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陆续有多国“封国”,粮食价格会上涨吗?我们有必要囤粮吗?

杨杜依然BaoBao


中国上半场,世界下半场。一场疫情,全球为之摇动。今天早晨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截止于目前全球总共确诊病例40多万例,其中死亡病例将近2万例。由于此次疫情发展迅速,并且还在不断的扩散和蔓延之中,因此全球200多所国家已有60所国家宣布紧急封国,为打响此次疫情战做最大的努力。



中国上半场封城,世界下半场封国,一场疫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太多太多的灾难,在此愿一切安好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尽快的恢复往日的平静生活。

通过上文的简单叙述,我们对世界疫情目前的发展状况也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回归今天的主题:世界200多所国家其中有60所国家宣布紧急封国,那么此次封国会对粮食价格的上涨产生多大的影响?老百姓有必要囤积粮食吗?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国内全年粮食总产量高达6.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虽然今年年初遭受疫情的严重影响,但是这对于国内的粮食生产来说并没有过大的影响。截止于目前国内疫情的发展状况基本上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眼下的三月份也正是农民朋友们安排春种农忙的好时节,虽然此次疫情还没有彻底的结束,但是对于农民种地来说影响不大。

大国粮仓,储存丰富。近些年随着国内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粮食产量也是逐年的增加。据可靠消息报道,近几年我国小麦和稻谷的储存量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也达到国内历史最高水平,因此此次疫情对于粮食价格上涨的问题影响不大。


二、目前全球有60所国家封国,但是这也只是暂时的事情,并不是说长期的封国,比如说意大利等国家只封国15天,这对粮食价格的上涨几乎没有影响,所有的负面消息只不过是自己在吓自己而已。

综上所述:此次疫情的发生对于粮食价格上涨的问题影响不大,所以盲目的屯粮并不是明智之举,我们所要做的、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少出门多喝水,为抗战疫情出自己的一份力。


职业农民的故事


截止今天,全球已经有超过73万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个数字是还在不断的上升,为了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我国在湖北武汉采取了封城措施,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2个月之后,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武汉市将在4月8日零时迎来城市解封。随着国外疫情蔓延态势的严重,英国采取了“封国”的措施,除此之外全球有11个国家采取了“封国”的措施,那么封国会带来哪些影响呢?粮食价格会上涨吗?我们有必要囤粮吗?

就国内而言,目前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控制,而且农业生产没有延误,夏粮丰收是没有问题的,但我国的粮食生产本来就无法完全满足自给,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粮食,比如谷物类,特别是大豆,我国大豆进口已经连续十连增,突破了7000吨大关。

有一段关于我国每年粮食生产总量与每年国际粮食贸易总额的一个对比,这两者属于同一量级的,也就是说中国想从世界上解决中国人自己的吃饭问题是不科学的,因为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小麦产量更是实现了11连增的好成绩。面对这次疫情,如果未来全球的粮食生产大国疫情防控不佳,影响到了农业生产,那么自然后续粮食产量会减少,而市场需求并没有减少,自然会导致价格上涨,但在国内,我们有宏观调控政策,即使粮食价格上涨,也不会涨的特别离谱,因此,我感觉没有必要囤粮,而且囤粮的行为会扰乱粮食市场的正常流动,反而会带来不好的价格,到时候国家也会出台政策、规定对囤粮的行为进行打击,所以,作为普通人,还是安心复工复产的好。


洞察三农万象


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我们粮食的情况,我喜欢用数据来说话。目前,我国的主要粮食玉米和小麦的存量已经足够。现在我国水稻存量在1.15亿吨,我们老百姓一年要消耗大米1.43亿吨,即使我们一年不种庄稼,也足够我的吃9个月的时间。并且我们的小麦库存现在有1.4亿的存量,老百姓消耗大概在1.25亿吨,够吃9个月的时间。

