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本事没有赵匡胤大,为什么还能成功取而代之当上皇帝?

梦想努力乐观


这个问题问得不符合逻辑啊,秦二世胡亥的本事没有秦始皇嬴政大吧,汉惠帝刘盈的本事没有汉高祖刘邦大吧,建文帝朱允炆的本事没有明太祖朱元璋大吧,但是他们都“成功取而代之当上皇帝”了。由此可见,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中, 有没有本事,和能不能当帝王是没有关系的。

宋太宗赵光义之所以能够当皇帝,历史上有两个迥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有意将皇位传给赵光义,为的就是避免让刚刚建立十几年的宋朝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也就是“金匮之盟”的故事,这个观点也是官方的主流观点,被大部分历史学者所接受。

另一方则认为宋太宗赵光义乃是弑兄篡位,也就是“斧声烛影”的故事,这个观点出自北宋一位和尚的笔记,但是因为其故事曲折离奇,宋太宗登基之后赵匡胤的皇后、两个儿子,以及太祖太宗的三弟赵廷美都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都“不得其死”),所以这个观点反而被民间普遍接受。

如此一来,便出现了主流观点和民间流行的观点相冲突的情况。


国史通论


导语:

赵光义的继位,首先是北宋开国太后杜太后的临终嘱托,让宋太祖赵匡胤不得不设置兄终弟及。这一点已经说明杜太后宠爱小儿子。也说明赵光义情商高,会哄母亲高兴。证明赵光义的城府深沉,心机诡诈。

其次,野史上流传的斧声烛影政变之谜。按说赵光义当时已经是皇太弟,开封府尹加晋王爵,又授职中书令,同平章事。是妥妥的皇太弟标配。赵光义继承者地位已经确定。而且朝堂上有赵普这个铁杆支持!朝野上下已经成赵光义一言堂。但是赵匡胤还壮年,夜长梦多,所以,赵光义虽然掌握了大义名份,在权力欲望下,完全有先发制人夺权的动机。

一,太后遗嘱?金匮之盟?兄终弟及。赵光义使用孝道,争取成功第一步。

建隆二年,赵匡胤母亲杜太后病重。临终时以五代幼主容易成为权臣傀儡,劝诫宋太祖赵匡胤立下兄终弟及的祖制。并让宰相赵普做了一个人证,赵匡胤,赵光义签字盖章承诺,把保证书藏在黄金箱子里面,是为金匮之盟。

这个杜太后出发点是为国为子孙后代江山设想。但是细品真的是极恐。要知道赵匡胤当时三十四岁年纪,他习武身体素质,活到七十岁也不成问题。那么到时赵匡胤儿子赵德芳,赵德昭早长大成人可以立为皇储了。所以,这杜太后这一计定江山,必然背后有赵光义的唆使和鼓惑。老人爱幺儿古人诚不欺我。

二,兄长身健?夜长梦多,斧声烛影,先发制人夺权。

赵光义完成兄终弟及夺权第一步。只是万里长征一小步。面对身体强壮兄长,日渐年长的两个侄儿。他皇储标配雄姿,也内心很恐惧担心。怕夜长梦多,所以先发制人夺权就有了最大的动机。

史书记载斧声烛影这次政变,赵光义是因为赵匡胤大病,才受诏入宫议事。但是野史传闻宋皇后是先传召四子赵德芳入宫,而去传召的宦官王继恩早被收买。反去晋王府向赵光义告密。以是赵光义秘密布置连夜进宫,不久宋太祖赵匡胤暴毙,赵光义政变夺权。

最后总结:

赵光义的成功不是偶然,他虽然不象哥哥赵匡胤有打仗会武艺的本事。但是他情商高,城府深。拥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权力斗争天赋。可以说,一介武夫的赵匡胤在厚黑上,比不上赵光义的阴狠狡猾。所以赵光义是一代枭雄,绝对不会是没有本事。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8966231309947520"} --}

红红火火讲历史


问题的意思应该是:赵光义才能比不上哥哥赵匡胤,虽然能够继位,可是内部有赵延美、赵德昭、赵德芳等太祖宗亲,外部有潘美等武将,而且赵匡胤死得离奇,更是引起了朝野的置疑,那为什么赵光义还能坐稳皇位,甚至一步步铲除对自己最有威胁的赵家三人呢?

