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一年6萬有醫保,想買保險,希望大家能幫忙看看是否可行或推薦一下適合的保險可以嗎?

蟲兒-飛飛-_


工資一年六萬,想買保險,那就要看你的生活在哪了,看你生活的開支情況了。還要看你的年齡。

你一年的開支上十萬,那你可能就適合買個支付寶裡面的相互保了。如果你的開支有較多的富於,那麼我們的話題就可以聊的多一點。

人都有危機感,買保險是對自己很好的一種危機防範方式。但是保險還是水很深的。有醫保了,那麼你想在健康上再買,那當然是有針對性的買,如重大疾病的那種可以偏重點。但是對於那種,每年定額買,然後一定年後返利,我勸你還是別買了。你就買點意外險和疾病險,不貴,賠付額也高。返還型的保險不推薦。然後剩下的錢放在自己的口袋裡,經濟危機下,賺個錢不容易,最值錢的還是現金。

其他的保險,如養老險、子女教育等等,我覺得也沒啥意思,要買的話可以買點養老險,但也不要買多了。

很多人都喜歡買那種返還型的保險,你知道這種保險,對保險公司而言,利潤率有多高嗎?至少百分之35。

先說這些吧,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純手工敲打,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江湖燈雨


這可能是你看過史上最全的保險攻略了。


1.高性價比互聯網消費型重疾險測評

互聯網保險今年是大元年,之前很多給力的產品現在來看已經失去完全競爭力了(比如康惠保旗艦版),現在的互聯網重疾險已經基本趨近於地板價,由於互聯網保險取消了門店、員工成本,目前互聯網重疾險相比線下重疾險如平安福之流價格優勢已經十分明顯!

我新做了一個最新的互聯網重疾險測評,主要是對比了目前市場上最具競爭力幾款重疾險產品(彙總圖):

那麼現在哪些產品相對更好呢?

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首先要分成兩個不同維度的進行篩選:

一是純消費型的重疾險(保70/保終身保費)

二是保終身帶身故賠付的返還型重疾險。

大家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想要哪一類的,再進行選擇。

那麼選哪個?

我個人認為,對於預算不夠,剛工作幾年的小年輕,我更建議是選保到70歲不帶身故責任的消費型重疾險,原因無它,價格便宜槓桿高,極致性價比,能滿足重疾保額可以覆蓋3-5年因病無法工作帶來的收入損失即可。

對於已經有穩定收入,具備較高收入能力的家庭,我則建議選保到終身不帶身故責任的消費型重疾險。

(我不建議大家在重疾險上附加身故賠付,因為單獨買一份定壽的話,得重疾後再身故可以賠雙倍保額,但是買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得了重疾賠付一次保額後,身故就不能再賠保額了,所以帶身故責任非常不划算)

對於有錢任性的家庭,可以考慮保終身帶身故賠付的返還重疾險。但我一般都不建議這麼幹,而是更推薦大家選一個保終身不帶身故的重疾險+保70歲定壽進行搭配。

因為終身返還型重疾價格昂貴,交50萬保額一年保費都上萬了,真心沒必要。

切記,買保險槓桿第一,在同樣保費下儘量做高保額,你買的是保障而不是理財!太貴的保費必然會制約你保額的提高!

好了,瞭解了上述這些,再對號入座,選擇適合你自己的重疾險險種。

我們來分析一下。

(1)消費型重疾險測評(不帶身故賠付)

定期消費型重疾,顧名思義就是保費沒有儲蓄功能的純消費型重疾,這種重疾最大的特點就是便宜、槓桿高,適合預算有限的家庭。

先甩出我的簡評:

  1. 信泰人壽超級瑪麗2020MAX:60歲前贈送50%重疾保額,輕症賠付最高(45%),且可以附加心血管疾病的二次賠付,目前綜合性價比最高的產品,不管男女,都可以優先考慮。

