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4月份有一大批电影重映?

車德莉


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受国内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都采取了一级响应,所有餐饮,娱乐及各种非必须行业全部停业,春节档的电影全部撤档,这次疫情好在国家积极采取应对强有力的措施及无数医务及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才得以让我们能在两个多月就把疫情控制下来,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经济逐步复苏并恢复正常,娱乐,电影行业也将恢复往常,娱乐行业在这次疫情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很多企业已经无力支撑下去了,能撑下来的也想疫情过后回一波血,再者这次疫情大家都是过着如老鼠一般的生活,谁不压抑?压抑太久了都想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夜食,逛街,k歌,电影,夜场等,我想谁不想好好选择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方式倾斜一下呢?而4月份这些行业有望恢复正常,这个点选择电影重影也是合理的


云淡风轻65866639


国内由于1月以来,影视行业全面停摆。春节档的片子体量太大,必然不会愿意将就4-5月这个传统的淡季,加上刚刚复工,很多人还不太敢去影院,春节档的片子几乎不会考虑这个档期。

而本来4月5月准备定档的国产电影,因为肺炎原因,宣发也做不了,加上现在人们观影欲望不见得很高,所以很可能也会观望。

进口片更不用说了,你看欧美国家因为肺炎搞得有多鸡飞狗跳就知道,几大进口片发行公司根本不可能拿得出什么产品面对市场。

所以,就算影院复工了,有什么用,根本没有片能播,影院还是一样喝西北风。

最近的档期都要等到7月全国各地暑假开始,何况今年暑假还可能会大幅度缩短,以弥补前期停课损失的教学时数。暑假的片子很可能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那怎么办?没新片可不就只能炒冷饭了

国产片的发行权往往掌握在中影和华夏手里,这两家企业是大国企,不用担心没钱花,所以重映相当于拿出来捐助影院,自己不收取任何分账。

而进口片版权属于欧美,不过相信这些片商对重映也是求之不得,一方面他们现在本地市场停摆,几乎毫无收入,经营压力巨大,在中国的重映几乎不必投入太多成本,也能得到票房,加上现在正在复工,国内的推广、宣发订单不足,推广费也可以压下去,这有助于加强现金流管理;另一方面,早期受制于市场容量,很多经典的商业片在国内没有赚到太多钱,也没有打响名声,现在也正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重新推广。



爆灯鸭


国内由于1月以来,影视行业全面停摆。春节档的片子体量太大,必然不会愿意将就4-5月这个传统的淡季,加上刚刚复工,很多人还不太敢去影院,春节档的片子几乎不会考虑这个档期。

而本来4月5月准备定档的国产电影,因为肺炎原因,宣发也做不了,加上现在人们观影欲望不见得很高,所以很可能也会观望。

进口片更不用说了,你看欧美国家因为肺炎搞得有多鸡飞狗跳就知道,几大进口片发行公司根本不可能拿得出什么产品面对市场。

所以,就算影院复工了,有什么用,根本没有片能播,影院还是一样喝西北风。

最近的档期都要等到7月全国各地暑假开始,何况今年暑假还可能会大幅度缩短,以弥补前期停课损失的教学时数。暑假的片子很可能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那怎么办?没新片可不就只能炒冷饭了

国产片的发行权往往掌握在中影和华夏手里,这两家企业是大国企,不用担心没钱花,所以重映相当于拿出来捐助影院,自己不收取任何分账。

而进口片版权属于欧美,不过相信这些片商对重映也是求之不得,一方面他们现在本地市场停摆,几乎毫无收入,经营压力巨大,在中国的重映几乎不必投入太多成本,也能得到票房,加上现在正在复工,国内的推广、宣发订单不足,推广费也可以压下去,这有助于加强现金流管理;另一方面,早期受制于市场容量,很多经典的商业片在国内没有赚到太多钱,也没有打响名声,现在也正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重新推广。


