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破坏宝玉名誉、害宝玉挨打的究竟是谁?

三薰柏


宝玉的名誉还用破坏吗?连袭人都明白,贾政打宝玉是正常的,贾宝玉需要被管教。

宝玉挨打原因有二:

1.忠顺王府的长史官来找贾政要琪官;

2.金钏儿事件。

先说琪官的事,这绝对是个大事件!

1.忠顺王府与贾府并无往来,他是贾府惹不起的。

2.忠顺王与北静王不睦,贾府与北静王交好,但若是卷进其中,就会成为官场大事件!这两家贾府都不敢得罪。

3.这蒋玉菡虽说是个戏子,确是忠顺王身边承奉之人,这承奉同云雨是一个意思,大家细品。琪官同北静王也不清不楚。

两个王爷争风吃醋的事,偏偏贾宝玉牵扯进去了,这对贾府来说是大祸事!

4.正经读书人家的公子,原不该结交戏子,表赠私物(这扇坠和汗巾后文一定有故事)。

小结:琪官蒋玉菡牵扯的背后人物太大,水太深,不是贾府更不是贾宝玉能应对的。这有可能为贾府在官场上惹上政敌!故此贾政才心惊,痛打宝玉。

宝玉胡乱交友,可能害了整个家族,他实在是荒唐加不知轻重,贾政打他,还要当众狠狠地打,才能让忠顺王消气,保家族平安!贾政也无奈呀,这儿子太能惹祸了。

再说金钏儿事件:

1.金钏儿这丫鬟跳井死了,而且的确与宝玉有关系。

2.贾环是添油加醋说了宝玉对金钏儿强奸不遂等话,但这件事的起因确实是宝玉调笑金钏儿,说要同太太讨她在先。

3.金钏儿是王夫人的丫鬟,调戏母婢是大罪,绝不是正经人家的家规可以允的。

小结:贾环是在贾政面前对贾宝玉使坏,但调戏母婢这件事,宝玉确实做了。

这件事后果是造成了金钏儿的死亡,这件事宝玉有责任,面对一条鲜活的生命,他只挨打,处罚很轻了。

结论:宝玉挨打,主因绝对不是贾政会心疼丫鬟的生命,也不是什么宝玉的绯闻。那些事情对于世家大族的公子哥,都是平常小事。

贾政气的是宝玉不知轻重,不能抗家族责任也不好好读书学规矩,反而出门游荡,结交下等人,为家族惹上事非!

贾政望子成龙,他非常清楚贾府的处境,这百年大族,靠爵位撑不住了。贾府需要一个有能力力挽狂澜的后辈出现,他对宝玉给予了厚望,但是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但是,让宝玉走科举进仕途,哪是贾政一顿打能做到的。


薇薇polly爱红楼


真正破坏宝玉名誉、害宝玉挨打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宝玉自己。

宝玉和琪官私下里结交,就已经是在给贾政找麻烦了,而忠顺王府派人来贾府质问宝玉的时候,他居然还敢跟人家打马虎眼,宝玉这简直是在陷害整个的贾府。

在古代,如果是像贾赦那个年龄的老爷们结交一些优伶,或者是养上几个戏子,还都是可以的,毕竟他们都早已有了自己的收入来源。但宝玉那时候还只是个小少爷,正是该用功读书的时候,他不说好好在家里看书,反倒去外面认识那些唱戏的戏子,这就是典型的不务正业。

最主要的,宝玉结交的这个蒋玉菡,他还是忠顺王爷身边的人,而贾府和忠顺王府根本就不是一个战壕的,简直可以说是冤家对头了,这一点从忠顺王府的长府官对贾政的态度,以及贾政当时的紧张情绪中就可以看出来了。

宝玉和蒋玉菡这么好,他是肯定知道蒋玉菡的主人是谁的,可是他不但不离蒋玉菡远一些,避一避嫌疑,反而闹得名声在外,人们连他和蒋玉菡换汗巾子的事情都知道了,宝玉无疑是在忠顺王府和贾府之间的紧张关系上火上浇油。

宝玉对金钏虽然没有什么龌龊的想法,但他也应该知道,当着自己母亲的面和她的丫鬟胡说八道是不对的,要不然怎么王夫人一醒了,宝玉就一溜烟的跑了呢?

