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體怎麼沒有收益,新手應該怎麼去做?

阿哈我來了


最近有很多朋友向我抱怨想通過自媒體創業,卻不知道做什麼,還有的朋友已經運營自媒體賬號一段時間了,卻遲遲沒有收益,在我看來這些問題的核心是賬號定位不清晰。

什麼是賬號的定位?就是說你是誰?你準備在別人的眼裡成為誰?要給自己打上一個標籤,讓別人一想到某種東西就會立刻想到你。

比如說想到雞湯類的文章就會想到咪蒙,想到吐槽類的短視頻就會想到PAPI醬,想到金庸的小說就會想到六神磊磊,這就是定位清晰的一個表現。同樣的道理,在我們做自媒體之前,一定要給自己打上標籤,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更多的人找到你、瞭解你、相信你,記住你。

如果你更新的內容沒有側重點,今天發歷史,明天發美食,後天又發影視,什麼播放量大就發什麼,搞的讀者也不知道你到底是做什麼的,平臺的智能機器人也不知道把你的內容推薦給誰。

關於賬號如何定位?我認為有三部分內容組成,

1、內容----投其所好

自媒體賬號從領域上可以分為大眾領域和細分領域,如果你想做大眾類的,那就選擇做娛樂情感搞笑類,這類賬號的特點就是取得和讀者情感上的共鳴,讀者和自媒體人士的關係就是我喜歡你,我欣賞你。比如咪蒙、Papi醬的內容,素材貼近人們的現實生活,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像一些雞湯文、段子手、少男少女情懷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這種引發情感共鳴的內容,優點是能夠獲得很高的推薦或轉發,但相對來說變現方式會更單一。一般採用廣告變現的方法。

另一類就是垂直細分領域的,你可以做自己擅長或者平臺扶持的領域,比如微信公眾號的”職場充電寶”,定位非常清晰。光看到名稱,就能夠猜到他是專門給職場人士做服務的。這類賬號吸到的粉絲就會比較精準,就是提供各種職場人士需要的技能課程。讀者和自媒體運營者的關係就是我想成為你。大家都願意為自己的夢想買單,所以變現就非常輕鬆。

2 形式---因人而異

其實內容的表現形式無非就是圖文、視頻、音頻。我們看到的邏輯思維是以音頻為主,Papi醬是以視頻為主,咪蒙的文章是以圖文為主。具體什麼形式,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

3、風格-----獨特鮮明

大家看到的Papi醬是以毒舌評論為主的,語言非常犀利,這個就是她的風格。如果拋棄了她的風格的話,我相信她很快就會沒落了。以邏輯思維為例,邏輯思維的定位是以精品為主的風趣有料的讀書節目,咪蒙的內容是心靈雞湯,風格是幽默,它的形式是圖文,她的定位就是幽默的心靈勵志類的雞湯。

做賬號定位之前,我們要對自己興趣愛好優勢劣勢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興趣,興趣決定內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的事情,我們才會花時間精力去操作

其次考慮的就是你的優勢。優勢決定形式

我們有什麼優勢,擅長什麼,比如說有人擅長演講,他就比較適合做視頻自媒體,有人擅長現場寫作,他就比較適合做圖文自媒體,有人的聲音甜美的,他就比較適合做音頻自媒體。

最後就是你的本性?本性決定了你的風格

不同人的風格不太一樣,有些人天生愛講笑話葷段子,他的風格就是幽默搞笑,有些人比較嚴肅古板,風格就是客觀嚴謹,具體是什麼風格根據自己的本性而定。

我們看咪蒙的簡介,“我就是女流氓,你不要欺負我”,她的賬號介紹和文章是一貫的風格,咪蒙的粉絲是什麼?就是一些文藝的青年,她用這種簡介更容易和她的粉絲達成共鳴,

做自媒體想運營成品牌,內容需要打上自己獨特的風格標籤,內容要強化在讀者心目當中的風格,如果這篇文章你能寫,別人也能寫,那麼閱讀率再高也沒有用,因為他不具備長期品牌的構建。邏輯思維的老羅說過一句話,他從來不擔心他的文章閱讀高不高,因為它的內容打動了一部分人,有鮮明的特徵。

