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盾艦沉思錄——國家海洋視域下的“盾艦”

作為攻防一體的全能型海軍主戰艦艇,"盾艦"的靈活性具有一種天然的特質

一旦通過戰略核均勢,或是非均勢核威懾達成兩個全球性大國的戰略穩定性,那麼非核的常規力量就會顯示出靈活性的特點。而作為攻防一體的全能型海軍主戰艦艇,"盾艦"的靈活性更具有一種天然的特質。所以,在國家海洋視域下,根據國家體量適度發展"中華神盾"艦的艦隊規模和質量,有其突出的現實性意義。2500多年前,古希臘海洋學家狄未斯托克曾預言:"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到19世紀末,美國海洋軍事學家馬漢提出"海權論"認為,所有國家的興衰取決於能否控制海洋。這兩個人雖相隔千年,講述的卻是同一個道理。

中華盾艦沉思錄——國家海洋視域下的“盾艦”

海洋和陸地是地球表面最基本的兩種形態,相應地,地緣政治的兩種基本理論便是海權論和陸權論。世界許多國家是瀕海國家,既有陸地鄰國又與它國隔海相望,在地緣戰略的發展上,面臨著如何處理二者之間關係這個重大戰略問題。而中國陸海兼備的特點則更為明顯。中國在陸地上深入歐亞大陸的腹地,有2.2萬公里的陸地邊界線,陸上接壤的國家有15個;中國又瀕臨世界上最遼闊的大洋,有1.84萬公里的大陸海岸線,與8個國家海上接壤;中國的邊緣海面積約472萬平方公里,擁有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約6900個,島岸線總長1.4萬公里。

從現代地緣政治學的觀點來看,中國既位於歐亞大陸又瀕臨太平洋,處於世界海洋地緣戰略區和歐亞大陸地緣戰略區的交接處,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一國在地緣戰略的發展方向上,也有陸地和海洋兩個方向,而安全威脅也來自這兩個方向,如來自陸權大國或海權大國的巨大壓力。冷戰結束後,中國陸上地緣戰略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蘇聯解體使中國北部陸疆的穩定與安全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蘇聯解體及其繼承國的相對乏力使中國漫長的三北地區出現了和平、穩定、友好、相互信任的局面。在瀕海方向,中國雖然是世界上主要的瀕海大國,但地處太平洋西岸,只與一個大洋相鄰,海洋發展方向只有一個,並且由於中國邊緣海又被第一島鏈包圍,實際處於半封閉狀態。

中華盾艦沉思錄——國家海洋視域下的“盾艦”

在國家海洋視域下,根據國家體量適度發展"中華神盾"艦的艦隊規模和質量,有其突出的現實性意義

美國學者索爾·科恩認為,中國在冷戰的大多數時期位於歐亞大陸的軌道之內,甚至在蘇聯解體之後也是如此。無論如何,在過去20年中,一股強大的海洋經濟和海洋導向已經嫁接在封閉的大陸型中國政治之上,雖然中國整體上仍是大陸國家。沿海地區,眾所周知的"黃金海岸",增加了中國地區的海洋屬性,讓北京從歐亞大陸區域中剝離出來,具備了單獨地緣戰略區域的地位。如何在地緣方面趨利避害、發揮優勢,是中國能否成為世界級地緣大國的關鍵性因素。

鑑於上述地緣政治環境,中國必須在海洋和陸地二者之間確定地緣政治的重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陸海複合型國家,自晚清的"塞防""海防"之爭以來,中國始終在陸海兩個方向上存在選擇。從晚清到民國,一直到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地緣政治重心始終是在陸地而非海洋。事實證明,陸權優先的戰略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取得了很大成功,完成了其歷史使命。然而,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新軍事革命的發展演進、國際戰略格局的變化以及中國海外利益的增加,情況發生了變化。海權優先成為中國新的地緣戰略選擇。具體原因如下:首先是經濟領域的動力。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經濟開始深深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中去。

由此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由於經濟迅速發展,對於海外能源的需求穩步上升。中國未來的定位是中等發達國家,但僅靠國內資源不足以支撐這個目標,所以我們必須參與世界資源分配。除非我們放棄這個目標,不然中國就必須擁有作為一個地區大國最起碼的海權。此外,中國的海外經濟利益也逐漸增多。由此而來的是中國海外利益的維護問題——這種維護既包括傳統安全領域,也包括日益上升的非傳統安全領域,前者如近年來日益為國家所關心的海上通道安全,後者如海外中國公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問題,這是中國融入國際體系下維護海外安全利益所面臨的新課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當前實施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進一步拓展了中國的海外利益。發展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無疑是維護我國海外經濟利益的最佳手段。

中華盾艦沉思錄——國家海洋視域下的“盾艦”

以大量的"中華盾艦"建造服役為基本戰力依託,轉型後的中國海軍將是亞太地區一支重要的海上武裝力量,其存在的意義不僅在於維護中國的海洋安全,更在於證明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陸海複合型國家能夠將其影響力投射到海上