并且最近十年以来,国家还向全国的种粮基地收购小麦,稻谷入库。可以说我们的粮库到处都存有粮食。并且在我们的水稻有多余的情况下,我们还在出口,所以大家不要囤积粮食。要是囤积粮食,粮食放久了容易生虫不说,还容易改变粮食的口感。大家还记得农村存放稻米,如果保存上两年时间,两年时间之后剥壳来吃,大米的味道如同嚼蜡,很不好吃。



我们为什么要进口大米。我给大家说说为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口味越来越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选择从国外进口大米,因为其他国家的大米由于地理环境光照土壤的原因,大米的口味不同,有些大米的口味和国内大米口感上不同,并且价格便宜,所以它们在我们国内的粮食市场有一定的市场。并不是我们缺少大米而向国外进口。大家要搞清楚。

大米会小幅度上涨,但是不会大涨,我更觉得不会上涨。从今年形势来分析,只会更加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只要粮食控制好病虫和自然灾害,我们夏天会迎来收获的季节,夏粮入库,我们又有保存的粮食,这完全不用担心。

但是我们的玉米和大豆产量有所不足,我预测大豆和玉米会涨价,但是至于涨多少市场来决定。因为其他国家禁止粮食出口。我们的主粮完全能自给,但是玉米和大豆有所余缺,大豆和玉米的余缺,会造成粮油的上涨,饲料上涨,这会影响猪,鸡,鸭,鱼的产量减少,供应紧张,势必会引起价格上涨,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我国的主要储粮没问题,进口的面粉大米都是为了满足适口性,我国的基础粮食储备从没有降到12个月的库存。玉米与大豆进口主要是我们的油脂需求与饲料需求。今年的疫情的确对养殖产生冲击,全世界的粮食产量如果受到疫情影响与海运停滞,对下半年的养殖业会造成成本压力。


我国主要粮食库存充足,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应该不会涨价。但要重视春耕生产,争取秋后丰收,才能确保明年高枕无忧。


小胡农视角


因为疫情陆续有多国“封国”,粮食价格会上涨吗?我们有必要囤粮吗?

粮食供应紧缺,价位会上调;供应充足,粮价会平稳回落。


编者搜集了一些信息汇总了解到粮食出口设限或者禁止的国家有:印度,越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埃及,塞尔维亚,马来西亚等国家。越南是重要的大米产地和出口国之一,仅次于印度、泰国,现如今因为疫情的影响,禁止了大米的出口,这就容易造成国外世界范围内大米价格因供给紧张而上调。印度虽没禁止出口,但因疫情防控出口渠道受阻,出口也受到了影响。马来西亚是棕榈油的主要生产国,因疫情的防控出口速度也大幅度放缓。一系列的国家采取的这些措施,均是为了防控疫情担心疫情会导致后期的本国的粮食供应。


看国际的粮食行情我们能了解到,国际的粮食价格(小麦、大米)均飘红连续上调。或许我们能了解到,世界范围内各国正积极防控疫情,一些恐慌的心理等负面情绪存在,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或许能积极购进囤粮,大规模的购买或许供应不足,所以粮食上涨。

另外,均在积极应对防控疫情,农业的生产活动受到了影响,也刺激了粮食价格上调。比如,我们的疫情爆发的初期,各地采取的措施到位,设卡设限制对外流通,农村的粮食生产者被隔离阻断了家中,农业生产活动受到短暂的影响,肥料不能很及时进行追肥,以及浇水等管理措施也不能很方便进行,可以说农业播种、耕种活动有所制约。


虽说疫情的防控措施存在,但我们的粮价上调幅度有限。因为我们不会闹粮食慌。

1,我们的粮食储备能力强,我们有一套粮食储备供应体系,就是为了应对粮食供应大、供应紧缺的局面,在粮食产量产量大供应多的时期,积极购进储备粮食,缓解市场的供给压力。在粮食供应紧张时,积极开仓出库,缓解市场中粮食需求紧张局面,维持粮价平稳波动。2,我们的国家基层的农民朋友占多数,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民朋友家中忧患意强,家庭中储备了足够的粮食。这就是农户自给自足的能力强。


所以,虽然疫情防控正进行时一些国家封国,但是粮价的上涨幅度有限,不会无休止的持续上涨。大规模的囤粮行为不可取。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小希时间