自媒體創業,你的定位越清晰、粉絲越精準。如果你對你的受眾有更清楚地認識,你也可以切入細分領域,讓你的受眾知道,你的公眾號、自媒體就是為他們量身定製的。


呆哥愛剪輯


1.平臺補貼

為了共享自媒體的大蛋糕,無數平臺蜂擁而入。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有實力的平臺便開啟“補貼”這一利器,希望奪得一定的市場份額。而這時候,就能讓自媒體人獲得一定的利益,可以光明正大的褥平臺的羊毛。越早進入,賺的也就越多。當然,這只是一部分的廣告。

2.廣告收入

既然自媒體當中有媒體二字,自然就具有媒體屬性。所以大家不妨聯想一下在傳統媒體當中,電視臺、報紙、雜誌,它們都通過什麼賺錢呢?毫無疑問,是廣告!所以自媒體也可以通過廣告也賺取一筆費用。廣告一般分為兩種:硬廣和軟文,硬廣是赤裸裸的廣告,一般會違反自媒體平臺的規則,不利於放長線釣大魚的原則。因此一般接廣告,可以去一些平臺接一些軟文發放。一般建議,由推廣方製作內容,自媒體人直接發放即可,這樣節省精力。一般收入,幾百元到幾萬元之間不等,具體看粉絲決定。

3.品牌植入

嚴格意義上來講,品牌植入也是廣告的一種,但是它更加潤物細無聲,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硬廣、軟文和品牌產品/服務植入的區別。

4.電商

自媒體其實不一定就是專門寫文章,他們也可能是某一領域的專家,例如淘寶主播們就是一個例子。一些人擁有獨特的見識,具備公信力,然後很多對他感興趣的人就會關注他們,後續推薦點產品什麼的,很多人就會買單。賺的最多的,也就是行業裡常說的意見領袖,能影響很多人,他們做電商就能賺的最多,例如差評團隊,他們就是靠電商賺取利益。

5.演講、培訓

事實上,當你擁有一大票粉絲之後,你就可以包裝自己參加各種演講活動,一般來說,車馬費不會太低,參加一次能有5000到幾萬的價格。當然這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的,我們一般可以先從寫一篇好文章,再到練習演講能力,等到熟能生巧之際。

6.會員制

其實做付費會員制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付費的人數多還好,可以多請人維護,會員少的情況下,請不起人,全憑自己服務會員一至兩年,難度是不可想象的。比如:羅輯思維就是會員制,兩萬會員一共收了960萬會費,還有一些是採用會員制,會員可以享受到免費參加一些版塊或者贈送熱門書籍及諮詢服務等等。

7.出書

事實上,很多自媒體人都會通過出書來賺取一筆費用。一般,這些自媒體人都是紅利期度過之後,擁有了大批的忠實粉絲,這時候出書便能吸引一大批人為其付費。當然一般情況下,也只是自媒體大咖才能做到出


愛生活的鴻孩兒


新手該怎麼開始去做自媒體?

現在的自媒體行業可以說是非常火了,很多人都加入到了自媒體行業中,特別是想找副業補貼家庭開支的,對自已學到的東西有志於分享還能有所收穫的朋友們,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途徑。

而且大家都說,自媒體零投資、門檻低、時間靈活、無風險,有一個手機號、一張個人身份證號就可以申請。確實是這樣,只要內容足夠原創、可以為讀者帶來收穫,粉絲就會越來越多,也會不斷的有收益。當然,很多平臺是需要過了新手期才會有收益的,而且收益和閱讀量也是正相關的。

收益一般包括廣告分成和閱讀量收益,當然廣告分成也是與閱讀量正相關的,閱讀量越大,廣告點擊的可能次數也越多。

所以,做自媒體重在堅持,開始的時候文筆不好、粉絲數比較少也沒關係。堅持下來,多學習、多積累、多練筆,情況會越來越好的。一旦養成了習慣,就堅持下來了。

1、選擇平臺

我們做自媒體是要依託於自媒體平臺的,而現在的自媒體平臺那麼多,怎麼選擇平臺也就成為了困擾新手的第一個問題。

每個平臺都有不同的規則和特點,那些比較火的平臺雖然做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卻並不一定適合你,所以你在選擇平臺的時候要先去了解平臺的規則,然後再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選擇平臺。