其次是防務領域的壓力。冷戰結束後,中國面臨的安全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昔日的北方威脅已經消失,陸地邊境問題除中印邊境外已經基本解決。與此同時,來自海上的安全威脅卻大幅增加:與日韓的海洋權益爭端有增無減;臺灣問題趨於複雜,甚至一度導致1996年的臺海危機;南海問題開始變得國際化。更為嚴重的是,由於蘇聯的解體,美國出於冷戰思維的慣性,將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與美國不同且國力增長迅速的中國鎖定為潛在戰略競爭對手。1992年開始的美國海軍戰略轉型將其兵力直接前推至歐亞大陸國家的瀕海地區,其遠程常規精確彈藥的打擊範圍直接覆蓋歐亞大陸縱深。

且2011年美國針對中國的反干預作戰能力(美國將其稱為反介入/區域拒止)量身定做了空海一體聯合作戰概念。在該作戰概念中,美國公開宣稱:"當前,毋庸置疑,中國是唯一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會對美國的影響力及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力量投送帶來重大和持久威脅的國家。更為複雜的是,中國一直不願意公開說明其防禦力量持續壯大的理由;幾任美國國防部長及其他領導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此外,中國還是唯一未施行民主體制的世界大國,這令事態進一步複雜化。考慮到上述情況,我們必須評估美國是否有能力向西太平洋地區成功進行力量投送,以捍衛美國的利益並保護其夥伴國和盟友。

中華盾艦沉思錄——國家海洋視域下的“盾艦”

"此舉在很大程度上惡化了中國的海洋安全形勢。釣魚島之爭已經成為近幾年來影響中日關係的關鍵因素。換言之,中國正在承受來自海洋領域越來越大的防務壓力。以往以陸權為優先的地緣戰略明顯不適應現在的安全形勢,海權優先成為合理的選擇。最後是外交領域的推力。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髮展,國際地位也得到提升。作為一個新興大國,外界對中國的和平發展有疑慮也有期待。其中的期待就是希望中國能夠提供國際公共產品。海洋領域也有公共產品,比如海上通道安全等。從冷戰後的實際看,作為擁有超強實力的美國越來越多地實行單邊主義,而在提供公共產品方面的積極性相對下降,這迫切需要有新的大國來向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的海上公共產品,使供給來源多元化。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將承擔提供海上公共產品的責任。通過提供海上公共安全產品,不僅可以有力反駁西方國家對中國"搭便車"的指責,還可以樹立中國的大國形象,提高自身國際地位。由此可見,有利的地緣政治態勢和防務領域的壓力、經濟領域的動力以及外交領域的推力使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陸海複合型國家的海權潛力得以開發,並正以較快的速度發展。毋庸置疑,現階段的中國正在向海洋強國的方向邁進。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海軍正在實施一場內涵深邃的轉型。中國海軍的轉型是海權思想的產物,包括成為藍水海軍,但是不應侷限於此。轉型內容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中華盾艦沉思錄——國家海洋視域下的“盾艦”

中國發展與"宙斯盾"艦類似的"中華盾艦",根本出發點在於發展對美戰略穩定關係,增強對美戰略穩定性,為自己的發展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

一是軍種職能的轉型。中國海軍原先是軍政與軍令統一的集合體。所謂軍政,就是戰鬥力生成系統,其主要職能是訓練與行政管理;所謂軍令,即戰鬥力釋放系統,主要負責作戰。在2016年開始的軍事體制改革中,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根據"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精神,海軍開始向專職軍政系統轉變,其主要任務就是進行海軍建設,而作戰職能則移交給戰區。此次軍種職能的轉型意味著中國海軍正向著專業、高效的方向發展。二是海軍功能的轉型。建國以來,中國海軍的功能一直比較單一,是以抗登陸為主的海上作戰。

新形勢下,隨著海上航運安全、海外公民及法人的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海上護航、海外應急救援以及必要情況下撤離海外公民等海外行動已成為新時期中國海軍經常性的重要任務。中國海軍的功能正在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型,並日益成為一個國際性、戰略性和綜合性的軍種。三是作戰區域的轉型。這裡主要是指從近海向遠洋的轉型。人民海軍依然是中國軍事行動的先頭力量,其軍事行動能力要延伸到西太平洋以外區域,深入到中國所說的"遠海"區域。在這些區域的軍事任務包括:打擊重要海上通道上的恐怖主義活動、海盜活動和外國封鎖活動: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災難救援:開展海上外交和區域性威懾活動:進行演練,防止像美國這樣的第三方勢力在臺海、東海或南海衝突中干涉鄰近中國海岸的軍事行動。

中華盾艦沉思錄——國家海洋視域下的“盾艦”