宝玉的“过人之处”,就是他的“好色而不淫”了,所以他对金钏说的那些话,极有可能都只是玩笑,但是宝玉当着自己母亲的面,和她的大丫鬟这么做,可就是宝玉的不对了。

林之孝家的就曾经批评过宝玉管袭人直接叫名字,而没有叫姐姐的事儿,原因就在于袭人是贾母那边的人,宝玉对于他长辈身边的丫鬟们,是应该有一定的尊重的,而且,林之孝家的还推而广之,就连长辈身边的猫儿,狗儿,做晚辈的都是轻易伤不得的。

那么宝玉对金钏的做法,就是违反了贾府里的规矩了,更何况他还是当着王夫人的面。

贾环在宝玉挨打的事件中,的确是起到了一些落井下石的作用,但那也是宝玉犯错在前,他犯的很多的错误,早已经把自己置身于“井”中了。

贾雨村来拜访贾政,顺便还要和宝玉“谈一谈”,然而宝玉却是心不在焉的;不久宝玉知道了金钏自杀的事情,被王夫人叫去数落了几句,正在唉声叹气的时候,还和贾政撞了个满怀;忠顺王府来向宝玉要人,而宝玉还确有其事,就这些原因,是已经足够贾政暴打宝玉一顿的了。

所以要说起破坏宝玉名誉、害宝玉挨打的人是谁的话,推卸一下责任,我们可以推到薛蟠、王夫人、贾环等人的身上,但要说是真正的原因,那就只能是在宝玉自己的身上了,正如宝钗所说的那样:“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 到底宝兄弟素日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


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导读:

贾宝玉挨打,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而且贾政是爆打,直接想打死,古人云:“虎毒不食子”,贾政想打死贾宝玉,可见贾宝伤透了贾政的心,再不收拾就真的丢玉了,玉是什么,那是传国玉玺,是大印,命根子,丢了,岂不成孤家孤人,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


一、挨打扯出古代牵连罪,弄不好是灭九族的,贾政能不生气吗?

贾宝玉是个新生派,叛逆,不把封建礼教和仕途之路放在眼里,可贾府对他的期望很大,就连宁荣二公都觉得贾宝玉是可塑之才,嘱咐警幻仙子太虚幻境,教育一番。

贾政是贾府唯一拿的出手的文人,是贾府的诸葛亮,是荣国府的刘伯温,是封建社会的捍卫者,也是国丈,贾宝玉目无王法,后来贾元春省亲,贾宝玉对娘娘都不理不睬证明了这一点,日后那还了得,万一随心所欲在皇帝面前做出一点任性的事,来一个株连九族,贾府就彻底完了。

贾政揍贾宝玉是怕他以后犯大错误,大错来自于小错的积累,古代大家族很重视家规,实行家规的目的也是为了整个家族,如果一个人对家族有特大的危害性,家规就已经处置,打死或者逐出家族那是经常有的事,就和贾府逐出晴雯一样,也是为了一个家族的繁衍和平安,那一次暴打也算是贾政在救贾府。


二、兄弟相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贾宝玉本来就让贾政不满意,学习跟不上,思想不健全,经常吃胭脂,贾环和贾宝玉都是贾政的骨肉,贾政看到贾环状告贾宝玉,谗言诬陷他,贾政心中不由想起了历代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事。

贾政越想越生气,小小年龄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于是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觉得自己把儿子教育成这样,感觉很失败,再加上她那两个女人也相互谗言吹耳边风,搞得贾政心神不宁左右为难,一时气头上,来劲了,差点打死了贾宝玉,觉得这都是女人给惯坏了。


三、映射荒淫无道,扰乱后宫,简直是一十恶不赦的不孝子。

贾政是个假正经,也是个正人君子,最看不上的就是贾宝玉没有大男子气概,而这一次贾宝玉竟然调戏王夫人的丫环,成何体统。

贾环说金钏之死因贾宝玉而去,此事事关重大,堂堂一个贾府少爷,不务正业,整日在胭脂堆里搞这些名堂,竟然当着母亲的面和金钏……贾宝玉不小了,都太虚幻境了,和可卿洞房花烛夜,和袭人鸳鸯戏水,啥都知道了。

这成啥了,简直荒淫无道,如此下去,别说贾府,国将不国,清朝皇帝中如果有这样的事,那还了得,弄不好就隐身出家了,贾政为了贾宝玉的前程不得不揍,可就是下手有点重,但是心中有数,知子莫如父。

贾宝玉挨打以后,《红楼梦》全书几乎再也没有提起胭脂的事,可见贾宝玉是痛改前非,本本分分上朝了。


总结:

挨打就是挨打,封建社会本来就是教条主义,教鞭和家法就是他们的武器,轻则伤心,吓唬吓唬,重则伤身,打得遍体鳞伤,贾宝玉作为贾府中的混世魔王,那是上面有背景,有贾母在撑腰。