2. 和泰人壽超級瑪麗2020pro:前15年可享受額外50%重疾保額,但沒有贈送保額不超51週歲的要求,女性保費有一定優勢,適合預算緊湊的女性。

3. 國富人壽嘉和保:前15年可享受額外50%重疾保額,但必須得在51週歲前,男性保費有一定優勢,但保70歲必須捆綁身故責任,所以選嘉和保建議選終身保障。

說說推薦它的理由吧。

超級瑪麗MAX最大的特點就是到60歲之前額外贈送50%重疾保額。

相比同樣性價比突出的超級瑪麗pro和嘉和保,也只能前十五年贈送50%保額。

贈送保額這點非常有吸引力,比如張三30歲買了50萬保額,到60歲之前都可以享受重疾75萬保額的賠付,額外享受30年的25萬保額賠付,相當於自己在單獨買一個保到60歲的重疾險了。

大家要明白,我們最需要保障的是30-60歲這個年齡段,因為這段時間收入達到巔峰期,如果患上重疾最需要一筆大額的收入補償,因此前期送保額這個條款對於被保人來說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那麼贈送保額超級瑪麗MAX和超級瑪麗pro、嘉和保哪個划算?大家可以自己掏出計算器算算。

以30歲男子投保為例,超級瑪麗MAX相比嘉和保在45-60歲的年齡將多享受額外50%重疾保額。

如果要自己把這部分保額買回來要花多少錢呢?

一名45歲男子單獨投保一份瑞泰瑞盈重疾險25萬保額,保到60歲,一年保費是1888元。

合計十五年保費達1888*15=2.8萬。

那麼超級瑪麗MAX價格比嘉和保多少呢?

30歲男性,保終身,30年繳費,50萬保額,超級瑪麗MAX比嘉和保累計多交2萬保費。

贈送保額所需保費>2萬保費。

除此之外,超級瑪麗MAX相比嘉和保還有兩個優勢:

1. 中症每次賠60%保額,賠2次(嘉和保是50%/55%/60%)。

第三次中症意義不大,第一次超級瑪麗MAX是60%保額顯然更好。

2. 輕症每次賠付45%保額,賠3次(嘉和保是40%/45%/50%保額)

同理,第一次超級瑪麗MAX輕症賠得更多。

綜上,不論是贈送保額,還是中症賠付,還是輕症賠付,超級瑪麗MAX都要比嘉和保更好一點點。

至於其他消費重疾產品就更不用比了,什麼康惠保旗艦版早就過時了。

同樣30歲男性投保50萬保額30年繳費保至70,康惠保旗艦版是5273/年,超級瑪麗MAX是5460/年,超級瑪麗MAX貴200/年不到。

但康惠保旗艦版不贈送重疾保額,而超級瑪麗MAX60歲前額外贈送50%重疾保額 。

單獨買一份保到60歲,30年繳費,25萬保額的瑞泰瑞盈重疾險價格也要920/年,920>>200,說明超級瑪麗MAX贈送保額的價值已經遠超了其比康惠保旗艦版貴的保費。

除此之外,超級瑪麗MAX相比網紅康惠保旗艦版還有幾個優勢:

2、 中症賠付兩次,分別60%/60%保額(康惠保賠2次,各50%保額)

3、輕症賠付三次,每次賠付45%保額(康惠保賠3次,分別30%/35%/40%保額)

所以超級瑪麗MAX,可以說性價比也比之前的網紅重疾險康惠保旗艦版高不少。

總的來說,如果想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定期消費型重疾險,我首選超級瑪麗MAX,女性預算緊張,也可以選擇超級瑪麗2020pro。

如果是選擇終身型消費重疾險,還是首選超級瑪麗MAX,男性預算緊張可以選擇嘉和保,女性可以選擇超級瑪麗2020pro

(2)重疾險要不要附加癌症二次賠付?

目前隨著國內醫療條件越來越好,癌症治癒率在不斷提高,但是得了癌症之後人的抵抗能力會下降,後續癌症復發、擴散,或者得二次癌症的概率也是很高的,因此如果價格不貴,附加癌症二次賠付是完全可以考慮的。

這裡我對比了幾款消費重疾的癌症二次賠付成本:

如上圖,目前30歲男性30年交費的50萬保額終身重疾險,附加癌症二次賠付的價格在400-800之間。

其中嘉和保的癌症二次賠付是最便宜的,只需要付出400塊/年,但是如果首次得了非癌症的其他重疾,之後再得癌症的賠付間隔期是1年時間,超級瑪麗MAX和超級瑪麗2020間隔期只有180天。