新軍事變革也對海軍發展以及遠海作戰形成了有力的推動。與其他軍種相比,海軍的規模較小、行政層次更為簡單以及更加註重技術因素的基礎性作用,因此能夠更加迅速和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海軍本身還下轄海上、空中以及地面作戰力量,因此能夠成為基於信息化的一體化聯合作戰的試驗性軍種。信息化條件下海軍作戰行動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深化和拓展作戰空間,並以此增強生存能力以及奪取作戰先機,而這種要求與遠海作戰的構想高度一致。四是作戰理念的轉型。維護國家安全、捍衛國家主權統一與國家海洋權益,仍是當代中國海軍的首要任務。而新軍事革命與戰爭形態的發展變化,使中國海軍積極防禦的戰略及作戰樣式的內涵也在不斷演變。

進入高技術戰爭以來,海洋方向對國家安全的軍事威脅已經主要體現為從數百甚至上千千米以外的空中、水面和水下機動平臺向陸地沿海乃至縱深的重要政治、經濟、軍事目標發射大量精確制導彈藥,以遠距離、非接觸的火力突襲摧毀國防體系及重要基礎設施,妄圖使我國數十年的發展成果毀於一旦。因此,為有效應對和防禦這種全新形態的戰爭威脅,就必須把海洋方向國防力量的部署能力和警戒、防禦範圍儘量前伸。與此同時,能夠以積極防禦戰略前出打擊、摧毀敵國的各種海上軍事目標乃至其戰爭能力,從根本上解除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這就要求現代海軍力量必須具備遠洋部署和機動作戰能力,只有建立和發展在戰略上具有主動進攻能力的海上作戰力量,才能做到對敵國的有效威懾和反擊。

中華盾艦沉思錄——國家海洋視域下的“盾艦”

中國海軍的作戰理念正在由單一防禦向攻防兼備轉型,各類"中華盾艦"必然是中國海軍投資的重點之一——攻防全能的軍事技術屬性、可活動於全球性海域的適應能力以及形象上的溫合性都決定了這一點

換言之,中國海軍的作戰理念正在由單一防禦向攻防兼備轉型。這場轉型在今後多年都會產生影響。大量的軍事投資及海洋戰略方面的至關重要的變化,使得從傳統的"褐水"(近岸) 海軍和"淺藍"海軍(中遠海)向"深藍"(遠洋)海軍的重大轉變成為可能。而作為與這場轉型密切相關的重要軍事資產,各類"中華盾艦"則必然是中國海軍投資的重點之一——攻防全能的軍事技術屬性、可活動於全球性海域的適應能力以及形象上的溫合性都決定了這一點。其結果是,中國海軍艦艇越來越多地在本地區海域以外活動,參加更多的人道主義和國際安全行動,並尋求和獲得使用世界各地港口的新機遇。

為國家海外利益的延伸提供安全保障。這就是說,以大量的"中華盾艦"建造服役為基本戰力依託,轉型後的中國海軍將是亞太地區一支重要的海上武裝力量,其存在的意義不僅在於維護中國的海洋安全,更在於證明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陸海複合型國家能夠將其影響力投射到海上,這種力量投射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地區的海權戰略格局。概而言之,冷戰結束後,中國面臨著一個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地緣政治環境。蘇聯解體帶來的北方安全威脅的消除使中國得以騰出手來發展其巨大的海權潛力。海上安全形勢的惡化、海外利益的增加以及對海外能源進口的需求、國際社會對中國提供海上公共安全產品的期待構成了中國發展海權的強大現實動力。於是在國家的海洋視域下,在中國海軍戰略轉型的大潮中,"中華盾艦"的研發建造,將成為一個時代的顯著標志。我們都身在歷史中,我們也都在創造歷史。

結語

中華盾艦沉思錄——國家海洋視域下的“盾艦”

中國面臨著錯綜複雜的國際海洋局面和難以迴避的風險挑戰

中國面臨著錯綜複雜的國際海洋局面和難以迴避的風險挑戰。外部強國的海上戰略部署將矛頭指向中國,特別是隨著美國海軍的戰略部署重心向亞太轉移,中國面臨的海上圍堵以及由海向陸的軍事威脅更加嚴峻,國家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從黃海、東海到南海,中國與周邊國家間的海上爭端仍未得到妥善解決。特別是在南海,外部勢力蠻橫介入增加了局勢的複雜性。臺海方向,"戰略天平"能否倒向大陸一側,從軍事角度講,也將取決於海上力量是否足以擊敗"臺獨"並震懾外部干預力量;中國的對外貿易、能源進口等十分倚重海上通道的暢通,海軍遠洋護航任務雖已執行多年,但距離能在衝突時充分、有效維護海上通道安全的要求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海洋是中國實現大戰略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空間和資源保障,中國有著天然的海權使命。當前國際格局正在深刻調整,如果再次錯失躍升為海洋強國的機遇,中國不僅難以真正走入世界舞臺的中心,新時代的宏偉藍圖也將繼續面臨強權威脅。也正是在時代的呼喚下,"中華盾艦"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是中國海軍建設明確的重點所在!

中華盾艦沉思錄——國家海洋視域下的“盾艦”

中國海軍正在實施一場內涵深邃的轉型。中國海軍的轉型是海權思想的產物,包括成為藍水海軍,但是不應侷限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