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均购房年龄全世界最小,意味着什么? 有什么影响?

黄世音


大家都想买房,想早一点买房,但是,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依靠一个人的工资能买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买房其实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可能是一个家庭的事情。

因此,有专家提出了六个钱包理论,当下的中国人,买房需要掏空六个钱包,其实,实际上,很多家庭即便掏光六个钱包,也很难在二三线城市买一套房子,于是只能背负各种债务,为了买一套房子,花光积蓄,并且东拼西凑,背负沉重的债务。据相关机构统计,现在90后已经逐步结果80后的接力棒,逐渐成为购房主力,但是,他们绝大多数依靠家庭资助


柒种颜色347


中国购房年龄平均世界最小,在主要国家的情况中,基本属实。这意味着,居民的房屋拥有率相对较高居民的幸福指数高,居民普遍看好未来发展。在中国,买房是人事业有成的标志,属于具有身份象征意义的资产。

主要的影响,分为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

好的方面,一来国家和地方可以有效掌控城市发展的节奏,方便筹措发展资金,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二来促进社会安定,有恒产者有恒心,倒逼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努力奋斗,促进社会运行效率提升。

不好的方面,部分家庭房产消耗资金过多,导致其它方面开支减少。部分群体投机风气日盛,带来部分浮躁。

总的来讲,公认我国的房产模式是房产成功的,尽管存在些不足。在房住不炒主旨的贯彻下,房地产仍将在很长时期内具有重要地位。


书不途


在人们的直观感受中,房价永远都是向上涨的。就像现在,各种统计数据都在显示全国房价都有下跌的趋势,但在现实中,总有小伙伴用个例来掩盖大的趋势,认为现在的房价还是在上涨的。

近几年新一轮的房价上涨周期,虽然买房对于年轻人来说越来越难,但是总有那么一部分幸运儿,趁着房价上涨的浪潮,提前买下了自己人生第一套房,从而不断造就一夜暴富的神话,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买房早已不是给自己买一个安身的居所。

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买房就成了人生的头等大事,越早下手就越有利可图。甚至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未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就已经掏空“六个钱包”给自己买下人生第一套房。

前段时间,全球各地购房者平均年龄调查报告出炉,中国北京青年的平均购房年龄为27岁,毫无意外的排名榜首。而印度和加拿大的购房平均年龄为31岁,美国和英国为35岁,年龄最大的是德国和日本,购房平均年龄达到41岁。

02

中国人的勤奋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而在买房这件事上,中国人的勤奋更是发挥到了极致。看到这份报告,千万不要觉得中国人买房早就是财商高。实际上,在任何国家,27岁,都应该是最穷的的一段时期。对于大部分普通中国来说,之所以可以在这个时间段买房,在掏空“六个钱包”之外,向银行借贷也是必须要经历的途径。

27岁,本该是激情澎湃的年龄,可以在工作中寻找人生的定位,也可以在这个时候白手起家。世界这么大,总要去看看。可就在这样一个最好的年龄,我们的年轻人却自己买了一套房子,这也意味着有很大可能被这套房子“拘禁”,放弃去外地更好的发展机会,甚至工作选择也只能在这座房子方圆十公里。

所以我认为,当下,我们的买房的观念必须要转变。

03

9月13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按照新规定,公积金贷款将实行“认房又认贷”的政策,与商业贷款认定的标准保持一致。与此同时,公积金贷款的额度规则也发生了改变,将于公积金的缴存年限挂钩。

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规定的。

公积金贷款额度,将与借款申请人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年限挂钩。每缴存一年,可贷款10万元,最高能贷款120万元。

这也就是说,在北京工作10年后,才可能申请到10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这对于北京动辄300—400万的房子也只能起到“支持作用”。

