能化“危”為“機”了。

對於消費品品牌企業而言,迅速建立和強化私域流量的線上運營,無疑是重要的自救手段之一。於是我們看到了各種基於私域流量的微信商城,通過微信群、朋友圈迅速推廣。大家都各顯神通,發動全員進行基於私域流量的線上銷售,促銷手段更是層出不窮,很多商家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建立和加強私域流量的運營是各個消費品商家都希望做的事情,因為現在的平臺流量太貴而且非常受制於人。但這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疫情之前因為忙於現有業務,大多並不能集中精力和資源來推進。而疫情導致線下門店無法開業,無疑加快了這個進程。

聯銀觀點一 | 私域流量的聯合運營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私域流量為什麼需要聯合運營?

私域流量運營是大趨勢,疫情加快了這個進程,也能見到短期的效益,但是從長遠來看,私域流量運營的代價是很大的,因為單一品牌的重複購買絕大多數情況下總是低頻的,所以如何實現價值最大化一定會是私域流量運營到一定程度之後需要思考的問題。而私域流量聯合運營無疑是解決方案之一,通過多個品牌私域流量的聯合運營構建一個更大的消費者生態圈組織,實現交叉銷售,進而提升單個品牌私域流量的投入產出比會成為大家都很看重的方向。

而對於每個私域流量運營的品牌和組織而言,如果沒有付出更多的代價,反而帶來了更大的收益,何樂而不為?無論是自己私域流量為別的品牌帶來交叉銷售而獲得的直接收益,還是多個私域流量聯合運營之後帶來的流量增加和銷售增量,只要付出的代價比公共平臺小,無疑都是值得的。

私域流量如何進行聯合運營?

有很多朋友說,私域流量的聯合運營涉及到各個品牌是否願意共享自己的平臺和流量的問題,因此需要各個品牌自發從而組織到一起,通過他們相互達成共識和合作方式,所以主動權和驅動力在於品牌方而不是平臺方。在我看來這種觀點並不成立,為什麼呢?因為每個品牌影響力都是有限的,自發去結盟進展是緩慢的,也是低效的。我認為,私域流量的聯合運營應該是平臺驅動的,只要平臺方建立公信力和驅動力,由第三發起,效率就能更高,推進也會更快。

這分為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同構性的平臺更容易做到,比如都是用有贊,微盟,草動這樣的同構平臺構建的微信自營商場,這時候需要平臺方發出倡議,制定最基本的規則,吸引入駐平臺的各個商家加盟,在各商家的自有商城中植入一個公共商品推薦區就能在短期內迅速鋪開。

第二種情形,基於異構性平臺的私域流量聯合運營要相對更復雜一些,這需要通過更底層的第三方平臺建立商品、訂單甚至客戶和積分等方面的聯通和交換機制才能實現,同樣需要更底層的第三方平臺發出倡議,吸引異構平臺商家的加入,需要把自己建立的底層平臺與各商家的平臺方進行底層系統對接才能實現。

無論同構或異構的平臺,在進行私域流量聯合運營的時候都需要考慮以下實際問題:

第一:品牌的競品之間需要進行隔離而不能共享。共享是商家會顧忌甚至無法認同的,至少在聯合運營的初期是難以接受的。所以,我們首先需要吸引的是互補性和沒有利益衝突的品牌,這需要從規則和技術上進行保證。

第二:平臺需要建立商品共享、訂單流程的跟蹤、共享利益的計算和分配,這很像區塊鏈的特徵,通過信息的聯通實現信息的跟蹤,通過分佈式部署建立信用機制,通過公共認可的方式評估共享價值和按貢獻進行分配。所以有區塊鏈特徵的平臺,無疑更容易實現私域流量的聯合運營。

