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影院等“再次”按下暫停鍵

當電影院等“再次”按下暫停鍵

摘要: 在影院停業將近一個月之久,鈦媒體和幾位影院的操盤手聊了聊院線目前的生存現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影院可以營業了,大堂裡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熱鬧,檢票口給每個人發了口罩,有藍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大家笑嘻嘻地接到手裡、戴到臉上,進場後都摘掉了……”

這是疫情爆發後第20天,眼見覆工遙遙無期的一位電影從業者做的一個夢。

當電影院等“再次”按下暫停鍵

作家方方曾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可能就是一座山。”如今這座大山橫亙在整個電影行業面前,而院線作為電影產業鏈中的終端環節,直接按下了暫停鍵。

在影院停業將近一個月之久,鈦媒體和幾位影院的操盤手聊了聊院線目前的生存現狀。對於這些經理們來說,不斷支出的成本無疑是橫在他們頭上的魔咒,但他們也趁休假之機,沉下心來去思考恢復營業之後的開源之道,甚至觸及到更深層面的商業模式變革。

成本壓力

“近乎為零的收益和每日不斷髮生的高額支出”,這是讓每一個影院經理人頭疼的事情。

更為頭疼的是時間節點,對於院線來說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檔期——春節檔。據拓普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電影總票房為642.7億元,其中春節檔7日票房為59億元,佔比達9.1%,而這個票房對於三四線城市的院線來說,意味著更大的損失。

某票務平臺的工作人員感慨,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能力較低,平時中青年人口比例相對也較低,春節期間是務工人員返鄉、提振影院票房的最佳時機,這些下沉市場的影院,光春節檔票房一週就可能佔比達25%到30%。

更何況,對於今年所有地區的影院來說,損失波及的早已不止7日,而是從1月底開始持續至少2個月時間。按照去年2、3月份全國票房152.7億元,全年佔比達23.8%來估算,今年所有影院的平均損失,也將達近1/4。

“現在的影響已不只是對三四線城市的影院,而是對整個影院行業了。”首都電影院副總經理於超對鈦媒體表示,“一是什麼時候營業還是未知數;二是開業後多久才能恢復消費信心、恢復到正常營業水平也不知道。”

而對於百老匯這樣的文藝院線來說,票房損失還來自於影展。

百老匯電影中心當代MOMA店每年都會參加各種大小影展的展映,包括3月份的一些小展和4月份的北京電影節。展映影片的票房原本會佔當代MOMA全年收入的15~20%左右,如今3月的小影展無法照常排期,北京電影展推遲,對於收入和現金流來說,都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除了票房,影院的收益損失還涉及食品、衍生品售賣和映前廣告等。不同於衍生品售賣的時效性相對較弱的特點,食品必須趕在保質期內銷售。

這也倒逼著有些影院做起了線上爆米花、可樂等零食的大甩賣,通過線上銷售降低損失。北京耀萊成龍國際影城管理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陸陽表示,最近公司已在和食品飲料大品牌溝通臨期換貨的事宜。

“還好我們在1月底、影院尚未關停前就做出了疫情嚴重性的預判,並做了小賣部貨品的退換等處理,如今已不再面臨存貨積壓的問題。”百老匯當代MOMA店影院經理富偉建告訴鈦媒體。

而在所有的支出方面,房租、人力無疑是壓在影院身上的兩座大山。

以耀萊影管為例,全國115家門店,全國員工數量1500人,人工成本和房租費用數額巨大。但如今可以商榷的費用支出唯有房租減免部分,並且可能惠及的店面也有限。

按照北京市2月19日出臺的28條扶持文化企業的措施,提到了“對承租市屬國有文化企業房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中小微企業,按照政府要求堅持營業或依照防疫規定關閉停業且不裁員、少裁員的,免收2月份房租”。

這意味著影城即便位於已經出臺了有關扶持政策的省市,也只有承租了國資企業的門店可以確保減免,私營業主除了萬達、保利、紅星美凱龍等大型地產企業外,依然只能以協商減免為主。

儘管人力成本佔比也不可小視,但據鈦媒體瞭解,時至今日,百老匯電影中心、耀萊成龍影城、首都電影院和UME影城均全額髮放了員工工資。

首都電影院副總經理於超一直不想讓員工收益受損,但他也感慨:“要是一直這麼停業下去,三個月、甚至更久的話,員工的工資也無法正常發放了;到那時候,並不是說影院扛不下去了,而是肯定要繼續想其它辦法了。”