对于在北京工作10年以下的年轻人来说,这项政策的出台,极大可能会让他们改变住房预期,由买房转为租房,增加租房市场的供应。

2017年3月17日之后,北京出台了未来5年的土地计划,北京住宅供地坚持普通商品房,共有产权和安置房,租赁住房三者4:4:2,在北京土地市场如此紧张的环境下,单独分出一部分土地用来发展租赁住房,也可以看出政府层面对于租房市场的鼓励。而在其他一线城市,未来的住房体系同样是租售并举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所谓人生的捷径,就是在自己最合适的年纪,做最恰当的事。年轻人,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投资自己身上,未来的路还很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房子,说到底还是用来住的,按照目前的趋势,房地产市场是要回归理性的。关于买房,其实年轻人不必那么急不可耐。



合肥房产咨询师


在我们实际销售过程中,确实是各个年龄阶段的客户都有,“大到九十九,小到刚会走”,都有过买房案例。最小的客户才几个月,还没学会走路。

主要原因有:

1、人们深受传统思想影响,很讲究“传承”。从古至今,传承有“忠厚传家久”的精神财富,有“父传子,子传孙”的财富传承。而房地产,作为人们家庭财富的最重要标识,已经是不争事实。中国人不像老外,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亲子女都要明算账,养到成年就可以不管了,以后过的好不好不会再操心了。中国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人人得知,且深入骨髓。

3、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夫妻要离婚,家里有套房产分给谁都不合适,于是双方协商一致,把房子给孩子,于是很多未成年小孩也就有了房产。

4、新婚姻法的关于房产归属的司法解释,婚前买的房子,挂号在自己名下的,归于个人产业,离婚时不进行分配。

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对婚姻自由有着很强的向往,婚后不如意也随时可能离婚。这也促使好多有经济实力的父母,为了避免子女结婚后不久离婚,造成房产的重大损失,因此尽量在结婚前就准备给子女买好房子。

5、财产雄厚的大户人家,财产分散分配也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未成年人的财富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仍然是其个人的财产,并不是父母的。其他组织或个人不能轻易处置未成年人的财产。举个例子,爷爷目光长远,觉得子女不太靠谱,将房产赠予给孙子,如果一个家庭遭遇不幸,家长名下的财产都被迫查封拍卖,但这名未成年孩子名下的财产是不能被轻易处置的。

关注“北京二手房交易专家”,所有内容均为实操人员原创


北京二手房交易专家


中国平均购房年龄最小是意料之中的,中国人对于买房的独特需求也是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难以理解的。这里面包含了最基本的“丈母娘经济学”。

从买房动机上看,房子被附加了“婚姻”、“教育”、“社会地位”等非自身属性的标签。现在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买房是结婚的基础这一概念会是绝大多数国人的共识,甚至你现在对于这种要求嗤之以鼻,而当你的子女婚嫁时也会这样认为。

房子与婚嫁捆绑是国内特色,本质上是观念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以租代购”在国外很普遍,在国内却推行不开的主要原因。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追求结婚、生子、安度晚年都离不开房子。而这里的房子应该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不能是租的。

房子是家庭的基础和生活的保障。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买了房子女的心就定了,事实也是如此。动辄十数年的房贷会成为一道枷锁,让人自然而然的去踏实工作,追求稳定,而这样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并且房子安定了之后要考虑装修、组建家庭等等,人们也会想着朝更美好的生活去奋斗。

所以,既然迟早要买的,在有经济能力的前提下,不如早日首付给孩子买套房,这也就是中国平均购房年龄早于世界水平的根本原因。

这种购房观念影响着中国房价。从最早的结婚有房子就行,到现在对房子的位置品质有所要求,以后可能还会要求必须是新房子和独立于父母的新房子。每一代适龄孩子出现了,新的购房需求也就出来了,再加上老一辈甚至有二次置业和改善置业的需求,国内房产的需求量会长期存在。





泗水之阳


意味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一个家庭的收入越来越高,但是这些家庭很多都是为孩子付个首付,当代年轻人的房贷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远没有其他同龄国家的人活得轻松,还有一点就是跟中国现状有关要结婚必须买车买房,要不然怎么结婚,这就搞得年轻一代疲于奔命,年纪轻轻好多身上就背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债务,真的很累。


小余的房产二三事


国情不同,人民素质不同。即便日前属于市场透支。后代人自然会做房产资源整合。


瞎子俗v


没什么影响…大多人还是贷款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