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現代啟示錄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詩經”亦有一篇標題為“鴟鴞”的詩,這首詩描寫了一隻失去了自己孩子的母鳥,仍然在辛勤的築巢,其中有幾句詩:“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要趁著天還沒有下雨的時候,趕快用桑根的皮把鳥巢的空隙纏緊,只有把巢堅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成語“未雨綢繆”正是從此而來,意思是說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事先準備,以免事情來臨時亂了方寸。


鬼谷子的現代啟示錄

這種種箴言之中,皆蘊涵著同一個道理:防患於未然。

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卻無法在事情尚未發生之時、在萬事萬物出現預兆的縫隙提示當中警醒。

去年一個與往常一樣陽光明媚的上午,就在一家幼兒園裡,一個4歲男孩因吞異物窒息身亡,然而誰能想到當時幼兒園內有3名老師,卻沒有一名老師發現這個男孩的異常,在整整6分鐘的時間裡毫無察覺,正是因為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間,悲劇已然發生。相信這樣的悲劇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老師、父母一定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最可怕的不是一場悲劇,而是悲劇過後當事人們不斷地後悔:為什麼當時自己不能多一分警惕?多一份預備的措施?後悔之後,類似的悲劇卻依舊重複在人間上演。

我們早已經洞知的道理卻無法真正參透其中的真意。

道家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緊密相連。也許生活在當世的人們無法理解道理深厚的含韻,甚至倍感空靈。那麼從入世之道的孔子言語中,也同樣可以獲得:“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鬼谷子的現代啟示錄

自然(天地)雖然無法言說人類的語言,然而人的生命是這個大生命世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一旦人類的行為超出自然的法度,無休止的破壞自然那麼最終也會反映在人類自身。

古人將防患於未然延伸至生命之河當中,小至明天的危機,大至生生不息的自然系統。

那麼如何防患於未然?

鬼谷子的現代啟示錄


在《抵巇篇》中,鬼谷子給予我們最佳的答案。抵巇,意思是彌補不足、堵寨漏洞。抵,是指抵禦,防備。巇、本指縫隙、引申為矛盾、漏洞。禍患常起於細微,千里之堤毀於蟻穴,要防患於未然、這是鬼谷子對我們的告誡。

“事物之危,聖人知之”事物出現危險徵兆的時候,聖人總是能夠最先察覺。因為他能保持獨立清醒的認知,不收到外界凡塵的干擾。

鬼谷子的現代啟示錄


鬼谷子認為,現實生活中存在很多漏洞,如果不能深刻覺察,加以抵禦和防備,就可能釀成大錯,一謬千里,不可挽回。陶弘景注曰:“牆崩因隙,器壤因釁。而擊實之,則牆器不敗,若不可救,因而除之,更有所營置,人事亦由也。”意思是說牆壁有了縫隙就會崩塌,器具有了裂紋就會碎裂。若是使之堅實牆壁和器具就不會衰敗,如果真到了不可補救的候,就要趁機去除,然後加更換,人事也是如此。

'有近而不可見,遠而可知。”為什麼遠處能看見而近處卻看不見?因為近處的東西太平常,看多了就難以刺激視覺。生活中很多事情如此,當人們形成了慣性思維,就會習以為常。而想成就大事的人,必須注重細節,從細微處做起。

所以總結來說,一、細心觀察。二、理性判斷。三、養成習慣。如此行之,雖聖人亦非強求,但行之有道,事之有方必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