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读初二,最近学习状态很不好,可以给点建议或者鼓励吗?

周秦帆


1.换个陌生的学习环境。

是相对于你熟悉的学习环境而言,换一个陌生一点的学习环境。比如你一直在教室,可以试试图书馆,或者你一直在教室的最后面,可以试试教室的最前面。

在我看来,由于人天生的警觉性,当你处于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时,你的注意力水平会自动提高一个档次。利用好这种注意力提升,你能更好克服学习不够专注的问题。插一句题外话,我认为旅游让人感觉身心愉悦,也和在陌生环境中人更专注有关系。

但是,你最好不要连续地更换学习环境。人的大脑适应性很强的,当你连续地更换环境后,大脑适应了这种变化,就不会再主动提高注意力了。

2.先学习简单的内容。

这一点和运动员比赛前热身有点像。

身体和大脑的使用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你学习状态不好时仍然学习复杂难懂的内容,就像一个很久没有运动锻炼的人上来就要跑一场马拉松,不是半途而废,就是直接崩溃。这还打击了热情,伤害了自己。

以我举例。比如说我考研的时候,假如我给自己放假了一天,然后回来学习状态肯定不好,我就不会强迫自己学习数学英语或者专业课,而是先看看政治视频(对我来说是比其他更容易的内容)。如果我觉得没有那一门课容易,全是很难的内容,我就会选择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这也是相比较而言更容易的。

3.用一张白纸清空大脑。

这个是我看哈利波特时想到的。哈利波特里的校长邓布利多有一个冥想盆,当他觉得自己脑子装不下这么多想法的时候就把它们放在这个冥想盆中,等以后再取出来继续想。

我就想,有时候学习状态不好就是因为脑子里一会儿一个念头,如果我也用这种办法把脑子清空可以吗?

我没有冥想盆,我只有拿出一张白纸,然后无论我有什么想法都写在这个纸上,比如什么待办事项,比如我突然有什么对某事有个好的点子,等等。

没想到的是,我确实有了像邓布利多那样大脑清空的感觉。我好像把他写下来之后,我就真的渐渐忘了那些事,开始认真学习起来。很神奇是不是?

我在后来接触一些心理学之后,觉得蔡加尼克效应能解释这件事。蔡加尼克效应简单来说,是指人对于没有处理的事情比以及处理过的事情影响更加深刻。换句话说,人天生好像有一种完成欲。这可以是驱动我们做事的动力,但是有时也会成为阻碍。

我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想起一件件没有做的事,比如突然想起衣服没有洗,某个电影还没有去看,剧好像还没有追完,段位还没有升到铂金……他们都是一个个没有处理的事情,一旦占据我的大脑就不会再出来,但是实际上我又不能真正就去做这些事,这就矛盾了。这种矛盾使我大脑特别混乱,根本没法再好好学习了。把这些想法记录在白纸上,就好像是一种处理了的状态,让大脑不再纠结这些事情。这样,我的大脑就可以专注于当下学习了。

还有一点,有人会觉得为什么要用白纸,不用手机呢?手机不是也可以记录吗?那是因为我觉得用手机的风险太高。可能最后不但没有静下心来学习,反而投入手机的怀抱。

好了,三个方法都介绍完了。最后想说这三个方法都是我自己实践总结得来的,如果觉得有用不妨尝试一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青雨青雨


在初二这一年,一旦两极分化时滑落谷底,逆袭的希望就会十分渺茫,中考失败几乎无法避免。

为了从容应对初二这关键的一年,必须在初一时就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下三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一定要及早掌握,只要运用得当,持之以恒,两极分化时,你就是山顶的强者,妥妥的学霸。

第一、利用课余时间把该背的内容背完。

初中生需要背诵的内容很多,如果单凭早读和其他自习时间进行背诵,根本就来不及,即便勉强背会,也不会很熟练。由于一些背诵不需要老师的专门指导,比如语文学科需要背诵的课文等,只要有时间就能进行,所以,无论双休日还是寒暑假,一定要养成勤奋背书的习惯。如果在初一课程结束前已经把该背诵的语文方面的内容背完了,那就抓紧时间背初二年级的内容。