你好!受疫情影响,全球粮食生产和供给不平衡,多国“封国”对国际粮食价格会有一定的波动,但对我国粮食影响较小,我们没有必要囤粮;特别是对于农村的我们来说,我们自己存有粮食更不用刻意去囤粮。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这几方面来分析:

短期疫情恐慌性哄抢粮食

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洲,在各国的隔离措施之下,民众开始进行恐慌性粮食囤积,这使得全球粮食需求激增。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一些物资比较紧缺的国家,近期已经发布了粮食禁止出口的命令。另外,前期非洲蝗灾对今年全球粮食也有较大的影响,多国禁止粮食出口政策的实施,势必会对全球粮价造成一定的冲击。

我国一直坚守耕地红线18亿亩的红线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虽然改革开放几十年,逐渐发展成了工业制造大国,耕地逐年减少,但是我国现有耕地红线是18亿亩,年产粮食基本保持在一万八千亿斤,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粮食能满足国内市场95%以上的需求,所以尽管当前受疫情影响,有些国家暂时限制粮食出口,对我国粮食市场短期内影响不大。

我国的粮食产量充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粮食产量,全国共产量总量66384万吨,合计1.3万亿斤。其中谷物产量61368万吨,豆类产量2132万吨,薯类2883万吨。国内粮食生产总量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约500公斤左右,可以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唯一比较缺的是大豆类粮食,需要进口部分,今年国家加大了豆类种植补贴,相信会慢慢好转。

我国粮食战略储备充足

粮食战略储备一直是我国基本国策,各地政府储粮机构和各地粮仓都有战略储备粮食。万一短期内出现粮食紧缺,用储备粮过渡是没有问题的,这方面我国有很强的应对能力。

历史经验看,我国粮食价格受外界影响少。

从过去2008年粮食危机、2010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经验上来看,这两次国际粮食价格的变动对我国粮食价格影响很小。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我国国内粮食供应和价格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农村的粮食和春耕现状

我国农村粮食自给自足为主,家里基本都有粮仓储备收割的粮食。我家里有两个大粮仓,基本存有一年的粮食,等到今年水稻收割后再把旧粮处理掉重新储存新粮,所以农村里每家每户都有比较充足的存量,只要今年正常耕种,对我们农村人影响不大。目前正是春耕时节,农村里正在有序地开展耕种,农村的耕种受疫情影响不大,我所在的农村2月底就开始耕田种地了,现在花生已经长出嫩叶,水稻开始插秧。只要没有严重的病虫害,风调雨顺的话今年的水稻一定会大丰收。

我是一个老农民,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欢迎你关注我,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老牛耙田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是从意大利回来的,那边的食品基本没有涨价,我就存了两袋大米,五袋面,那里的面都是小袋的,回来的时候把米和面都处理了。我们这里的情况是不用存太多的食品,够吃的就行


林区长河


我认为虽然多国限制粮食出口,中国也不会断粮。中国应该有强大的粮食储备。现吃现买即可,不必屯粮。但是我认为粮价会上涨。全世界的疫情,粮食都会减产,水涨船高。涨价是必然。


耕云播雨者


疫情期间多国“封国”的情况,在短期来看物价上涨肯定有的,因为这是人们怕物资短缺所造成的,短时间对物资的哄抢就会导至物价上涨。但我们并不需要囤货,在我们中国物资还充足,就比如农产品,家庭日用品等等都能够满足我的需求,如果我们大量的囤物的话,到时没有发生物资短缺,那就得不偿失,劳民伤财。


999爱种天然菜


粮食上涨价格落差不会太大,在国外很可能有上涨。但在国内不会上涨,我国是产粮大国,有18亿亩的产粮面积,再加上我国的大量粮食储备。更是不必担心粮食上涨。


古玩交流友谊长存


我觉得有必要,据联合国统计预测,今年粮食全球减产约30%,我国不但人口众多,养殖动物也很多,很多食品工业品都需要粮食,而且很多东西需要出口,粮食安全关乎全局安稳,没有粮食是万万不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