超級瑪麗MAX的癌症二次則是最全面的,雖然它的價格比較貴,要860/年,但是它多了一個冠狀動脈搭橋和急性心機梗塞的二次賠付,而這兩個正是繼癌症之後的第二、第三大高發重疾,因此超級瑪麗MAX的癌症二次賠付保障全面性顯然要好很多。

結論:

如果追求極致性價比的消費型重疾險,信泰超級瑪麗MAX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其次,預算有限的話,男性保終身,也可以選國富人壽嘉和保,女性也可以選和泰人壽超級瑪麗2020pro。

ps:產品界面可以劃到最後查看

——————————————————————

2.一年期重疾險測評

前面文章我說了如果早期預算不夠,可以先用一次期重疾險來頂,比如二十幾歲剛工作幾年的小年輕,如果覺得長期重疾險一年大幾千保費承受不起,也可以買一份一年2-3百的50萬保額一年期重疾險,但是一年期重疾險越老越貴,等到退休後基本很可能就買不起了,而且隨時可能停售,所以等有結餘了還是第一時間要配置長期重疾險的。

除此之外,一年期重疾險還可以與長期重疾險搭配起來買,這樣早期的保額就可以輕鬆做到100萬了。

目前市場上的主流重疾險主要有兩款,其中一款是支付寶好醫保,名為健康福、另一款在微信銷售,名為微醫保重疾險,具體對比如下:

總的來說,在兩款產品的保障條款基本一致,都是100種重疾,可選50種輕症保障,價格也都是早期只要2-3百一年,但是詳細對比下來,支付寶的健康福早期有一定價格優勢,後期微醫保有一定價格優勢,所以55開吧,我自己選的是健康福。

3.意外險測評

首先甩結論:

如果經常外出的,追求交通意外保障,建議考慮支付寶的無憂寶,乘坐私家車、運營車這類交通工具意外是雙倍保額。

看重意外醫療,有熬夜加班傾向的,首推小米綜合意外,這款產品猝死保額高,而且意外醫療0免賠且不限社保;

如果對猝死和意外醫療不限社保這塊要求不高,看重住院津貼,也可以考慮小蜜蜂綜合意外險。

接下來細講幾款產品:

50萬檔:

支付寶眾安無憂寶最大的特點是乘坐私家車、運營車輛發生意外可以額外賠付一倍保額,對於經常出行的人士而言是首選,但價格相對貴一些,50萬保額需要196元/年。同時還有5萬猝死保障。

小米金融在售的小米綜合意外險猝死保障有30萬,支付寶無憂寶只有5萬,小米的意外醫療是唯一的不限社保0免賠,50萬保額也只需要169元/年。看重意外醫療和猝死保障首選。

小蜜蜂綜合意外險50萬保障裡有50元/天的住院津貼,而且意外醫療有5萬保額,相對比較高(不過買了百萬醫療險其實區別不大),價格也很便宜,50萬保額只要158元/年。

100萬檔:

100萬這檔小米金融的意外險性價比就很高了,只需要299元/年,比其他產品都要便宜很多,而且有50萬猝死保額,個人比較推薦這款。

4.定期壽險測評

定期壽險,主要的作用是用於抵抗人突然掛了,導致家庭負債無法償清、以及留下子女、父母需要贍養的風險。

我一般建議是給收入主力買,有多少房貸按揭大概就可以買多少定壽,保到60歲左右退休即可。因為60歲後大概率已經沒有負債了,而且父母贍養、子女贍養這些也基本沒有壓力了。當然如果你的預算更加充裕,保到70歲也未嘗不可。

但是切記不要保終身,因為終身壽險太貴了,而且早已經脫離了保險的本質,變成了一個終身型儲蓄產品!

之前我推薦的唐僧保早就落伍了,如下圖,現在性價比最高的當屬國富人壽的定海柱1號。

定海柱1號價格是幾款產品裡最便宜的,比其他產品保費便宜5-10%,如果符合健康告知,它就是首選。

不過華貴人壽的大麥2020同樣性價比很高,它相比國富人壽定海柱價格只貴不到7%,但是多了一個壽險轉換權的附加責任。

壽險轉換權,意思就是比如你買了大麥2020保到70歲的定壽,後續可以隨時免健康告知轉換成華貴人壽的終身壽險產品,比如擔心自己有身體隱患,可以考慮先買定期,後面轉成終身。

支付寶全民保的優點在於可以繳費到80歲,這也是一個特點。想保到80歲,又想降低保費壓力的家庭,也可以考慮,不過價格比定海柱貴15%。

5.百萬醫療險測評

醫療險保額高,報銷住院醫療費,是補充社保醫療之外最佳的選擇,現在社保目錄很多病種只能保20-30萬,顯然面臨看病越來越貴的環境下,百萬住院醫療險必配!

