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寒冬“開向”暖春!普陀這輛特殊的“專列”迎來送往52位“乘客”!

新年的這場疫情如一場來勢洶洶的寒潮,“封凍”華夏大地,申城頓時寂靜了不少。靜靜的城市裡,有一個地方“熱鬧”依舊,每天迎來送往八方來“客”,有人心存感激、有人不捨留念,有人寫來長長的感謝信......

从寒冬“开向”暖春!普陀这辆特殊的“专列”迎来送往52位“乘客”!

小鑫寫來的感謝信

“救助站裡所有可愛可敬的工作人員,給了我這樣有家卻無處歸的過路人一個安穩的避風港,悉心照顧,無畏無懼。”寫來感謝信的是“90後”湖北小夥小鑫(化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沒了工作,也回不了老家,陷入無處安身的境地,走投無路之下,輾轉向普陀區救助管理站求援,在站裡度過了25天救助生活。因為他這段特別的經歷,讓我們也得以一窺疫情之下,救助管理站的生活實景。

“疫”路相伴 “專列”之上有堅守

“它就像一列從寒冬駛向春天的火車,開過沼澤泥濘,把我送到了春天的原野。”小鑫說,救助管理站裡的8個房間就像火車的8個車廂。不同的是,這裡的“車廂”大多是單人間,形形色色的人上了車,又在中途下車,來的時候彷徨無助,走的時候心存希望。

从寒冬“开向”暖春!普陀这辆特殊的“专列”迎来送往52位“乘客”!

普陀區救助管理站接待大廳

救助管理站,2003年之前叫做收容遣送站。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一張冷冰冰的摺疊床、一個熱水瓶就是它的全貌,而更多的人其實連它是什麼樣都不知道。疫情期間,普陀區救助管理站對流浪無著人員和因疫情影響導致居住無著的對象“應救盡救”,承擔起被救助人員防疫管控重任。“我們可能是疫情期間,全上海唯一一家承擔‘兩無人員’和精神障礙對象隔離觀察任務的救助管理站。”普陀區救助管理站站長王道佳說,在救助管理站設置隔離觀察點,就像是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場地條件、人員力量、防疫物資等等都是需要跨過的“坎”,但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擔當去不折不扣地完成。

从寒冬“开向”暖春!普陀这辆特殊的“专列”迎来送往52位“乘客”!

工作人員正在查詢救助人員信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救助管理站僅有14名工作人員,不僅每天兩班倒,還組成了專班隊,應對隨時產生的突發情況。與工作人員數相比,站內房間數更捉襟見肘。“我們一共8個房間,真正完全滿足隔離要求的只有1樓2個房間——有獨立衛生間。於是我們連夜調整樓層佈局,把一樓改成了封閉的隔離觀察區,每間房間只放一張床鋪。年前緊急採購的紫外線空氣消毒機在隔離區發揮了大作用。”那時候,站長帶頭,業務骨幹、黨員跟進,開啟了36小時在崗的 “雙值班”模式。

从寒冬“开向”暖春!普陀这辆特殊的“专列”迎来送往52位“乘客”!

工作人員正在為非隔離區域消毒

“這段時間,站裡很多人都把這當成家,像我差不多在站裡睡了一個多月。”說起戰“疫”時刻隊員們的表現,王道佳特別自豪,“一開始心裡都沒底,肯定有點怕的,但是隊員們沒有一個退縮的,時間長了,大家都掌握要領了,緊張感就少了很多。”小鑫進站的那天,站裡的工作人員已經連軸轉了近一個月,陸陸續續救助並資返多名流浪者及身陷困境人員。“人員、車輛全部在站裡24小時待命。”王道佳幹這行至今,這樣的陣勢卻沒見過幾次。