初初啊888


自2019年12月份至2020年开始“疫情”烟火始终持续蔓延,国家针对“疫情”颁布一系列条令,特别是密封性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场所一直在封闭,这其中就有电影院,影视行业全面停摆,加上春节档的影片也特别多,按照以往的时间段来比较5月往后可能就是一段淡季,加上现在刚复工人们的聚焦点一直在“疫情”这方面,人们对于去电影院观看影片这方面热度不是太高,加上影视院属于人口密集区,很多人也是观望,并不敢扎堆去看电影,新片的上映前期的工作也是很多,需要演员举办粉丝见面会,活动现场的宣传,现在这个时候选择上映无疑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加上国外现在“疫情”更是严重,拍摄影视工作停止,根本就没有新片来上映,如果有影视上映他们面临着巨大亏损,因为“疫情”本地市场停摆,本地市场一片空白没有收入,独自运营海外市场必定经营压力巨大,然而在中国的重映几乎不必投入太多成本,也能得到票房,加上现在正在复工,国内推广费也可以压下去,从而有节省很大成本;另一方面,早期受制于国内外市场电影容量的增多,很多经典的影片在国内没有赚到太多钱,恰逢中国4月份有大批量的电影可以重映可谓对影视公司是雪中送碳,毕竟国内人口基数在这,不需要大量的外部宣传利用好网络很好的达到预期的一个效果!我相信在4月份很多影片都会面世,让观众一饱眼福!




走进永城芒砀山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2020年的观影计划戛然而止于1月23日。就在那一天,包括《唐人街探案3》《囧妈》《夺冠》《紧急救援》《姜子牙》《熊出没·狂野大陆》《急先锋》之内的全部春节档电影先后发表撤档声明。

在愈演愈烈的疫情影响之下,从第二天开始,全国影院纷纷宣布暂停营业。整个行业直接停摆的状况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直到近期部分影院才逐渐有了“复苏”的迹象。

然而现实是,尽管多地相继出台了电影院复工指引和指南,但站在大多数影院的角度来看,疫情的影响远远没有过去,市场何时能够真正恢复仍是巨大的未知数。

影院艰难复工的同时努力自救

作为空间封闭、人员聚集和流动量大的典型场所,电影院想要复工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以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发布的《电影院(城)复业防疫技术指南》为例,指南中提出了影院复业期内对员工和观众测量体温、影片排片间隔不少于20分钟、宜采用交叉或隔排方式售票等诸多要求,其他地区出台的关于电影行业的复工防疫指南也大同小异。

为了尽早恢复营业,很多电影院开始积极准备,除了额温枪、消毒液、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全面消毒、影厅通风和设备调试的工作也在按部就班展开。

但是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截至今日15:00,全国实时票房仅7.3万元,观影人次不足3000,场均人次1人。

如此严峻的境况将绝大多数电影院推入了两难的境地,一直不开门肯定不行,开门营业又要面临低迷的收入和日常运营成本带来的压力。

为了吸引观众并进一步拓展潜在客户,不少电影院选择了推出比平时力度大得多的充值优惠或者预售券活动,努力增加影院的现金流。虽然动辄低至2到3折的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在“寅吃卯粮”,用今后的部分影院营收来缓解当下的“燃眉之急”,但对于影院经营者来说这些显然不是目前的主要矛盾,生存下去才谈得到将来。

观众对经典电影重映的兴趣有限

比起观众对于影院观影安全性的担心,电影院面临的更大问题其实是无片可放。

在春节档电影全部撤档之后,受到疫情持续的影响,原定情人节档上映的电影如《荞麦疯长》《抵达之谜》《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小妇人》等也纷纷撤档。

尽管现在电影院已经逐步恢复营业,但由于对档期的重新预判和布局需要时间,片方对观众观影热情的恢复程度也处于观望状态,之前撤档的新片基本都在“按兵不动”。

比如大热电影《唐人街探案3》的导演陈思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要看电影市场的回复情况择期再映,最早也要到暑期档,也可能选择明年的春节档。”

为了尽量填补空白的档期,在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牵头下,众多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经典电影以重映的方式承担起了“暖场”的重任。紧随《中国合伙人》《狼图腾》《战狼2》《流浪地球》《何以为家》之后,《湄公河活动》《红海行动》《哪吒之魔童降世》《寻梦环游记》《复仇者联盟》全系列也先后加入了重映的片单。

