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救灾功臣,现在无人问津

说起榆钱饭,恐怕很少有人能够描述出它的味道了。今天吃着香糯的榆钱饭团,思绪被带向了远方……

曾经的救灾功臣,现在无人问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多少人怀念那当初救过命的榆钱树?

“榆钱树又长高了。”曾经奶奶坐在自家门前喃喃自语。

曾经的救灾功臣,现在无人问津

奶奶家屋西头有一颗又大又粗的榆钱树。无论周围多少树伐了又长,这棵榆钱树却始终屹立不倒。

时光回溯到60年前,当时“大跃进”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全国人民集体放弃农业,搞工业生产,誓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错误的方针,错误的引导,导致全国性粮食短缺。当时奶奶家已有七个孩子,最大的姑姑16岁,最小的叔只有一岁。这么一大家人就只靠爷爷一个人挣“公分”养活。奶奶在家做饭拉扯一大帮孩子,由于缺衣少食,整日忙的团团转,还是左支右绌。那时候的人几乎什么都能吃,从不讲究口感。各种树叶,野菜都是“美食”。奶奶家屋西头那棵榆钱树就是当时的佳肴,也是全家人的命。

曾经的救灾功臣,现在无人问津

“以前那里还有好多棵又大又粗的榆钱树的。”奶奶指着屋子的西面,陷入回忆:“榆钱树,一身是宝啊。那时候,所有的粮食都吃光了,附近山坡上能吃的野菜、草根也都挖光了,饿实在不行。大家就在吃完榆钱树叶后,开始吃树梢,树皮……一棵棵榆钱树就这样进了的肚子里面。就是这些榆钱树救活了咱们这一大家人!当时这棵榆钱树才只有碗口那么粗,”奶奶用手比量着,“能留到现在真不容易!”这棵榆钱树留下来作为救命用的,为了留下它,姑姑、伯伯们没少挨打,因此,奶奶跟它感情特别深。奶奶说,“只要留下这棵榆钱树苗,来年就还有希望!”万幸,当年,国家及时改变方针政策,全力恢复农业生产,渐渐有了些吃的,这才保住了这棵榆钱树。

曾经的救灾功臣,现在无人问津

记得,当时奶奶说,只要有一片红薯干,就可以熬一整锅的粥,够一家人吃一天。锅里面虽然全都是野菜,每人一天只有一碗,基本是填不饱肚皮的,但却保住了所有人的命。据奶奶回忆,当时爸爸才六七岁,在家里算不上大,也不算小,既不能外出干活,在家也没人管,由于咽不下用玉米棒做成的煎饼,饿晕在野外,当爷爷找到他时,已经奄奄一息,眼睛里都被苍蝇下上了仔。如果不是发现的及时,可能人就没了。这样的事情,在那个岁月,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谁家没饿死过几口人?

曾经的救灾功臣,现在无人问津

奶奶说,那时候,吃的煎饼都是用玉米棒做的,小孩子吃的时候不但难以下咽,就是咽下去了,也会因为结干,无法排便,要用木棍往外抠。那场景让人无法想象。

人啊,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感恩当下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