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哈嘍小懵懂們,我是馬同學!

前天啊,有兩家粉絲悄無聲息的小撕了一把,撕的可不是番位了,是「狀元位」。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作為同是14年考進中戲的兩位95後演員,張新成粉絲率先拿出成績單說話:中戲、北電、南藝、上戲、軍藝。咱五校第一,不存在質疑。

這頭陳星旭粉絲髮現:那不對!你們的專業可是音樂劇啊!中戲第一說的難道不是表演專業嗎?我們這才是表演專業第一。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這個從去年就有過一遍的爭論,從「第一是誰的」掰扯到了「哪個含金量高」,戰火不大但沒完沒了。對比這邊要爭出個一定的粉絲們,吃瓜群眾對這事的關注點反而不在「第一」上,大家的態度非常的peace「都是中戲的,都很讓人看好啊!」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我們就發現了華點。


儘管新演員出了一批又一批,表演高校的學院濾鏡依舊有著不小的存在感。

那麼今天的挺疼議題來了:咱就從現在中戲北電上戲的演員供應能力上,看看哪所學校將成為95後演員的生產主力軍。

演員供應能力,第一個要看的就是數量。

經過我們手超快的編輯一番拉表統計,得出的對比結果就一個字 「心疼上戲」。


從14級開始,中戲北電兩大高校成功押中了95後生源裡的每一塊寶。

中戲14級有咱們剛剛提到的陳星旭、張新成。15級,專業第一名考進了劉昊然。16級表演班由張雪迎奪得第一。


到了18級直接三連中,專業前三易烊千璽、李蘭迪、胡先煦。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另一頭,北電開始埋頭培養童星。16級表演第一的關曉彤,17級的王俊凱,18級有第一名考進來的吳磊和第三名的宋祖兒。除此之外,在17級裡還收穫了一個不是童星出身,卻憑《小歡喜》裡不俗表現衝出重圍的郭子凡,17年,也就是北電突然擴招的那一年,難度係數加大,人也拿下了表演專業第一。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這邊眼熟的95後扎堆出現在中戲北電,那遠在南邊的上戲呢?

14級的朱正廷,中國舞專業第一名,目前發展方向以歌手和舞蹈為主。

17級的夏之光,表演專業第三名,去年以R1SE成員身份出道。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就算把範圍再放寬到90後演員,還能活躍在我們視野裡的也只有09級的張雨劍、10級的迪麗熱巴、11級的鄧倫、12級的彭昱暢、韓東君、張彬彬。

14年開始,中戲北電咔咔向演藝圈輸入新人,而在80後演員供應上還非常充足的上戲,自從進入9字開頭就彷彿玩不轉了,進入大規模斷層。

這邊上戲有退賽趨勢,那另外兩位選手培育新演員的質量都咋樣的呢?

咱們先來看中戲這邊,走的是慢慢補短,穩定發揮路線。

拿張新成為例,其實在他考進中戲之前,還拍過一些公益電影和微電影,雖然還沒開始系統學習表演,一些基礎的表演狀態就已經初具雛形。但一旦遇到強情緒戲份的時候,臺詞問題還是會暴露。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點開視頻才能聽到哦#

但到了以臺詞教的尤其的好的中戲,這都不用愁!

同樣是有情緒起伏非常考驗臺詞的戲,到了他臨近畢業拍的《大宋少年志》裡,進步就很明顯。


轉過頭看北電隊伍裡,也是最開始臺詞是弱項,這邊吳磊最初的問題不是「給不夠」,而是「給太多」。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依舊要點開視頻聽#


經過了一年的學習,去年吳磊在電影《寵愛》裡扮演一個盲人學生,在對待朋友的特殊關照時那種彆扭的心理,他的臺詞依舊沒什麼明顯的進步。

對於表演經驗豐富的吳磊來說,利用角色讓觀眾產生共情是強項,可是一旦這段表演裡臺詞出現問題,那注意力可不就被弱項轉移了。

再來看這對同一年級,還同是專業第一的97年女演員,中戲的張雪迎和北電的關曉彤。

在入學前,這倆人還在綜藝裡有一段難得的對手戲。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同樣到了大二時期,同樣是入學前有優質作品抗起一片天,但入學後資源都平平的情況下。

這邊張雪迎悶頭專攻演技,《白髮》《熱血少年》幾部劇裡都在穩定進步中。抽空還上了兩個演技節目,一直在彌補演技中的缺點。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另一邊上了大學後的關曉彤走夠了小戲骨路線,挑戰起瑪麗蘇甜劇,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這樣的劇不僅讓人漸漸模糊你的優勢在哪,關注點還總容易被詭異劇情拐跑。

我們發現啊,在演員培養上,中戲出來的這一批新生代演員,改變和進步都尤其明顯,而且一直在演員路上筆直前進,很少走偏。

而北電出來的另一批,是在專注於放大自己身上的記憶點,用這種方式讓人記住。

這也就是為啥遍覽95後演員作品欄,中戲這邊作品評分基本保持穩定,北電那邊作品評分一直忽上忽下的原因。

其實要追究起幾大表演高校的高低之爭啊,那可真是精彩到能聊它個5、6期。

但今天做這期節目的準備工作時我們才發現,原來當把範圍縮小到95後有代表作的演員時,捋出名單也才不到半頁長度。

這僅有的半頁裡,還有卯勁兒進步的、原地踏步、和正在退步的水平不一。

大眾始終對錶演“三大”院校有崇拜濾鏡,來源於上一代演員們的戲劇情節和職業精神。

到了這一代,各大高校的教學方法和意識開始改變,學校給出的限制越來越少,可發揮的空間越來越大。

新一代的年輕演員們未來會把“三大”的老派優點發揚光大,還是求變求新,由他們的職業精神決定,更由觀眾和市場的訴求決定。

觀眾依然想看到閃閃發光的明星班再次出現,重回那個神仙打架的影視劇黃金時代。

在這次95後演員比較裡,他缺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