同时,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官博也宣布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即将以全新4K修复3D版与内地观众再次见面的好消息。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片单中的影片都是当之无愧的爆款,观众为这些已经看过的电影再次走进电影院的意愿并不强烈。即使是集国民度和恢弘特效于一体的《复仇者联盟》全系列,观众的观影欲望也是具有明显选择性的。

由此可见,重映老片只能给疫情之后的影院提供一个缓冲的时间,让观众逐渐培养再次走进影院观影的信心,如果想让影院行业真正恢复元气,还是要靠有票房号召力的新片。

消费欲望反弹与行业隐忧并存

虽然比不上新片吸引人,但经典影片重映其实一直有相对稳定的市场。比如,2012年重映的3D版《泰坦尼克号》票房达9.46亿;2013年上映的3D版《侏罗纪公园》收获了3.5亿票房;2019年11月重映的《海上钢琴师》总票房达1.44亿。

选择拥有强大影迷群体的经典电影进行重映,本意确实是过渡性的暖场,但电影院只有恢复正常运营才谈得到逐步促进观众的消费欲望,进而恢复电影片方对市场的信心。

作为近年最火热的大众娱乐消费渠道之一,观众对于影院观影还是存在足够需求的,尤其是拥有3D、4K、IMAX版本的电影,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第一时间走进影院欣赏,因此对电影市场消费欲望反弹的预测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期间,传统院线平台的停摆给线上发行渠道带来了新的“风口”,再加上超大屏电视的日渐普及,必将给影院的客户群体带来一定的分流。在尽快复苏的同时,要如何迎接新的挑战,也是影院要面对的新问题。


泉州府邸888


虽然比不上新片吸引人,但经典影片重映其实一直有相对稳定的市场。比如,2012年重映的3D版《泰坦尼克号》票房达9.46亿;2013年上映的3D版《侏罗纪公园》收获了3.5亿票房;2019年11月重映的《海上钢琴师》总票房达1.44亿。 选择拥有强大影迷群体的经典电影进行重映,本意确实是过渡性的暖场,但电影院只有恢复正常运营才谈得到逐步促进观众的消费欲望,进而恢复电影片方对市场的信心。 作为近年最火热的大众娱乐消费渠道之一,观众对于影院观影还是存在足够需求的,尤其是拥有3D、4K、IMAX版本的电影,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第一时间走进影院欣赏,因此对电影市场消费欲望反弹的预测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期间,传统院线平台的停摆给线上发行渠道带来了新的“风口”,再加上超大屏电视的日渐普及,必将给影院的客户群体带来一定的分流。在尽快复苏的同时,要如何迎接新的挑战,也是影院要面对的新问题。


胡蜂杂谈


大家好,我是影视领域创作者鼠标看电影!

因为现在的一些电影大部分都有较高的商业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主题或是给观众的启示,拍的也不如之前经典电影,经典电影的重映可以唤起观众的情怀,可以唤起人们对当前社会的反思,可以唤起导演的很多不同的新的想法,再去生活中寻找好的事件或题材来拍出来的电影,每个时代都有代表作,都反应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所以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由此可见,经典电影重映是很有必要的!

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 那如何在已经有观看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生钱的游戏呢? 一是卖情怀,优秀的电影作品会产生一批热爱者,俗称死忠粉,他们对某些东西的热爱是不为任何意志所转移的,比如我们欠✘✘一张电影票等等理由构成电影重映的起点。买情怀的形式也不单单只有重映一种,还有续拍和翻拍,这至少比重映用心多了,不管烂不烂尾,至少是一个崭新的故事或者特效。不攻击情怀,但准备消费情怀,情怀这东西,难道也第二杯半价?

二是升天效应(个人臆造的一种效应,指一种事物或现象的状态变化,会影响周围其他事物或现象的状态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鼠标看电影


拯救电影院经济

票房收入归影院所有。疫情两个月了,再不救市这行业就危险了

之所以不用新电影,重映一些经典电影是因为

只要有人看就有收入,而且这些电影质量都不错,重映还是会有部分人去看的~~新电影上线片方是要分账的,影院就收入不了那么多了。而且现在的情况,愿意去影院的人肯定没有原来那么多,票房没有保障,片方也不愿意冒险,不上映新片也很正常。

不过随着现在输入型病例增多,国家电影局出通知:所有影院暂不复业 ,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