尤其是在初一升初二的这个暑假,如果利用的好,完全可以把初二上学期需要背诵的语文内容全部背会,英语单词也能提前背会很多。这样,到了初二,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重要的学习任务,你成为学霸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第二、一定要做笔记,而且要把笔记尽量记在课本上。

做笔记这件事不难理解,毕竟老师讲的重点内容我们不可能在课上完全记住。但为什么不记在专门的笔记本上,而是要记在课本上呢?

初中阶段,学习时间相当紧张,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暇去打开笔记本,那些辛苦记下的内容几乎等于白费。

假如我们把笔记记在课本上,复习时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些重要内容记住了,而且课本需要常常翻阅,无形之中又强化了记忆效果,不易被遗忘。

第三、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在学习上,复习是必须的,而且一定要养成每天都复习的习惯。

因为,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的遗忘规律,如果我们在学习新知识后不及时进行复习巩固,一周之内,四分之三的内容就会被遗忘。而如果及时进行复习,一周之后,知识的巩固率仍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且已经转化为永久记忆,很难被遗忘了。

所以,复习决不能等到课本讲完,进入正式的复习阶段才开始,到那时,很多东西已经忘了,复习等于重新背诵,难度可想而知。

方法正确,就能事半功倍。要想成为老师和家长都喜欢、同学和朋友都仰慕的学霸,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奋斗吧!

举报/反馈


骑着小毛驴奔跑


1.初中阶段正是叛逆期,学生往往在内心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与现实的学习压力父母期望之间产生矛盾。想明白这一点,接纳自己,接纳现实,允许并存。

2.关于化解学习压力。对于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文科,要求自己在课堂上就完成理解和熟记。就是说一节课下来已经记住80%以上的内容了。然后晚上再用5-10分钟快速浏览复习一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轻以后考试时的负担,事半功倍,不要全部积压到考试前去攻关。因为人的记忆是要几次 反复才能牢记。但这样做的要求就是上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理科,就是要多做练习。而练习也是有方法的,不要一直做同类题目的练习,掌握了就做另外的题型。还要做一些难度大的题型,分数差距往往在难题的正确率。不懂的立即向老师请教。

3.初二虽然是关键期,但毕竟距离中考还有一年多,还来得及做规划调整。所以心态不要太焦虑,但要充分重视。如果学习常有挫败感,可以从个别突破开始找回信心。比如语文,平时总觉得自己都掌握了,但考试总是分数不高。特别是阅读分析题和作文,总说不到点上。这方面可以总结规律的,例如作文题可以分几类题型(梦想类、人物或物品类、读书类、美景类),平时写好这几类的范文,考试时可以套用。阅读分析题基本就从写作手法、事情、情感、人物品格特质四方面作总结归纳。

4.记住,从现在开始努力,为时不晚。


toto5512


你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常说,初中三年,重点看初二。这就意味着初二是初中三年重要的节点,甚至决定中考的走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究其原因在于,小学进入初一,客观讲学科数量有所增加,难度提高有限,但与小学学习的衔接比较大,特别是小学学习方法的延续---有限的知识点讲解,反复刷题练习,解决问题。

