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Q1還有10天就結束了,上市醫美企業還好嗎?


由醫美行業內參導讀:


疫情影響還在繼續,但是很多醫美機構已經在陸陸續續恢復營業,2020年第一季度只剩10天就結束了,對於上市醫美企業來講,雖然目前具體數據尚待披露,情況雖然不便預估。但我們結合2019年整年度數據情況來看,未來3個季度的醫美消費情況,仍然可持樂觀態度。



2020年Q1還有10天就結束了,上市醫美企業還好嗎?


疫情影響雖然重大,但顧客對美的需求卻一直都在,顧客的消費力仍然在緩步釋放中。


市場在,機構就在


華韓整形公佈2019年年報,淨賺約7369萬元。據挖貝網報道,3月10日消息,華韓整形(430335)近日公佈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為8.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15%;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368.6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15.62%;基本每股收益為0.88元,上年同期為0.06元。截止2019年,華韓整形資產總計為4.47億元,較上年期末增長21.3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本期為1.48億元,上年同期為6487.48萬元。報告期內,營業收入較2018年增長16.15%,主要系下屬南醫大友誼整形醫院、青島華韓整形醫院、北京華韓美容醫院、長沙華韓華美美容醫院、四川悅好美容醫院以及南京華韓奇致美容醫院本期業績收入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


據公告,華韓整形下屬 6 家醫院共 142 名醫生和 225 名護理人員,也就是說華韓整形2019年每位醫生平均創收566.49萬。同時,華韓整形公佈2019年權益分紅預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5元(含稅),預計共派發現金紅利4179.99萬元。


2019年有很多醫美機構消失了,但也有機構比如華韓整形仍然做的很好,一直在增長,顧客的需求一直都在,甚至還沒有被完全釋放,疫情環境下,服務行業所有門店都受到影響,而以前做的好的,只會在疫情結束後更快恢復正常,而早就強弩之末的,其實只是被疫情催短了消失的週期。


市場在,廠商就在


在醫美器械方面,復銳醫療潛力可觀,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12.7%。之所以能有這麼好的成績,亞太地區的市場潛力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據證券日報網報道,3月18日晚,復星醫藥旗下控股子公司、港股復銳醫療科技(1696.HK)公佈了2019年年報。年報顯示,2019年,復銳醫療科技業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2019年的總收入達到1.735億美元,同比增長12.7%;整體毛利率實現增長,2019年毛利同比增長16.5%,快於收入增幅;當年度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利潤為2079萬美元,經調整淨利潤為2695萬美元。董事會決議宣佈,派發2019年年終紅利為每股0.11港幣(含稅)。


從產品線上看,2019年,復銳醫療科技的外科(微創)產品線收入同比增長16%,核心產品線收入增長10.2%。


具體來看,在脂肪移植領域,復銳醫療科技躋身全球前四,該領域的全球四巨頭已壟斷了全球80%的市場份額。在先發優勢的基礎上,復銳醫療科技在2019年持續加大研發力度,積極關注前沿技術,持續開拓新興幹細胞市場,將研發重點擴大至未來脂肪源性幹細胞的治療應用。此外,在更加面向C端用戶的醫美領域,復銳醫療科技根據市場需求和用戶反饋,不斷升級和創新產品策略,2019年,其激光脫毛產品憑藉其良好的市場表現帶動整個產品線收入同比增長31.5%。

 

需要指出的是,復銳醫療科技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了4.8%。《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其主要原因是所得稅費用大漲了204.72%,據悉,2019年,其所得稅費用大漲195.1萬美元,而“過往稅項”這一科目就貢獻了252.5萬美元。


市場在,平臺就在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醫美O2O平臺,新氧最近發佈一則公告,稱公司首席執行官劉逍女士,因個人追求原因於2020年3月6日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務,COO職務由公司董事長兼CEO金星兼任。

沒有因為COO的離任立馬換上新的COO,而是由CEO金星兼任,能看得出新氧在高管的任職方面還是很謹慎小心,寧缺毋濫,相信在謹慎的行事前提下,2020年依舊會保持良好的成績,目前來看新氧2019年年度報告還未披露,但是回顧2019年第三季度的成績,平臺未來仍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新氧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新氧實現營收3.024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79.6%。其中,信息服務收入2.14億元,同比增長86.8%;預訂服務收入0.9億元,同比增長64.3%;非GAAP淨利潤達到4049.5萬元,而2018年前三季度則是虧損932.8萬元。

信息服務費主要指向醫美服務提供商收取的廣告費,預訂服務費是平臺交易佣金。這意味著新氧的廣告費收入佔比在2019年前三季度達到了71.70%,這一數據在2016年只有40.47%。


其實,在醫美這條跑道里,每個人都是小學生,每個人都需要持續學習,去認知這個行業,去深入瞭解市場和顧客的需求,資本的逐利性使很多資本在這幾年光速入場,又光速退出,以為醫美是個坑,而這個坑,恰巧就是這個行業的壁壘所在,只有對行業保持一顆敬畏心,對顧客保持以為人本的初心,和行業一同成長,才能笑到最後。


2020年Q1還有10天就結束了,上市醫美企業還好嗎?


往期精彩

醫美營銷:

一流機構做認知 | 廣告江湖新勢力 | 醫美積分制度的獲取與消耗問題 | 醫美機構的抖音玩法 | 醫美小程序的流量機遇 | 醫生IP建設手冊 | 醫美網紅營銷三條例 (未完待續)


行業趨勢:

阿里健康重推醫美板塊 | 藝星醫美將赴港上市 | 美唄獲1億人民幣B輪融資 | 90%醫生集團或將倒閉 | 2019中國醫美行業趨勢研究報告 | 新氧攜麗格打造共享醫院 | 醫療美容O2O的發展趨勢 | 2019中國輕醫美消費趨勢研究報告(未完待續)


關於 醫美行業內參



醫美行業內參是中國首家專注於報道全球醫美產業發展,最有影響力的醫美產業鏈新媒體、超千萬醫美行業從業者、創業者必讀。


醫美行業升級與迭代迫在眉睫,業務邊界不斷模糊,醫生創業,大中小醫美機構魚龍混雜,如何建立大家值得信賴的醫美品牌,是我們一直探尋的方向。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到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如何運營,更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電商平臺、醫生IP、內容導流、品牌新媒體矩陣的建設……企業傳播迭代,媒介細分,溝通多樣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醫美大時代,我們在不斷的突破創新,尋找、探索新醫美產業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