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東京奧運會推遲的背後,為何日本突然改主意了?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球疫情影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4日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達成一致,

東京奧運會將推遲至2021年舉辦。

2020年東京奧運會推遲的背後,為何日本突然改主意了?

圖片源於國際奧委會官網

世界歷史上,只有三次奧運會得以停辦,分別是1916年的柏林奧運會、1940年的東京奧運會和1944年的倫敦奧運會。原因都是——世界大戰。

而這一次,我們將見證歷史,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因為公共衛生事件延期,而且將歷史首次在奇數年舉辦。

2020年東京奧運會推遲的背後,為何日本突然改主意了?

其實,在疫情自歐洲蔓延,美國確診病例開始大範圍增加的初期,大多數人都應該明白,東京奧運會大概率不能如期舉辦了。

但是此前日本政府一直強調奧運會會按照約定舉行,甚至直到3月17日,國際奧委會仍表態說:“儘管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但國際奧委會仍將全力支持今年7月舉行的奧運會。”


那為何僅僅一週過後,雙方態度發生瞭如此大的轉變?


國際奧委會和日本政府之所以在延期舉辦上一直不鬆口,最大的原因就是經濟利益過於複雜。

作為當今全球最為重要的體育賽事,奧運會一旦延期,牽扯到的利益相關方複雜至極,包括舉辦國政府、奧委會、運動員等直接參與者,從商業層面考慮,還包括贊助商、轉播商、供應商、票務公司等,甚至囊括保險、航空、酒店、旅遊等行業。

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賽事能正常舉辦的情況下。

2020年東京奧運會推遲的背後,為何日本突然改主意了?

國際奧委會態度發生轉變的最大原因來自會員國的施壓。在決定正式推遲奧運會之前,加拿大、澳大利亞率先表態,如果奧運會如期舉行,將不會派運動員參賽,隨後瑞士、挪威、英國也先後跟進表達了類似主張。

試想一下,國際最高水平的體育賽事,少了很多體育強國的參與,觀賞性和價值必將大打折扣。甚至極端情況,到7月份疫情還沒有控制,那隻能更多的國家參與退賽,那時候才是真正的騎虎難下。而現在熱痛割愛,推遲奧運會的舉行,勢在必行。

其次是這次事件的時間節點,距離奧運會開幕還有四個月時間,所以按約定時間舉辦奧運會的話,那許多開幕前的準備工作就要大範圍展開了,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而此時按下暫停鍵,可以及時止損。

2020年東京奧運會推遲的背後,為何日本突然改主意了?

很多運動員都到了備戰的關鍵時刻,但疫情期間,訓練水平和要求都達不到最佳狀態,從競技的角度考慮,運動員在沒有最佳身體狀態的情況下參賽,不僅容易受傷,而且在競技觀賞性上也會大打折扣。

最後是疫情的走勢,現在誰也無法預測4個月後局面,奧運會必然會帶來大規模的不可控的人員聚集。即使7月份疫情基本控制,但大量遊客和運動員,必將給疫情傳播帶來極其便利的條件,日本政府將面臨極大的防疫壓力,如果一旦疫情因為奧運會再次引發全球傳播,這種局面是日本政府承擔不住的。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其實日本政府應該早就做好了奧運會延期的預案,只是各方利益的牽扯,讓他們不能率先鬆口。

而選擇在這個時間宣佈推遲奧運會,不得不說,日本政府時機把握的還是比較準確的。


奧運會,一場3000億美元的生意經


按照東京奧組委的預算,奧運會主辦成本高達123億美元,如果算上城市公共交通、新場館建設、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項目,總支出預計超過270億美元。

2020年東京奧運會推遲的背後,為何日本突然改主意了?

東京奧運會推遲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60億美元,一旦取消,損失則高達410億美元,所以推遲是最壞的決定中最好的那個。

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是日本第二次舉辦奧運會。

日本曾在1964年舉辦奧運會,日本以此次奧運為契機,進一步加快了經濟的騰飛。而56年之後,日本也希望藉助這次奧運會,重新促進經濟增長,

正如56年前,日本借奧運會宣佈重新回到了世界舞臺、從廢墟中崛起一樣。

這次舉辦奧運會,日本幾乎賭上了國運。

奧運會帶來的經濟效應,可能成為日本經濟的“一劑解藥”。一方面,日本可以藉機展現、運用新技術,吸引眾多投資者前來尋求合作機會;另一方面,奧運會帶來的旅遊熱、曝光量,能夠拉動經濟發展。

日本媒體預計,東京奧運會對日本經濟拉動作用達到近3000億美元,但眼下,奧運會的推遲讓這一切變得不可預知。根據預測,若東京奧運會無法在今年舉辦,將會使日本的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損失約7.8萬億日元,直接影響到日本全年GDP的1.4%。

雖然這必將影響2020年日本的成績單,但是被推遲效益,全都會疊加在2021年上面,從好的方面看,投資日本的窗口期,又被延長了1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