一旦进入初二,情形就发生了很大变化,难度陡然增加,特别是数学的要求显著提高:抽象的逻辑思维要求更高,知识点更多,数系扩展,引进新的根式的算法,运算法则不同以往,一是难以适应;证明题的大量出现,变化更加灵活,特别是直角三角形的出现,勾股定理与三角形图形全等证明相互结合,变化更多,思路一时难以找到;坐标系又突然出现,抽象函数又过来添乱,甚至坐标系跟直角三角形,跟三角形全等又会交叉出现,本来就一两个问题还勉强应付,一下子这么大的变化,属实难以适应,特别还延续小学那套固有的学习方法的同学,更是雪上加霜;成绩从初一时候随随便便可以考到100以上甚至110分以上(满分一般120分,有的地区150分),一下子掉到80-90分(120分,72分及格),甚至50-60分,心理落差可想而知,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这还没完,很多学校会在初二更换很多老师,甚至班主任都会更换(原因在于学校培养年轻老师需要,初一使用大量年轻老师),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甚至长期负责中考的“老”老师从初三下来带初二,他们与学生相处的方式与年轻老师不同,要求更简单明确,沟通更直接,甚至更严格,不会再把学生当成小孩子,形象思维教学减少,大量使用抽象思维教学,让学生适应更是雪上加霜。

这还没完,初二上学期好容易熬过去,初二下学期简直就是灾难,数学大量证明题出现,知识点不在单一,初一全年,初二上学期内容与新知识点相互融合,不断变化,复杂性更大,综合应用过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求更高,特别是图形变换,动点问题,更是无从下手。物理这个时候也过来添乱,初二还觉得物理很容易,很有趣,无论是测量,光学,密度都很容易搞定,到了初二,力学一下子压过来,特别是受力分析,惯性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不断转换,苦不堪言,凡此种种,我想是你目前苦不堪言的一些主要原因所在。当然初二处于青春期的重要阶段,情绪的波动,也会引起心神不宁。今年特殊的疫情,让学生长期在家里独自面对冰冷电脑学习,缺乏温度,也无法与老师实时有效沟通,自我管理能力也受到极大挑战。多方面问题叠加,应该是你目前状态不好的诱因。

下面老师重点讲解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1、 尽快让自己安静下来,心态平和,每天严格按照在校学习的作息时刻表,尽快把生物钟调整过来,与在校时一致,按时饮食起居,按时上课,按时下课,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上课要穿好校服,上课主动起立向老师问好,目的就是要让自己一下子进入学习课堂,跟在校学习一样,区别只是原来是黑板学习,现在是屏幕学习而已,其他完全一致。

2、 疫情期间,在家太久,难免烦躁,情绪波动大,建议每天至少保证1个小时运动量,运动方式很多,既可以上课间隙在家里做操,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也可以到户外跳绳,跑步,骑自行车,甚至有条件地方打打球,提提足球等,要保证足够的运动量,既可以提高体力与精力,又可以得到压力的即时释放,节奏的调节;

3、 学生的工作重心当然是学习,尽快适应初二的学习节奏是关键,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这里老师重点要求几点: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思考后请教老师或同学;老师把他总结成三先三后原则。这里详细解释下这样做的目的。课前必须预习,只有预习才清楚老师准备讲什么,看过大体有个基本印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预习时候,大致有个判断,哪些我会,哪些看不懂,上课的时候很容易抓住重点,重点听预习时没有掌握的部分,网课学习能够完全集中精力听课很难,提前预习显然提前预判学习的重点,更有针对性,甚至给偷懒精神不集中预留了灵活的空间(看会的部分,偶尔偷懒不影响听课质量);作业是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师通过作业掌握学生的学习质量,同学也可以通过作业自我检验听课效果。做作业前务必先复习,把今天的知识点系统复习下,特别是重点难点部分,再做作业时候,把作业当成考试完成,质量和强度都得到了最大程度训练,这是无论是学习效果还是效率都会极大提升,甚至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中遇到不会的或者难题再正常不过,做作业时,切莫找工具书,或者问同学老师解决,作业完全按考试要求完成后,反过来借助课本,工具书,学习笔记研究所谓的难题,可以解决的自我解决,实在想不通,再带着问题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时候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可以达到画龙点睛,茅塞顿开的效果,自我的触动和收获成倍增加。这时候再分析典型错题,做好错题本,完成自我分析总结,再持续复习,持续下去,不断形成学习闭环,想不学好都难?你是不是?受制于时间限制,不能再说太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随时沟通!