百萬醫療險,個人建議在好醫保系列醫療險和尊享e生中二選一。

好醫保長期醫療與好醫保住院醫療:

好醫保分為兩種,一個是人保的好醫保長期醫療,這款是6年保證續保版本,優點在於6年共享1萬免賠額,傾向於這點的可以考慮好醫保長期醫療。

還有一個是眾安的好醫保住院醫療,其比人保的保費還要便宜,而且保額從200萬提升到了300萬,看重極致性價比的選它沒錯。

2020版本的好醫保,還升級了質子重離子醫療100%賠付的責任,很給力。

微醫保長期醫療與微醫保住院醫療:

微醫保長期醫療也是六年保證續保,而且有海外就醫附加責任(加錢項),可以報銷70%的手術費用,可以優先考慮,如果錢包鼓鼓,未來打算出國治療,可以附加這項。

缺點是質子重離子只賠付60%。

尊享e生2019百萬醫療險:

尊享e生也算是老牌網紅醫療險,保障全面,而且也可以附加特需醫療和赴日醫療,並且質子重離子也是100%賠付,就是價格比好醫保稍微高一些。

平安e生保2020保證續保版:

平安e生保是平安旗下的醫療險,在保障方面,相比前面產品沒有質子重離子醫療和醫療費墊付以及重疾0免賠的條款。

而且價格真的不敢恭維,同樣保障內容(甚至不如),30歲男性價格要364元/年,比好醫保住院醫療險的218元貴50%以上,因此個人不推薦。如果你特別喜歡大品牌的話可以考慮。

6.成人投保方案

測評完以上產品之後,取上述測評中表現優秀的產品構建一個組合,(這裡重疾選擇了保70歲消費型)我認為一個比較好的20萬年收入30歲男性詳細保障方案如下:這套方案預算只要5600+/年,但保障也非常齊全了,具體如下:

300萬保額醫療險可以保障免賠額之上絕大部分的住院醫療費用。

50萬的重疾保額(60歲前75萬重疾保額),可以保障醫療費報銷之外的護工費、療養費、補品費,以及10萬/年至少5年不能工作的收入損失補償費用。

50萬保額的意外險,能用最低的費率保障在意外身故或身殘時給予較高的一筆補償,從而使得至少5-10年時間可以安心療養,或者重新鍛鍊一門技能。身故則起碼讓家中老人、兒女可以衣食無憂,正常生活。

100萬的定期壽險保障,可以保障其他原因身故或全殘時,能獲得一筆理賠金用於對抗房貸的債務風險,以及老人贍養、子女贍養等等其他風險點,這裡假設夫妻有100萬左右的負債(包含房貸),因此選擇100萬保額即可。

30歲女性保障方案相近,具體如下:

7.兒童保險方案

0歲寶寶,由於平時去醫院比較多,醫療險也是要考慮配置一份的,兒童由於磕碰、感冒發燒比較多,可以選擇免賠額較低的醫療保險。

目前我看來京東金融的少兒保障計劃,涵蓋了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可以說非常全面,免賠額300元起步,而且價格只要138元/年,性價比很高,因此配置一份,由於0-9歲兒童意外險上限不超20萬,京東少兒保障剛好是20萬,所以不再單獨配置意外險了。

另外,上述保險是一年期險種,建議再配置一份長期的兒童重疾險。

為什麼小孩要配置重疾險呢,因為小孩得了重疾的話,家裡至少要1個人辭職花大量精力,浪費巨大潛在收入損失來照顧小孩,而且還要增加請護工,吃療養品等開支,從而增加家庭負擔。

所以重疾險最好得配置,建議保到30歲小孩成年即可(為什麼不保70歲或者終身,主要是第一考慮小孩長大後會有更好的保險,第二也是緩解自身保費壓力,第三通貨膨脹會導致60年後保費一文不值,所以小孩不考慮太長保障期限)

那麼可以保障30年以內的兒童重疾險,有哪些比較好呢?