復工後如何開源

2月26日,北京市電影局聯合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北京市電影行業復工防疫指引(1.0版)》(以下簡稱《指引(1.0版)》),對於電影放映場所復工復映和影視劇組復工給出明確要求。

按照《指引(1.0版)》,在復映初期一定時間內(由市電影局視情況明確具體時間),按隔排隔座售票,售票處實行觀眾信息登記制,需登記姓名、性別、住址、身份證號、聯繫電話、觀影影片及放映時間、影廳號和座位號等信息。影院復映後,洗手間等場所應配備洗手液或消毒用品,公共區域每天消毒不少於8次,每個影廳每部影片放映結束後須徹底消毒一次,並進行通風。

《指引(1.0版)》裡的很多措施都印證了影院經理們的想法。

在鈦媒體之前的採訪中,影院經理們首先考慮的也是做好影院的消毒防護,給觀眾樹立“這裡是安全的”信心。當代MOMA的富偉建也提到了隔排隔座售票的一些想法,這些措施可以吸引更多復工後依然對感染有隱憂的觀眾進場。

不過,目前北京市尚未給出具體的開工時間,但這些影院舵手們已經在思考復工後的開源節流問題。

“疫情結束之後,娛樂業可能會迎來大爆發,因為大家已經憋了很久。”富偉建談到了恢復營業後他個人的一些設想,“第一,或許可以利用優惠的票價在復工早期吸引消費者;第二,延長運營時間:原本早上9:30至晚上10點營業的影城,隨著夏日的到來,消費者的夜間消費意願會增長,晚上或許可以營業到11點甚至12點前,這樣就可以增加幾場次的排片。”

首都電影院也會考慮延長營業時間。但不同於百老匯當代MOMA的獨棟建築,首影的部分影城會受限於商場的開放時間和客流。所以於超的想法是安排擁有獨立物業的影院延長營業時間,其它商場則根據影片的熱度來增加夜場,這也是對北京政府鼓勵夜間生活的支持。

影院還在思考的包括盡一切可能擴大票房之外的收入。

原本百老匯當代MOMA店的小賣部消費率大概在20%-30%,富偉建在思考的是把食品做好、做精,多開發一些夏日涼品,爭取把小賣部的消費者到店率上升到50%。

在院線端,為了做好影城復工後影片的檔期安排和招商項目的落地,耀萊影管的陸陽與影片宣發公司、廣告公司以及三方平臺的夥伴都做著緊密的溝通。“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營業條件成熟後儘快的將市場培育回溫,畢竟人次才是所有收入的基礎。”

在長期的業務停擺、和消費者恢復信心尚需時日的情形之下,影院經理們還在為政策扶持而奔走呼籲。

“不同於一二線城市的大影院,三四線城市的小型影院/獨立影院,尤其是近兩年剛建成的影院,尚未形成穩定的現金流,急需金融扶持。”首都電影院的於超接受鈦媒體採訪時這樣表示,並且提到已將相關建議反饋到北京電影協會等有關部門。

於超還感慨,今年疫情對電影上游最大的兩方面影響,在於製作端因停拍造成的項目延期影響,和部分劇組由於拍攝停止、資金損失乾脆造成的項目爛尾。

電影上游產業的蕭條也會在未來反映到終端市場上。

這種現狀若沒有政策的及時扶持,就意味著未來1-2年內的電影成片大幅度減少,造成院線的空窗期,進而影響影院收益,從而造成全行業的多米諾效應。

2月19日,江蘇省、北京市均出臺了多項舉措助力電影行業的求存與發展。其中,北京的措施涉及了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加大金融服務支持力度、緩交社保等穩定現金流的措施,並明確惠及影視製作公司和院線:

加大對全市影院放映國產影片補貼力度,擴大資助覆蓋面,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中小型影院;

處於集中創作期,受疫情影響而暫停的重點項目給予創作製作特殊補貼;

將持續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投放,轄區內銀行2020年文化企業貸款同比增長不低於15%,有貸款餘額的戶數同比增長不低於15%;

延遲繳納文化企業社會保險費,對文藝演出、影視劇院、會展、旅遊、文博等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經主管部門確認,可將疫情影響期間應繳社會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7月底……

對於影院、尤其是中小影院來說,重點扶持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流緊張問題。而轄區內文化企業的貸款同比增幅不低於15%、緩交社保,更是可以很大程度緩解影視製作公司和影院的流轉資金壓力。

現在對於所有影院經理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等一個具體的復工時間。

疫情下的反思

2019年,儘管內地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但觀影人次17.27億,同比只增長了0.64%。據拓普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影院超過萬家,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新增銀幕9708塊,增幅超16%。並且今年我國的銀幕數還將向8萬塊的目標進發。這樣的銀幕增幅速度,若影院不做強有力的變革從而吸引更多觀眾,對於院線市場來說,難免將陷入僧多粥少的局面。