杰睿老师


初二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班级里的同学两级分化非常严重,好的会更好,差的会更差。想想我自己初二时,学习很用功,老师超负责,自己多做题,多看课外书。不过我们那个时候没有手机,诱惑比较少,一门心思就学习。现在看来,当初学习的苦真的不算什么。所以你也要加油哦。


用户2664836876215607


1、建议去工地工作3个月以上,再回来学习;

2、找个动力,比如喜欢个学习好的美女同学,哈哈;

3、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4、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5、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6、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


Joe优质内容


你好,我是三只小熊TCP,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目前我正在家准备研究生复试,和你有相同的处境,同时,家里有个正在读初三的弟弟,可以说对你的状态深有感触!

家里毕竟不比学校,学习环境就差了很多。在学校,有同学,有老师,老师逼着,同学之间比着,自然而然的学习动力就上来了!而在家里,爷爷奶奶宠着,自己再偶尔和爸妈顶撞几次,就是不想学习。电视手机平板游戏的诱惑不能说不大,有时候宁愿无聊的刷着抖音,就那样嘻嘻哈哈地颓废地度过一天,也不愿打开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个字。

在家里呆着,感受不到身边的压力,看不到同学之间的竞争,虽然爸妈也时常唠叨几句,但我们内心深处是不在乎的,毕竟他们是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可以顶撞也不会把我们怎样的父母,和老师大有不同!

归根结底还是你感受到的压力太少,社会阅历和经验太少,感受不到这个社会的竞争有多残酷,弱肉强食的社会,如果你不足够强大,你如何在社会上稳定的立足?先不谈稳定,立足就是个大问题!

你身边的所有长辈都是过来人,他们让你接受教育肯定不是在害你,你哪天有空了可以仔细看看你父母的脸庞,用你细嫩的手握着他们已粗糙不堪的双手,不用别人再多说一个字,你便能深刻的体会到他们为了你优越的生活,为了这一家人能有口热饭吃到底付出了多少精力?你只管接受着眼前现成的美好,而不用担心父母为你负重前行的路有多坎坷!

想想以后的自己是否会在社会上混出个人样儿,可能未来的那个你正注视着你此刻的一举一动,未来的你,是否会后悔现在的自己做出的选择?


三只小熊TCP


初二很关健,在一些名校,初二期间已进行完初中的全部课程,初三全力备战中招,即便是普通初中学校,也在那样做。因此,初二阶段性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如无过硬的抗击打能力,身体是吃不消的。情况就是这样,你还得去面对。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别太郁闷,焦虑。你要清楚自己的学习成绩处于哪种状况,哪些学科是弱项,要找准进攻点,不要再平均使用力量。学科弱的话,有条件的请个家教,没条件的靠自觉,不耻下问,勤于钻研。

其次是掌握学习方法,须背诵记忆的,要笔不离手,记关键词,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知所然,要提升背诵效率。理科方面牵沙到实验方面的内容,切忌怕麻烦,一定要动手去做,亲自体验,多问多练,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三要制定学习目标,尽量科学一点,实际一点,不求速战速决,只求歩步为赢,每天都在进步。


旋律2020


初二是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分界岭,你的状态正好也是很多学生的情况,中考是人生的转折点,而初二更是决定成败的时刻,希望你能和家长谈出你的问题,求助于你的老师,和其他同学谈心,这三个方面同时进行,就会得到他们的帮助,不妨一试。


用户2735184053025224


你来问了证明你对学习是非常重视的。所以相信你在调整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有所回升。我们都说孩子们的进步是螺旋式上升,会徘徊前行,不会是一直上升的状态,如果觉得自己哪个地方🈶️问题就先停下来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最近时间用在学习上的少了 还是说用了时间但是没见提升 那就需要思考学习方法了!另外每个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同,是哪一个学科出了问题呢?如果还是很苦恼可以具体找爸爸妈妈或者老师朋友聊一聊。希望你早日走出瓶颈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