自媒本平臺分成兩大陣營:大流量平臺和小流量平臺。

小流量平臺是指以上四大平臺以外的自媒體平臺:如一點號、快傳號、網易號、搜狐號、鳳凰號、時間號、新浪看點、東方號、趣頭條、豆瓣、知乎、簡書等。

頭條號:今日頭條可能說是自媒體平臺的老大哥,平臺創建時間早,發展已經非常成熟,流量大、優秀作者多。它沒有新手期的限制,只要有廣告點擊,就會有收入。但正是因為優秀作者多,它不缺優質內容,所以閱讀量的收入很少,基本只能達到1萬的閱讀量2塊錢左右。

百度百家號:百家號背靠百度搜索引擎,所以流量自然也特別大。有新手期限制,需要註冊7天以上,百家號指數大於等於500,信用分為100的新手賬號才能轉正。百家號指數比較難達到,而且即使達到這三個要求了也不一定能轉正,如果第一次沒有達到轉正,要等15天后才可以再次申請。誰叫人家流量大呢!但是閱讀量收入要高多了,1萬的閱讀量可以達到20~30塊錢左右。

阿里大魚號:阿里大魚號主要基於它的UC瀏覽器的流量。有幾天的轉正期,很快就可以轉正。但這個轉正是說進入了正式運營階段。如果要有收益,需要星級過五星,或開通原創後由平臺邀請,才可以開通收益,這個也不是太容易開通。當然偏電商領域的文章會更受歡迎。閱讀量收入大概在1萬閱讀量20塊錢以上。

騰訊企鵝號:企鵝號的文章會分發到騰訊的各大平臺,所以流量也驚人。但因為騰訊的特色是偏遊戲和娛樂,所以關於這兩個領域的文章會更受歡迎。收益的話,一般是1萬閱讀量5塊錢,如果開了原創能達到10塊錢,如果獨家的話就是50塊錢左右了。和頭條號一樣,企鵝號也沒有新手期,只需要開通分成收益即可。原創標籤是達到要求後自動開通的。

小流量平臺:小流量平臺我們就不單獨介紹了。有的有新手期,有的沒有新手期。有的還沒有閱讀量收益和廣告分成。流量上跟前面四大流量平臺肯定沒得比。但小流量平臺更缺優質原創文章,如果寫得好,特別是對於新手來說,也可以達到積少成多的收益效果。要求方面會比大平臺寬鬆些,所以對於新手來說,會更快獲得收益。幾個小平臺的收益,也可以抵得上一個大平臺的收益了。同時小流量平臺通過分發,有助於創建個人品牌,通過個人品牌推廣和變現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2、選擇領域

當我們選擇好平臺之後,就要考慮要選擇做什麼領域了,我們做自媒體要選擇一個內容領域,並且一直保持領域垂直。

一般來說最好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因為做自媒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做你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內容你才更有可能一直堅持。

然後堅持原創,千萬不要搬運,現在各平臺查得都比較嚴,一旦發現,可能會被封號處理,原有的收益也就提取不出來了。

最好還能堅持日更,耐心等待過了新手期,粉絲有積累,閱讀量也上來了,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了。

3、內容形式

不管你是做圖文、圖集,還是視頻,只要你能做好,那麼你都可以去嘗試。

不過一般來說做視頻的收益比做其他的內容更大,因為現在的短視頻是風口,各個平臺的流量、資源也正在向短視頻方向傾斜,如果你做短視頻的話,就有享受到各種其他形式享受不到福利。

4、數據分析

做自媒體要學會分析數據,因為數據可以告訴我們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哪些地方做的還不錯,然後我們可以根據數據來調整運營方案。

主要注意三點:堅持原創、堅持垂直、堅持寫作不要放棄。

對於新手來說,堅持寫作是最難的,可以給自已定一個目標,一天寫2000字,如果有困難,就寫1000,如果還有困難,就寫500。總之,執行力最重要,一定要堅持寫下來。



美居LIFE


新手應該保持原創更新,觀察別人都是那哪些文章火的,自己也可以朝那個方向努力,我相信你,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