深夜守候 “乘務員”雨中相迎

小鑫的到來對工作人員來說只是一次平常援助。但對他來說卻是一次永生難忘的經歷。“一天問了7家酒店,得到的回答都是拒絕。”回想投店屢屢遭拒的經歷,小鑫覺得那是他最無助的時刻。“我把附近3公里內的酒店問了個遍,聽到最多的是‘對不起’。好不容易有一家幫我辦了入住,剛洗了個澡,店長就上門以不能收住湖北人請我退房。”彼時,那張湖北籍身份證彷彿一個標籤,讓他寸步難行。“後來,天開始下雨,天氣變得很冷,身上的錢也所剩無幾,一想到無處安身,我就想哭。”那時的小鑫不敢給爸媽打電話,最後實在沒有辦法,才打了110和12345市民熱線。可電話那頭告訴他,由於未離過滬,他不符合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條件。最後,這通電話被轉到了普陀區救助管理站,接電話的正是站長王道佳。“當時心裡也沒底,只聽到電話那頭說‘你別急,按照我說的做,然後到站裡來。’”頓時,他懸空的心彷彿有了支撐。

从寒冬“开向”暖春!普陀这辆特殊的“专列”迎来送往52位“乘客”!

雨夜之中的救助管理站

“拿著醫院的血常規和CT報告,就像是拿到了上車的‘車票’。”晚上9點多,外面下著雨,小鑫站在路口看到救助站裡透出的燈光。“就像黑夜裡,火車頭上的燈光。”走到大門口,值守的工作人員立刻發現了他,連忙開了門招呼他進來。從大門到大廳,是小鑫那天走過最輕鬆的路。“整整一天,我都是被拒絕,這裡卻歡迎我來,那種感受,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一抹亮光,沒有經歷過的人是沒法體會的。”

那時,小鑫激動得有點懵。“不用想太多,安心住下,疫情是沒辦法的情況,在這裡有什麼需求都可以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力滿足。”王站長見到他,第一句話就安慰他。有個叫小胖的工作人員幫他拿了行李,用家鄉話跟他說:“誰都有落難的時候,不用想太多。”想到他可能還沒吃飯,還拿了餐點給他。辦理好入站登記,走進了隔離房間,小鑫看到裡面臉盆、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一應俱全,聞著蓬鬆的被子上陽光的味道,他的心總算踏實了。

“就像是在乘務員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就這樣,小鑫成了1號“車廂”的“新乘客”,開始了14天隔離觀察。

找到家了 “同車”大爺歸有期

“專列”上的“乘務員”每天忙忙碌碌,照顧著“車廂”裡“乘客”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乘客”離開了,他們就立刻給房間消毒、打掃,迎接下一個“乘客”的到來。“乘務員”有時候還充當福爾摩斯,為一些特殊的“乘客”找到來時的路。

从寒冬“开向”暖春!普陀这辆特殊的“专列”迎来送往52位“乘客”!

一樓隔離區 走廊裡還有一臺空氣消毒機

2月20日晚上8點多,小鑫隔壁的2號房間才空下半天,就住進來一位老大爺。大爺之前一直在光復西路附近流浪,來的時候裹得像個粽子,語無倫次、精神異常,身上還散發著濃烈的異味。隨身攜帶的塑料袋裡,裝著臭氣熏天、令人作嘔的食物和水。“乘務員”完全沒有另眼相待,一邊安撫著大爺,一邊想盡辦法問詢老人的身份信息。王站長還戴上一次性手套,硬是在那個塑料袋裡一寸寸的翻找線索,終於找出一本寫著端正工整漢字的本子。大爺看見自己熟悉的東西,竟然開口了。他說自己是上海人,住在東方明珠,還是初中畢業的。細心的站長聽他的口音覺得不像。仔細翻看小本子後發現一個魯某某的名字。“我就在救助系統上查找,果然比對成功。”就這樣,魯大爺的身份弄清了,還發現他患有輕度精神疾病。站長向大爺老家的救助管理站核實情況,並與他們溝通,約定等到疫情緩和後,送魯大爺回家。