當電影院等“再次”按下暫停鍵

等疫情結束後,影院將面臨更加激勵的行業競爭。

影院經理們最近在思考的是增加線上銷售渠道,優化影城的收入結構。

疫情之下,電商平臺迎來了線上銷售的爆發,耀萊影管正打算加強影院自營電商平臺的培育和建設。

“原本食品、衍生品的售賣基本集中在首影自身的、和第三方的票務平臺上,這就將潛在消費者封閉在了電影院觀眾的層面。未來,我們會將這些商品拓展到其它電商渠道,把自己的性質從電影院變為商家。”首都電影院的於超對鈦媒體表示。

大年初一,《囧媽》在字節跳動旗下的多個短視頻平臺上線,僅僅3日之內總播放量就已超過了6億;此後,甄子丹的《肥龍過江》再次選擇了線上首播,種種做法讓院線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與緊迫感。

儘管字節跳動以6.3億元拿下春節檔影片《囧媽》,耗資不菲,在業內看來並不可能成為長短視頻網站的長期“燒得起”的操作。但《肥龍過江》的跟進,也讓多位影院經理感慨,這種中小成本影片改為線上放映的模式,以後一定還會被效仿。

這也意味著影院需要有更多獨創性與獨佔性觀影優勢,才能抵擋流媒體的不斷侵蝕。首都電影院也一直將電影放映效果作為主營業務的終極目標。

近幾年,首都電影院西單店和昌平店先後進行了MX4D設備改造,增加了可以給觀眾提供颳風下雨感受的4D設備,還有能提供沉浸式音效和高色彩飽和度的LUXE終極銀幕。2018年底,西安店採用了全球首發的14米寬三星Onyx LED電影屏,能達到更沉浸、高清的效果。

百老匯當代MOMA店一直在思考的,也是如何在視頻網站的衝擊下留住顧客。百老匯每月都會對員工做線下培訓,公司尤其不斷告訴經理人的是“要不斷學習,把消費者拉到影院來”。

當代MOMA總共有三位經理輪值,富偉建最近每週都會有兩天去影院值班,除了負責機器的定期保養、影城消毒之外,他少不了在其它時間爭分奪秒地讀院線經營和電影藝術與歷史等方面的書籍。

“今年1月份,我們這裡舉辦了動漫展,在這之前我很多動畫片都沒看過,我不能總停留在聖鬥士、七龍珠的時代,你說是吧?”富偉建笑著談到,不掩飾自己對新影片瞭解的缺乏,但他表示,會一直持續給自己充電。

當然,失去了全年最為重要的春節檔,院線考慮最多的是如何優化接下來大半年影院的排期。

首先的難題在於影院恢復營業初期的排期——高製作成本的重量級影片不希望成為消費者尚未恢復信心時的票房炮灰。有專業人士建議,可以將一些重映片來打恢復營業的頭陣,既能夠試水消費者觀影意願、收穫一些票房,又不用擔心無法回本的問題。

而在此之後,當院線恢復了以往的上座率,陸陽的設想是,“如果影片質量足夠好,甚至可以創造出一個檔期來。排片就要合理調整,抓住機會讓影院和影片收益最大化。”

隨著春節檔的空缺,七部重頭影片中有六部都將擇期上映;情人節檔的幾部奧斯卡提名影片也將延期上映,這也意味著原本今年後半年上映的影片將面臨排片擠壓。

“我們肯定不希望旺季的時候大家都撐死,淡季的時候都餓死,所以希望有關主管部門可以去協調檔期,讓內容分佈更均衡一些。”於超建議。

事實上,早在去年的一場文娛行業盛典上,就有導演五百在圓桌論壇提到,“馬雲可以創造雙11,並且收益頗豐,為什麼我們電影行業不可以?”

對於焦慮的電影人來說,大家都在等自己行業中的另一個雙11的出現,這或許真的可以拉動院線票房收益,至少在特殊的2020年,為黯淡的電影業雪中送炭。

院線的觀影需求一直在,特別是經歷了漫長的抗疫隔離之後,興許會迎來觀影小高潮。

相信當疫情消退,更合理的檔期安排不會讓佳片成為遺珠,影院不同時期的整體上座率能得以提升;更優化的影院商業模式形成之後,影城扛風險的能力也會日益增強。

正如《致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全體會員單位》一文中提到:“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 | 陶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