這裡列舉一下市場最好的幾款兒童重疾險對比圖:簡單點評下幾款產品的特點:

大黃蜂3號,目前我認為是最好的,它的特點在於保障30年的話前十年贈送50%的重疾保額,如果保障終身的話前二十年增送50%保額,小孩在10歲前是重疾高發期,因此早期贈送50%保額還是非常實用的。

另外,大黃蜂3號少兒特定重疾是賠付220%保額,其他產品都是賠付200%保額,而且它的價格還和其他產品差不多。

晴天保保,它的特點在於每兩年可以遞增重疾保額的15%,10年後可以增長到175%的保額,保額遞增能有效抵抗通貨膨脹的問題。

支付寶健康福少兒重疾,這款重疾險特點在於18歲之後身故賠付保額而非保費。

媽咪寶貝,這款重疾險的特點在於價格是幾款裡面最便宜的,可選保障責任也非常靈活,如果想要極致的精簡,考慮這款產品也可以。

微醫保少兒長期重疾,這款產品與眾不同的是隻能保到23歲,其他幾款產品則都是按照保到30歲計算的,外加成年後其實價格要更貴,因此折算下來其實微醫保的價格反而應該是最貴的,個人不推薦。

因此綜上,選擇完京東的少兒保障計劃+大黃蜂3號之後,兒童的基本保障計劃就做好了,只要713元/年,如下:

8.父母保險方案

由於父母年紀都大了,再買重疾險就很貴,而且重疾險是收入補償險,看病主要還是靠醫療險,因此我不推薦再給父母配置重疾險,有一份醫療險即可。

在這個基礎上,人老了容易磕碰摔傷意外,再給父母配置一份意外險,就齊全了。

但是醫療險因為健康告知比較嚴格,能買到醫療險當然最好,大家直接看之前的百萬醫療險測評即可。然而事實上,很多父母都會因為一些身體瑕疵而被拒保,另外在65歲以上也基本沒有醫療險可以投保了,即使有也極其昂貴,遠超常人預算,因此這兩種情況下我推薦給父母配置防癌醫療險,健康告知寬鬆的多,價格也不貴。

目前防癌醫療險性價比最高的是安享一生,保額可以達到200萬,不過缺點是發生理賠後一年就不能續保了,但價格非常便宜。

如果想要能支持續保的防癌醫療險,建議優先考慮神農癌症醫療險,價格在幾款主流防癌醫療險中比較便宜,而且支持六年保證續保,質子重離子300萬保額100%賠付,癌症確診給付1萬等條款,綜合性價比最高。

但神農癌症醫療險首投必須70週歲以內,如果年齡是在70-80週歲的老人,推薦考慮安享一生尊享版,支持80歲之前投保。以高性價方案為例,60歲父母保障方案如下,一份一年169元的50萬小米意外險,一份300萬保額的1102元/年的安享一生防癌醫療險:

9.家庭保險方案

(1)年入30萬家庭保70歲經濟型投保方案

總的來說,家庭五口,年入30萬,夫妻雙方收入差不多的情況下,我認為比較好的家庭保險組合如下:在費用方面,此方案每年保費只需要1.4萬,佔家庭30萬年總收入5%不到,這樣家庭繳費壓力非常小。

在保障方面:整個計劃可以說保障是十分充足的,以家庭夫妻雙方為例,擁有長期重疾50萬保額(60歲前是75萬重疾保額),定期壽險100萬保額,意外險50萬保額,醫療險300萬保額,可以說基本可以應對所有風險事項了。

總的來說,這個方案在疾病補償、疾病醫療費用、意外事故補償、意外醫療、疾病身故、身殘,家庭債務壓力等方面均有充足保障,是一個保障全面的低預算保險方案。

(2)年入30萬家庭保終身全面型投保方案

現在醫療水平提高,人均壽命越來越長,雖然重疾險是收入補償險為主,但也可以作為醫療、醫療等支出的補充,因此也有朋友傾向於終身重疾險,所以這裡我也給大家列了一個30年交費的終身保障型的保險方案,如下:此方案將嘉和保替換成了超級瑪麗MAX,附加了癌症二次賠付,雖然年保費支出從1.4萬提升到了1.86萬,但是毫無疑問保障時間更長,也更全面一些,1.86萬支出佔30萬年收入的比值依然只有6%,壓力不大。