第三:前期聯合運營機制要足夠簡單,比如剛開始只是實現跨品牌的熱銷商品推薦和收取銷售佣金的模式,通過簡單的規則迅速建立私域流量的聯合運營,然後逐步豐富算法,實現精準推薦和更合理的利潤分配。我想各個平臺運營方在技術上都會有豐富的手段去實現,切忌一開始的時候就很複雜,一方面技術上實現週期太長,另一方面太複雜了品牌方更難以理解和接受。事實上,很多微信公眾號廣告聯盟的方式就值得很好地借鑑。

歸根到底,私域流量的平臺方以前建立的都是ToB的商業模式,我們需要改變的思維模式是通過ToC的運營思路為B端賦能,這樣平臺方才會更有價值,這方面頭條系的底層算法賦能各個平臺的方式非常值得借鑑。

會對產業格局帶來哪些影響?

套用線下的場景類比線上,天貓和淘寶建立的網上商城,很像把商圈和Shopping Mall的模式搬到了線上,京東自營商城的模式很像把自營商場搬到了線上,而私域流量的運營更像把各個品牌的連鎖門店搬到了線上。每個品牌如果都是封閉運營的話,效率都是低下的,私域流量聯合運營的模式很像構建了一個更底層的統一共享合作機制,通過組建各個商家的聯盟而相互賦能,這無疑也會改變整個線上電商平臺的格局。如果有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做支撐,做到了去中心化,無疑會對線上電商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平臺方而言,需要改變傳統的盈利模式。靠傳統的賣廣告位、賣流量強制導流的模式是走不遠的,因為我們要嚴守第三方的定位,相信價值產出不是平臺本身,而是各商家的商品競爭力和運營能力,我們需要為更優秀的品牌賦能,而不是通過簡單粗暴的廣告模式盈利。按各個商家獲得的實際收益分得利潤,這樣才能走得更長遠;即便平臺方不從中獲得任何直接收益分成,對其擴大影響力以及獲得更多客戶也有極大幫助。

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強化品牌私域流量運營能力無疑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嚴酷的疫情為此提供了10倍速變化的驅動力,如果我們能把握好這個機會,私域流量的聯合運營可能真的會變成下一個風口,這個時候考驗大家的無疑是快速行動能力。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當下,這句話顯得更有分量!


1

中國零售行業頂級盛會之一

“國家權威機構+世界500強國企”

第十四屆中國零售商大會暨第3屆中國(廈門)國際智慧零售產業博覽會將於6月30日至7月2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本屆大會暨展會由廈門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國商業聯合會、廈門市商務局、廈門會展集團主辦,廈門會展思爾福承辦。大會將雲集4000多位來自全國各業態零售商、服務商、供應商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協會代表。


2

打造“全球智慧零售品牌展”

4萬平展覽規模,30餘場權威會議

此次展會共設國際標準展位1500個,總展覽面積達40000㎡,超500家國內外智慧零售品牌集中亮相,預計吸引8萬+國內外專業買家到場參觀交流!


3

為疫情後零售業指明方向

300位權威行業大咖深度詮釋

30餘場會議論壇涵蓋商超百貨、便利店、購物中心、鞋服、餐飲、生鮮、美妝、醫藥、珠寶、母嬰等傳統零售各個業態,300位行業大咖齊聚,聚焦科技創新、智慧化、數字化三方面,為下半年零售業發展提供最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4

品牌入駐

“產業獨角獸悉數亮相”

萬達、銀聯、阿里雲、微軟、居然之家、石基零售、國美、百聯集團、金拱門、沃爾瑪、蘇寧科技、金鷹商業、物美、天虹、步步高、利群集團、永旺、騰訊智慧零售、英特爾、微信支付、京東集團、百度企業智能平臺部、京東便利店、商湯、曠視、科大訊飛、雲知聲、新大陸、創紀雲、百勝、伯俊、超級導購、漢朔、昂捷、甄視、餐道、數族、食亨、建發信息、夏商生鮮、見福、悠絡客、知魚科技、歐電雲、每人店、雲盯、元初食品、小飛科技、及刻、樂才、多點Dmall等眾多行業一線品牌將攜最新科技產品重磅亮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