在这样一个家事、情事、国家事的末世,贾政能打的完像贾宝玉这样的真宝玉,贾宝玉又如何能够安享礼教的温床,首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会让他背叛一切。

贾宝玉出家了,懂了,四大皆空就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就是万物归尘,万物归尘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感悟,感悟就是灵魂,灵魂的归宿就是天堂,天堂不是太虚幻境,太虚幻境就是一场梦,一场梦就发生在红楼,所以叫《红楼梦》。


黑白文章泽渊诗


贾宝玉本就该打,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逼淫母亲的婢女金钏,实际奸淫祖母的婢女袭人,私交有政敌背景的戏子蒋玉菡,与侄儿秦钟搞同性恋,还不爱好读书,无礼无法,确实是该打啊。

既然这些都是贾宝玉做的,自就不能说有人故意败坏贾宝玉的名声。

其实,贾宝玉又有什么名声呢?

作为贤德妃的亲弟弟,四五年都没有官员贵族来说亲(张道士说得那个姑娘,只是说富裕家庭小姐),显然是有原因的。


四川達州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

先说破坏宝玉名誉,无疑,是贾环。因为宝玉与金钏儿调笑,并没有“强奸不遂,打了一顿”;而金钏儿跳井,是因为被王夫人打,并且以“娼妇”的罪名撵出去。所以贾环对贾政所说的话,明显是诬告,是破坏宝玉名誉。

害宝玉挨打,是另一个问题。宝玉挨打两层原因,一是蒋玉菡,二是金钏,还要再加上“不喜读书”的“前科”。

两层原因中,金钏儿不是真的,我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最多只能说,金钏儿之死,与宝玉有关,绝对不能把宝玉当成凶手。但是,与蒋玉菡有来往,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八个字,也完全是事实。

所以,宝玉挨打,有自己的因素,也有贾环的因素。而贾环这一方面,金钏儿之死,直接凶手是王夫人。所以又是被王夫人害的。


栖鸿看红楼


【王夫人】贾宝玉身为荣国府血缘上的最高继承者,母亲王夫人是十分的疼爱的,尤其是在贾珠早早的夭折之后,王夫人更是视宝玉为其“命根子”。

但是宝玉打从心中十分的厌倦、淡于仕途经济,王夫人气恨之极,便骂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并无要打他之念头,只是从中制造了宝黛爱情悲剧之一。

【蒋玉菡】贾宝玉应邀到冯紫英处作客,认识了蒋玉菡,后来与蒋玉菡经常的见面,关系显的十分的亲热,便互赠汗巾作为纪念。

蒋玉菡从忠顺亲王府逃走后,王府知他与贾宝玉是要好的朋友,曾派人去贾府寻找。

【贾政】一天,贾政忽闻忠顺王府的长史官说出贾宝玉私自藏了优伶蒋玉菡,正生气时,又听贾环进谗言诬陷,说金钏投金是由于宝玉的逼迫,于是大喝“拿宝玉来!”接着就是一顿毒打,这还不算,还要拿绳子来,把他勒死。

“流荡优伶,表赠私物”,成为贾宝玉被贾政痛打的缘由。

作者:一片红与红楼梦,欢迎关注我,专业为你解读、写作《红楼梦》中的人与事。


一片红与红楼梦


宝玉挨打,主要是因为贾环告状。

《红楼梦》第33回题目有写到: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手足就是指兄弟,贾环是贾政的妾赵姨娘生的儿子,是宝玉的兄弟。

眈眈:指凶狠贪婪的样子。“虎视眈眈”一般用来说老虎觅食的样子。贾环因为是庶出,得不到祖母等宠爱,经常对宝玉怀恨在心,找机会陷害,之前就有把蜡烛油泼到宝玉眼睛上,想把宝玉烫瞎的事情。

小动唇舌:这里指贾环向贾政告状(宝玉拉着太太屋子里丫头金钏,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金钏投井死了),陷害宝玉。

33回的题目前半部分就是讲贾环告状,题目后半部分讲宝玉因为的种种不肖行为触怒贾政往死里打他。

至于不肖种种主要有三条:

1. 宝玉不好好读书,多结交仕途经济的人,这一回开头写宝玉见贾雨村敷衍了事,贾政很不高兴,因为贾政希望宝玉能通过科举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2. 宝玉结交优伶,这一回中有忠顺王府里的长官找到贾府问琪官(蒋玉函)的下落,本来宝玉推说不知道。忠顺王府里的人就把宝玉和琪官私下赠送汗巾子的事情当着贾政的面说出来了。把贾政气的半死。宝玉自己也吓得目瞪口呆。从文本来看,贾政对忠顺王府里的人很恭敬,忠顺王府的长官对贾政说话也毫不客气,贾政怕这件事情忠顺王府对贾府不利。不过这还不是宝玉挨打的最直接的导火索,贾政送走忠顺 王府的人,只是让宝玉站住,让他不要走,要问话。