你的關注和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櫻桃番茄GO


年收入6萬當然也可以配置一個很不錯的保險方案了。

保險方案包含了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和定期壽險。

重疾險

確診重疾險中條款的疾病可以獲得一筆錢,這筆錢不限用途自由支配,一般罹患重疾都有3-5年的康復期,無法工作沒有收入來源,重疾險的保額就可以當作工資。

保額是5倍年收入,也就是30萬,男性選擇嘉和保,以30歲為例,30萬保額保至終身,30年繳費無身故責任 2868,含身故責任5082

女性選擇無憂人生,以30歲為例,30萬保至終身,30年繳費,無身故責任2964,含身故責任4260

醫療險

醫療險用於報銷醫療費用,100%報銷,不限社保用藥。

可以選擇尊享e生2020,30歲每年需要293元

意外險

意外險可以選擇亞太超人,50萬保額每年只需169元

定期壽險

如果有房貸壓力,或者屬於家庭經濟支柱還需要定期壽險。

可以選擇定海柱1號,50萬保額,保至60歲,30年繳費,男性每年565元,女性每年305元。

總得算先來,每年保費只需要10%的年收入就可以配置一個保障充足且全面的方案。


保準老斯基


首先為您有這麼強的風險意識點贊,年工資6萬和6000都可以買保險。保險是一個複雜的金融產品,適合投保哪些產品,需要根據您的年齡、身體狀況、保險方面的預估支出來具體規劃,不能一概而輪,不然那是對你極其不負責任的。



我從通用標準的角度來大致講講每個人需要配置的保險類型,具體產品不做推薦。


首先是醫療險,因為人吃五穀雜糧,都會生病,什麼時候生病?生什麼病?要花多少錢?這個誰都不知道,只有通過購買保險來轉移風險。首先國家醫保必須配齊,這個在購買醫療險和報銷醫療費時都是高度關聯的。醫療險首推百萬醫療險,國家醫保+百萬醫療險,可以解決大病醫療80%的費用,也可以說是水滴籌輕鬆籌各種籌的終結者。且保費便宜,30歲年齡購買只要幾百塊錢。



次推意外險、重疾險、壽險。意外險保費低槓桿高,50萬保額一年只需2.3百元,關鍵時刻作用強大;重疾險,上文說到,人生病需要醫療費,醫療費可以通過醫療險來解決大部分,但人一旦罹患重疾,恢復時間長,恢復期內收入中斷、支出不斷,康復費用等,都需要重疾險這個定額賠償來彌補;壽險,顧名思義,就是以人的生命為標的一種保險產品,上有老下有小、揹負房貸等大額負債的人要適當配置此產品,當人的生命不可避免的失去時,讓保險的賠付代替自己去照顧家人解決一些實際的事情。


總之,購買保險是非常有必要的,購買的保險產品類型因需而定,不能一味求全,先解決眼前事、身前事,在解決身後事,先解決生存事,在解決養老事,祝安好。



旅行路上的老劉


買保險第一步很重要,大部分老百姓都不會買保險。盲目的產品對比。盲目的追求返本理財分紅。

其實買保險的第一步就是控制預算。建議年收入的7%到10%給全家人買保險。

第二步就是分析權重。分析你身體的情況,根據你身體條件情況來選擇保險產品

第三步才是匹配險種。根據你的收入,根據你的身體情況最後匹配相應的險種。

一年掙6萬,最多買保險不要超6000塊錢。人生的第一張保單一定是百萬醫療。挺便宜的,幾百塊錢就能撬動高達幾百萬的醫療費報銷。

至於其他的分紅險,理財險,年金險,萬能險。不是普通家庭能駕馭得了的。這也不是你買保險的剛需!

