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5線以下城市買房了嗎?後悔了嗎?

對自己說No


都買了快10年了,有八九年了吧,在老家縣城買的,110多平小三居。。當時便宜,2100元,,現在還剩8萬左右的貸款沒還,每月還貸還不到1000元。。已經入住七八年了吧。不管以後是漲是降都無所謂了,一般都是父母在住。。其實從沒有多麼希望房價漲多高,現在倒是希望降一些,這樣我就在工作地再買一套房子。。以後就能放鬆心態來生活了,現在手裡有些錢,捨不得花,估計買了第二套,以後生活心態就會放開些吧,不會這麼節省了。


請叫我皮皮熊


我們老家不知道算不算五線城市,是縣來的,新建的樓盤不少,以前都是五層高的樓梯房,慢慢的現在是二十多層的電梯房,電梯房供不應求,大部分都是一些村裡人買的,家裡住的偏遠,家裡小孩要結婚了,就買到縣城裡來,現在電梯都要8000/9000一平方,而且還比較難買,正好又靠近河道,位置也還蠻好的。

我個人覺得,沒有所謂的後不後悔,買這裡肯定是有他一定的需求,但每個人需求又不一樣,確實也都在外地上班,在老家縣城買房,更多的為了有個夫妻倆的小家。


珠海貝殼德佑陶思思


作為建築行業從業者來說,買房是最好的投資。我是沒有後悔在我們這個人均gdp極低的四線小城市買房。在這裡上班,不買房租房太貴。安置房兩房都要一千多,就兩張床,傢俱家電都沒有。小區精裝房要上兩千。


劉小工搞建築


我就是在老家四五線城市買的房,當時考慮遲早要回家,說實話現在後悔了,要是在現在工作的二線城市買早就翻番了,老家的才漲了2千一平,所以買房一定要考慮實際需求,除非剛需,剛需就不要管幾線了,買就行了。


無言孤星淚


五線一下城市一直面臨人口淨流出的現狀,大量優秀的人和資源基本上被省會城市或周邊有影響力的城市所吸走,不得不說,四五線城市無論在產業發展、就業機會、城市前景、基礎配套等方面都遠遠落後於省會城市,省會城市的虹吸效應從未停止。地級市雖然不具備房價上漲的動力,但暴跌到幾年前的房價還是概率較低吧 ,況且現在地級市也是政府限價,政府對房價管控的相當嚴格.我們都知道哪裡的房子有潛力,哪個城市有前景,每個人都不傻。但是,在我們的基本生活條件還需要改善、各類因素需要考慮周全之時,在五線一下城市買套房又何後悔之有呢?


帶上帝去流浪


自己住的,後悔什麼?剛需。



在四五線城市買房的話也要看買在什麼地方,周邊的經濟發展如何,是不是學區房,是不是商業街區,如果是的話,那也就沒什麼關係,而且自己不在那邊生活的話,還可以將房子出租,回收一些租金也是可以的,如果不是的話,那就要看自己的需要了


雲深驚雷


如果你平時的工作生活本來就是四五線城市,那你在你生活的城市買個房子就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行為。如果你不在那邊生活,只是手上的錢可能就夠買那邊的房子,那就看你未來有沒有可能回這邊發展,沒可能,那就繼續加油,買未來生活城市裡面的房子吧。如果談投資而言,買四五線的房子,可增長性就比較有限,但作為剛需房來說,你需要考慮的就是,你未來是不是在這個城市發展,你的經濟能力能是否能承擔的起,未來生活是否便利等等,拿這些作為考量因素!不能你人不在那個城市,覺得哪個地方值,就跑哪裡去買個房子吧,那買房子的基本意義就失去了!房子是個不動產,投入的資金也是大開銷,而且應該還會涉及到還貸的問題,所以需要謹慎!


我是奔奔吖丶


後悔呀!3500買的143平方,現在7000左右,問題6年了一天沒住,沒求用,一二線城市漲價太高了,已經買不起了,也不是買不起,是不想為那麼高的房價買單影響生活質量,當初杭州買好了,現在蘇州新區3萬左右,後悔死了,講真話高層住宅真心看不上,還是想小別墅最理想的選擇,過兩年回家過安逸的生活去了,暫時不考慮買房,沒意思!留著錢培養孩子、旅遊、玩是最大的樂趣!不想那麼苦那麼大壓力活著!



我弓長張


看價格跟自己的情況,如果兩三千的房價,三五千的工作,教育醫療尚可,是可以的,畢竟生活比較舒服,壓力競爭沒那麼大,當然後續可能有子女面對競爭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