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閱讀“課外書”

為何要閱讀“課外書”

為何要閱讀“課外書”


古人推崇內聖外王之道,這是一種講究內外互動的古老智慧。具體到學習和讀書上,課業之“內”在於精深的原理和技術,課業之“外”在於這些道理於實踐中的體現。好的學習方式在於內外一致、互相促進,因此課外書並不“外”於學習,重要的是理解二者的關係。

一些朋友一定擔心我“不務正業”,為何一位經濟學老師經常推薦經濟學以外的書單。其實,恰恰相反,所謂的課外書不是推薦多了,而是推薦少了。


首先,課外書和課內書(杜撰的)並無絕對的劃分界限。如果我推薦同學們閱讀《道德情操論》,那麼它算課外書還是課內書?如果我推薦厲以寧先生的《歐洲經濟史》,它算什麼書?我經常跟同學們開玩笑,如果你們熟知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你們就會知道這個shock對英國紡織業原材料採購地的影響,進而就會知道英國和印度又產生了何種經濟、地理和政治聯繫。


為何要閱讀“課外書”

如果你們熟知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你們就會知道這個shock對英國紡織業原材料採購地的影響。


其次,課外書閱讀的很少,會嚴重限制一個人的信息量和想象力。現在大家都在忙著學習DID和IV,但目前很多年輕學生們所找的IV只是很技術層面的,並未與歷史、文化相聯繫。如果IV這麼好找的話,為何在MIT還說如果能夠找到一個IV就“名垂史冊”了呢?起碼,我們聽Helpman談IV時是帶著很崇敬的心情的。現在我參加一次國內的學術會議,就能聽到很多IV,這讓我特別吃驚。


再次,課外書閱讀的少,會影響一個人做學問的境界和價值觀。境界和價值觀看似和學問的直接聯繫不大,其實影響很大。特別是在社會科學領域,如果你不知道馮友蘭先生所闡述的“四境界說”,大概一輩子也只能停留在比較功利的淺層境界。又如,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說,斯賓諾莎曾說過:“人越多瞭解事物的因果由來,他就能越多地掌握事件的後果,並減少由此而來的苦楚。”用道家的話來說,這就是“以理化情”。我的理解是 “理”就是追求實事求是,“情”就是一定程度的主觀衝動吧。當然,馮友蘭先生所總結的中國古代先賢的“頓悟”能力,那可就更妙不可言了。


為何要閱讀“課外書”

“以理化情”


課外書可以和專業有關,也可以和專業無關。無關的專業書中我首推文學書籍。最新的研究表明,如果經常閱讀文學書籍,可以增加人類對於事物判斷的“共情”成分,可能和我前面文章裡面提到的“通感”有些類似,從而間接地推動人們非線性思維方式的形成和發展。


當然,也不只應讀書,多讀點好的雜誌也特別好。我覺得收益比較大的雜誌包括《商業週刊》《三聯生活週刊》《南方人物週刊》和《讀書》等。這幾份雜誌以前沿技術、前沿商業模式和前沿思想而見長。有些有歷史和有眼界的雜誌,我甚至想專門闢文談談它們。


很多時候,不僅機器會生鏽,人腦如果老是不閱讀(特別是”課外書”),大概經過兩個月的封閉後,也會像小白鼠一樣,一個月就會大腦萎縮20%吧?


為何要閱讀“課外書”

如果經常閱讀文學書籍,可以增加人類對於事物判斷的“共情”成分,可能和我前面文章裡面提到的“通感”有些類似,從而間接地推動人們非線性思維方式的形成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