3. 贾环陷害宝玉使得金钏跳井,这个是最直接的导火索。因为贾政觉得家里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宝玉不好好读书,这些事情都是他做出来的。照着样以后还要弑君弑父。贾政气的眼泪都下来了,要打死宝玉。





霜晨月夕


是王夫人,王夫人若不一味宠溺,逼死金钏,那有后来宝玉藏戏子,贾环告状等事。

再者说了,金钏这事,凭什么怪金钏,全家上上下下,那个下人不气愤。所以,宝玉让一个婆子去后院搬救兵时,那婆子真得耳背么?贾宝玉说不好了,爹爹要打我了。她故意道:谁掉井里了?那不就是在说金钏投井了,你不该打么?

这一切该怪宝玉么?给了粒仁丹吃就要被赶出门,王夫人若是正经管教,当先管好儿子,逼死下人算怎么会事?人命关天呀!

事后却又遮掩,有种别怕人议论呀?

还是薛宝钗有手腕,看出王夫人窘境,掩耳盗铃般安慰着王夫人。

贾政打宝玉真的只是一时之气么?恐怕久积火气,真有打死的心了,也确实害怕家门不幸。

另还定藏有私心,打死宝玉,扶正贾环,赵姨娘呀。书中把贾环说得十分不堪,料原著不是这样子,贾环虽不堪,但仍许多可取之处。

黑了宝玉一把,其实若站在他的立场上,凭什么不可以黑,吃了粒仁丹,给说成逼奸不遂,那是贾环瞎说的么?谁又会想到因为这一粒仁丹,逼死人,而且王夫人把自己推得一干二净,很体面的葬了金钏,且换得是薛宝钗的衣服。那让谁不在现场去猜,也是极有可能是宝玉逼奸不遂逼死了人。

贾环母子平时挨了王夫人,王熙凤多少黑?宝玉的名誉也不用怪贾环母子,就是王夫人自己给做坏的。


默玄吟雷


红楼

宝玉挨打的是外界向其父告发的,重点是说引诱了对方子弟,一起干了不正当:事,败坏门风。人家家长亲来告状,并含沙射影地批评贾政教子不严,这样一来贾政脸面搁不住了,客人走了,凶相即露,传喊宝玉先问有无此事,情急语塞,贾政将人家带来的证据摆在宝玉面前,贾政嘴里说:任你这样下去,必然酿成杀君杀父之无法无天,教小使拿家法來,就严励地痛打了一屯。


老龚166916589


破坏宝玉名声、害宝玉挨打的人是贾环。

宝玉挨打的导火线就是贾环对贾政说的那番话,不但如此,贾环还在贾政面前啊破坏宝玉的名声。

贾环不喜欢宝玉

众所周知,贾环是宝玉同父异母的弟弟,但是贾环却不如宝玉受人喜爱。也正是如此,贾环对宝玉非常仇视,他在小说中还曾故意将蜡打翻伤了伤了宝玉的脸。在金钏事件之后,贾环又向贾政说金钏的死都是宝玉造成的。

宝玉挨打的前因后果

本来贾政只是因为忠顺亲王府的琪官时间对宝玉很生气,但当时并没有想要打宝玉的打算。当贾政送走官员回去的时候,贾环说宝玉对金钏强奸未遂,使得金钏赌气投井而亡。贾政听了这些话不假思索、也没有去求证事情的真相,怒不可竭的贾政便将宝玉狠狠地打了一顿,还是贾母出面才让贾政停止对宝玉的毒打。

贾政本来就是一个正直的人,他虽然不理家事,但是也是宽待下人。况且贾政一心希望宝玉能够认真读书、考取功名,他见宝玉非但不上进,反而成天和戏子、丫环混在一起又怎么能不生气呢?子不教,父之过,贾政在这种情况下便拿出了他封建家长的样子,在宝玉面前展示他的权威。

小结

贾环作为宝玉的弟弟,他本来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心性,见家里的人都注重宝玉、忽视自己便非常嫉妒。因此,贾环向贾政说的这番话直接导致了宝玉被打,也导致宝玉在贾政心目中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王夫人也曾怀疑是贾环的原因让宝玉被打,但是却被袭人打了个马虎眼,最后不了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