“我覺得魯大爺挺幸運的,遇到了這麼一群好心人。”隔離期滿後,小鑫在走廊裡見到魯大爺時,根本不敢相信那曾經是個流浪漢。“那段時間,站裡最忙的時候,一樓隔離區全部住滿了。”看著工作人員不停歇地迎來送往,有時還要半夜去接人,小鑫的心裡對他們充滿敬佩。

迎來新客 拒絕救助的燕子住了下來

3月16日,小鑫住過的1號“車廂”,迎來了一位新“乘客”——燕子(化名)。燕子是湖北十堰人,來站那天,在蘇州河邊,沒了工作,沒了住處的她不堪重負,情緒激動地跳了河。民警把她救了上來,送到救助管理站時,燕子冷冰冰地說:“我不需要救助。”“她很沉默,不跟你多說,也不願和家人聯繫,後來我們還發現她的手機已經停機了。”雖然沒有回應,但是工作人員還是耐心勸她先住下,要走也等明天白天再走。那天,工作人員一直從下午6點多勸到了晚上9點。

从寒冬“开向”暖春!普陀这辆特殊的“专列”迎来送往52位“乘客”!

正在隔離的燕子

“我們這兒有好幾個湖北來呢,之前這裡住的也是個湖北小夥,跟你一樣,因為疫情沒了工作,沒地方去,在這休息了一段時間才走的。”“你就把這裡當成休息的地方,不用擔心,安心住下。”第一天晚上,燕子“被”住下。隔天一早,吃過早飯,燕子告訴工作人員,自己食量大,早飯沒吃飽。工作人員立即拿了一些餅乾給她送了過去,還告訴她不夠再給她拿。“後來,我們還跟她說了外面的疫情情況,再後來,我們問她願不願意留下。她猶豫了很久,才同意了。”住了幾天,燕子的情緒放鬆了不少。天氣好的時候,陽光會透過窗戶灑進來,她就喜歡坐在窗前曬曬太陽。

現在,工作人員跟她說話時,她會簡單答上兩句。“我們從來不怕被救助對象沉默,朝夕相處之後,我們的善意會讓他們慢慢安下心來,這需要時間和耐心。”這是站裡很多工作人員的經驗之談。前兩天,燕子問工作人員要了站裡的wifi賬號密碼,在網上投起了簡歷。“等隔離結束,我就面試去。”燕子主動告訴工作人員,單位有回覆了。

豐某,2月8日刑滿釋放,生活無著入站,2月28日離開;

金某,2月26日無住所,無工作主動求助,3月10日離開;

程某,2月16日生活無著,被民警送到站,3月16日離開;

慄某,3月20日來站求助,當天助其返鄉......

從1月24日至今,普陀區救助管理站站內救助52人,這個數字創下了近年來同期站內救助人數之最。

从寒冬“开向”暖春!普陀这辆特殊的“专列”迎来送往52位“乘客”!

救助管理站幫助困難人員返鄉

此時,已經回到湖北的小鑫還常常和站裡的小胖微信聊天,兩人因為這段經歷成了患難之交。小鑫常說:“危難時刻,沒有誰會像父母一樣關心你、幫助你、天經地義應該對你好,但是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們做到了。”這25天他將畢生難忘。

“專列”上,“乘務員”和“乘客”的相遇是一種偶然,不時會有“乘客”上車、下車,短暫的相遇之後是各奔東西、迴歸生活。無論是“乘客”還是“乘務員”,疫情裡的那段“共乘”的旅途,會是每個人的獨家記憶,記住這場“全民戰疫”中,曾相互鼓勵、相互扶持、攜手共進;記住上海這座溫馨的城市;也記住救助管理站這個匆匆停留卻留下綿長回憶的地方。

記者:易雯

看普陀這個重點地塊如何“化繭成蝶”→

能測溫登記的“小白兔”你見過嗎?

普陀人注意了!這些景點臨時關閉!

教你一招,在家輕鬆做青團!

“大咖”蒞臨普陀講述初心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