接下來再根據你兜裡的錢配置意外,重疾,壽險。條件允許的話都買上條件,不允許最多加個意外險。因為我們生活的全部不僅僅是為了交保費,不僅僅是為了給保險公司打工。



比爾蓋原


之前的保險,是人人聽到退而遠之的東西,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更多地關注了身體健康。加上現在經濟發展的後遺症:空氣汙染,水質汙染,食品問題,還有工作壓力變大帶來的身心問題等等情況,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保險,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積極配置保險,以應對後面出現疾病,意外帶來的損失風險。

但是保險的購買和配置是一個專業而且是非常私人的事情,和家庭、個人身體情況、財務都是息息相關的。要了解好保險的分類和功能,再根據自己個人和家庭的具體情況去匹配。

有些人會說我已經了有了醫保,為什麼還要買保險?其實醫保是國家強制徵收的,覆蓋面廣,只是最低的基本保障,僅僅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商業保險是對醫保、社保的補充。

醫保由兩個部分組成:

(1)自付部分,醫保內可以報的藥品佔比1.4%

(2)自費部分,除了醫保報的部分,其餘的大部分是需要自費的。

所以萬一有了疾病或者意外,自己承擔的費用是非常大的,所以為了轉移這塊的風險,我們就需要購買商業保險作為醫保的補充,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

針對於個人身體健康的商業保險主要是分為: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壽險。

醫療險:主要是圍繞的是就醫貴,就醫繁,兩個難題,採用的都是報銷制。也就是說,在就醫的過程中產生的費用,醫療險多多少少都會報銷。

重疾險:是給付型,也就是隻要患了重疾,重疾險會一次性把錢給你。確診即賠,是在得病之初就會給你一筆錢,緩解患者的資金壓力,也有助於患者康復。配置重疾險重要的是保額和保障時間,優先考慮保額,因為得了重病一般花費是非常高的,要購買保額足夠的保額,才能緩解你的看病資金壓力。一般保額都在30萬以上,也就是3-5年家庭的年收入。

壽險:壽險是最迴歸保險本質的產品。一個家庭經濟支柱,上有老下有下,這時候要是不在了,不僅不能給家庭帶來收入,而且把債務都留給了家庭。壽險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生的,為的是哪怕有一天人沒了,也能在把未來該賺的錢留下來,作為遺產為家庭繼續做貢獻。

意外險:顧名思義,意外險保的是意外。所謂意外,一定要滿足: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觀事件。對於一般家庭購買意外險一年一年購買就可以了。

正常情況根據家庭的年收入的10%-15%來配置保險,優先經濟支柱配置,先大人後小孩的原則。現在保險公司眾多,保險內容和價格也不同,先確定自己的保費額度,在選擇險種,在去甄選一些保險公司的具體產品。


大軍視界


有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嗎?依法應該有!但也有可能沒有,是用人單位專門從商業保險範圍中為員工買了專項醫療保險。

謝謝《悟空小秘書》老師邀請。

如果是,請用人單位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即可。社會保險是區別於企業性質的商業保險《商業保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辦理和經營自負盈虧)由政府行政機構辦理的社會基本保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辦理和經營,國家財政託底。

題主工資年六萬元,月收入五千元,屬於中等偏下工資水平。在正常情況下,題主每月應該由用人單位從工資中依法代扣代繳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費400元(工資X8%),失業保險費50元(工資Ⅹ1%),醫療保險200元(工資Ⅹ4%),本人實領取月工資4350元。同時,用人單位繳納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費900元(工資Ⅹ16%),失業保險100元,工傷保險25元(工資Ⅹ0.3至1.93%,個人不繳工傷保險),醫療保險400元(工資X8%),生育保險25元(工資X0.5%,個人不繳生育保險)。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明文規定的繳費標準。

要是不正常的話,用人單位可能是非國有、集體企業。用人單位可能從商業保險中購買某項醫療保險,或工傷醫療保險,一旦員工遇到某種傷害,可以有限使用。

因此,根據題主的月工資標準,依法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國家社會基本保險足矣。不再推薦購買商業保險中的任何險種。

管見了。


商世好


買保險的順序先大人後孩子,優先家庭支柱。產品順序意外,意外醫療,重疾,疾病醫療,教育金,養老及理財產品。具體請詳細諮詢,每個人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保險方案也不一樣。


力依依


實話說啊 工資不高。我也做保險的 別扯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能想起自己買保險的,不會是30以下的選手,基本都四張左右了。你這個年工資,最高也就六千用於保險投入。不如先買個定期壽險,買個意外,在買個醫療補充。也就預算一半價格。千萬別用力過度為生活造成負擔。


趙晗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