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高頻作文主題之“以民為本”導寫

疫情期間,《作文與考試》今日頭條特別刊發備考資料,請您免費閱讀,免費學!

中國之治

——高頻作文主題之“以民為本”導寫

□福建福州閩清一中 程必榮

【文題】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何為“中國之治”?即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作出許多重大改革,使得中國飛速發展,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之治”在波瀾壯闊中譜寫華章。

2019年10月,黨的第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中國之治”的方案成為百姓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中國之治”的聲音也成為世界廣泛關注的頻道。有人認為,實現“中國之治”堅持黨的領導是關鍵;也有人認為,實現“中國之治”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根本;還有人認為,實現“中國之治”堅持一切為了人民是保證……

作為新時代青年,站在人生新起點,你對“實現‘中國之治’”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表達你的看法。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社會熱點作文題。考生可採用“由果溯因”的方法進行追問——為什麼新中國能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飛躍,就能夠扣住開闢“中國之治”新境界的破題之鑰、奠基之石這個內涵來談,就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立意:

1.黨的引領,是實現“中國之治”的關鍵;

2.不忘初心,是推進“中國之治”的根本;

3.制度優勢,是彰顯“中國之治”的保證;

4.命運共同體,是書寫“中國之治”新的篇章。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高頻作文主題之“以民為本”導寫

【推薦素材】

名言類

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髮揮和增強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習近平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

事件類

制度優勢,是彰顯“中國之治”的保證

武漢疫情,突然爆發,來勢洶洶,確診人數不斷攀升,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在這關鍵時刻,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就充分發揮出來,並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效能:從2020年1月23日立項到2月2日完工交付使用,短短十天,一座建築面積達3.4萬平方米、編設床位1000張、設施完備的傳染病醫院——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成為抗擊疫情前線新的戰略支點。它的建成,再次彰顯了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人物類

人民凝聚起來的力量,是推進“中國之治”根本

“非典時你們保護90後,這次換90後保護你們”。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很多“90後”選擇“逆行”,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廣東醫療隊的一名護士,1997年出生,今年還沒滿23歲,她瞞著家人來到抗疫的前線;日子早就挑好,婚禮籌備了半年多原本計劃年初五結婚的王怡然,來不及跟未婚夫及家人多說,就毅然決然地加入到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是年輕護士李慧的承諾……

窺一斑知全豹,這次武漢疫情阻擊戰,我們看到了凝聚起來的全體人民的力量。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高頻作文主題之“以民為本”導寫

【例文】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福建福州閩清一中 林廷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只有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更好地推進“中國之治”。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一切為了人民”。我們的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沒有自己和個人的特殊利益,這是我們中國共產黨與西方黨派的根本區別之一。改革開放四十多年遵循著把“一切為了人民謀福祉”放在首位,把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鮮明地寫在改革開放的旗幟上,才有了中國人民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為了人民一切”。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後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鉅變。現在正在向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努力奮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為了一切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我們不會在奮進路上丟掉一個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到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深度貧困地區,但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將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將打贏,我們黨和國家以及14億中國人民都會有信心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歷史時刻。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一切依靠人民”,凝聚起全體人民的力量來建設我們偉大的事業。改革開放是為人民謀福祉,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從而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眾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我國的發展帶來了無窮的活力。特別是這次武漢疫情,我們看到了凝聚起來的全體人民的力量:為建設火神山醫院,數千名工人放棄休假,晝夜鏖戰;在武漢疫情防控前線,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物資不斷匯聚;在各地聯防聯控的工作中,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響應號召,主動作為……我們不僅能建成也能建好,不僅有電視機,還有熱水器、空調、獨立衛生間,甚至還開通了5G基站。織密疫情防控的大網,築牢了聯防聯控的基石。

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最大限度激發制度的效能。國家治理體系依靠人民而創新,國家治理能力為了人民而提高。人民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力量源泉,是一道“中國之治”靚麗風景線。

評點:文章從“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這一角度立意,匠心獨運。由此提出只有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更好地推進“中國之治”這一觀點。主體部分作者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一切”“為了一切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四個層面展開,層次之間的關係不斷遞進,論證向縱深展開,一層比一層深入地揭示論題的內涵,使中心論點得到深刻的闡發。作者尤其在運用典型事例時能緊密結合當前武漢疫情防控防治進行分析點化,使觀點與論據水乳交融,從而讓文章的觀點具有不可辯駁的說服力。(編輯:李躍)


本文刊發於《作文與考試》高中版2020年4月上旬刊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郵發代號:12-77

淘寶搜索店鋪名:吉林省青少年報刊總社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高頻作文主題之“以民為本”導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