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在封城,我们外贸行业的机会要来了吗?

会漂的石头


今年投资商机在何处?

疫情将严重冲击全球贸易,放眼内需求发展将是投资人首选。

就目前全球疫情形势看,要控制住疫情恐怕要到六月之后,今年上半年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产业基本就是停业状态了,就算疫情在七月份可以完全控制住,在这次疫情中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的国家恐怕也难很快恢复元气,就算有的国家能快速恢复元气,估计复工初期也会实行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以,今年的外贸形势肯定不乐观,眼下重点要靠激活内需促发展,今天从媒体上看到国家将发行四万亿特别国债,募集的资金主要用来扶持国内中小企业恢复生产和促进居民消费能力提高,接下来各地方政府可能也会发行地方债用来改善基础设施配套的短板与不足,所以今年的商机应在扩内需项目中寻找,比如大基建(含新基建)、公共配套补短板的项目、完善产业链升级的项目、大中城市保障房建设项目等;另外,医疗食品和日常消费品的进出口贸易值得关注。

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批评指正。


天高云淡97560


国外封城对我国外贸影响较大,没有了收入,自然降低消费需求!不过我国人口基数大,可以出口转内销,如果国家政策支持一下,比如近期各地推出的消费券,我倒认为,国家可以推出信息消费券,鼓励5G消费,带动换机潮,拉动新兴经济,带动就业!今年八百多万的大学生要就业,老基建显然解决不了,而5G辐射面广,带动经济作用大!


研报探风手


外贸是中国经济走出被疫情影响的主要问题,外国所有商品由中国生产供应,前一段时间超市已经被抢购一空,估计二十天左右超市必须补充货源否则他们国内一定大乱,有需要就有市场,敖过一个月内外贸就活了,其实打开内贸市场才是最快激活经贸市场,如果让国内实体商城经济个体关门,再想活跃起来是损失无法迷补。


一直忠诚


您好,我的观点恰恰是相反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贸企业所面临的收款推迟、贷款到期等问题更加突出,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 外贸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对于中小微、民营企业来说尤为突出。这些外贸企业资金需求存在贷款金额小、时间急、频率高以及随机性大等特点,尤其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企业,对资金需求很强烈。

新冠肺炎持续蔓延之际,欧洲各国相继采取措施控制人员流动,甚至推出封关“猛药”,国际货运能力萎缩,航空货运费暴涨的情况更是让外贸企业雪上加霜。空运淡季比如送往德国的货物,1吨以上的货物报价约为2美元/KG。但从北京飞法兰克福报价已达到7.4美元/KG,涨了近4倍,从上海飞价格更高,1吨以上的货物报价达9美元/KG。


然而这还并非最严重的,比起涨价,最怕的是退单,“货运出去,要是当地快递无法派送,或者找不到人签收,货物会自动退件,相当于你又得出钱将东西从国外运回国内”,“除非你货物价值很高,不然这么一来一回的折腾,只能申请在当地销毁,这也是收钱的。所以现在收货也得很谨慎。” “这轮疫情,国内刚打完上半场,国外继续下半场”,

期待疫情快快过去,让大家都恢复正常,“之前国内3月转好,我们预期4月底能恢复正常;现在国外这么严重,要恢复正常起码要6月后了。”


所以当下除非政策类或者医疗用品类的,即便是医疗用品类的由于管制也不是那么正常的外贸生意可做


炒期货养家


目前外贸行业,只有医疗物资类最抢手,各国全部禁止医疗物资类出口,只有中国才允许医疗物资出口,目前各国都是供不应求。但是出口医疗物资各国都有各种标准,需要申请。

因为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停工了,需求也都降到冰点,只有人类基本需求能保障,目前应该来说是外贸最艰难的时候,医疗物资除外,食品类,农产品受影响要小点。

疫情过后,有可能迎来一波释放性上涨。各种需求积累积压太久,各种物资因为需求的降低,价格暴跌,石油就是很明显的例子,短短两个月,石油暴跌70%。而疫情期间,生产基本停顿,各企业库存有限。极度低廉的价格,在疫情后必然导致各种商品供不应求。

全球疯狂印钱,疫情过后,必然导致疯狂通胀,所有人都会疯狂抢购物资,又会导致供不应求。

疫情过后就是难得的机会。

专业财经人士,欢迎加关注,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