相比较宋太祖赵匡胤的文治武功,接替他位置的宋太宗赵匡胤可就逊色得多了,据史料记载,赵光义第一次出现是在二十一岁的那年,跟着哥哥赵匡胤北上征伐北汉,途中经过陈桥驿站时,把一件早就准备好的黄袍“强行”穿在哥哥身上,从此开启了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国祚。

赵匡胤登基之后不久,弟弟赵光义就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了,在赵匡胤出征南方时,赵光义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开封府尹,封晋王,相当于监国和首都市长,更重要的是,按照五代旧制,国之储君一般都是先担任开封尹的职务,可见赵匡胤对这个弟弟有多看重。


千古疑案烛影斧声之后,赵光义虽然继位,但却要面对着整个天下的怀疑眼光

赵匡胤死的时候不过五十岁,这年龄在古代来说算是比较大了,可是赵匡胤一不磕仙丹,二不玩女人,甚至在去世的两年前还亲征南唐、南汉,可见赵匡胤的身体状态应该是还不错的,可却突然在两年后的一个雪夜死去。

而且赵匡胤还违背了自古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不顾立国不久,基业不稳的情况,把弟弟立为皇帝。而赵光义继位后就把一个没人听说过的杜太后遗令给搬了出来,说是已故母亲杜太后说的,要把皇位传给自己,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1. 所谓的杜太后遗令,名单上一共有四个人,可是亲口下旨的杜太后和赵匡胤已经去世了,赵延美、赵德昭则表示完全就没听过这遗令,赵光义的话是属于孤例,很难使人信服;
  2. 以杜太后的意思,她是怕赵匡胤死后国无长君,所以才按照赵匡胤——光义——延美——德昭这样的顺序传位,可是杜太后死时,赵匡胤才三十五岁,赵光义二十三岁,赵延美十五岁,赵德昭十二岁,她怎么就敢确定赵匡胤死时就是“国无长君”的局面呢?
  3. 此外赵光义继位后,立刻把宋太祖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按规矩改元这事必须等到第二年才行,赵匡胤死于开宝九年十月,离可以改元的日子最多三个月,赵光义如此迫不及待地改元,自然也引起了一连串的质疑;

像北宋仁宗时期的僧人文莹,其所著的《续湘山野录》就隐晦地说:“赵光义弑兄夺位”,这在当时还有不小的市场。

刚登基不久就得面对这种种质疑,赵光义只能开始运用他的皇帝身份,将这些疑云全部给冲开了

当时赵光义面对的最大要挟就是弟弟赵延美和侄子赵德昭,对于他们,赵光义则按照“杜太后遗令”,将原永兴军节度使兼中书令赵延美,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位列宰相之上,完全就是当年赵匡胤封赵光义的翻版,还把储君之位(开封府尹)给了赵延美,以佐证“杜太后遗令”的存在。

至于太祖子女,一概以皇子皇女称呼,不分亲疏内外,而那两个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侄子:赵德昭升任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加同平章事、京兆尹,封武功郡王,原赵德昭职位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同平章事则由太祖儿子赵德芳担任,这就给人造成一种感觉:赵光义是在按照遗令的内容,一步一步地把后继者安排上,延美接任赵光义原来的位置、赵德昭接任赵延美的位置、赵德芳接任赵德昭的,等到赵光义去世则由赵延美顶上皇位,以此类推。

此外所有太祖朝官员官升一级,已经是宰相级别的曹彬等人,都在后面给加个殊荣,就连被赵匡胤罢相的赵普都召了回来,任命为太子太保。赵普是太祖第一重臣,和赵光义并列黄袍加身两大功臣,后面在和晋王赵光义的党争中落败,被贬出了开封,所以赵普在文臣中的分量很大,最后那份“金匮之盟”就是他拿出来的,并说自己当时就在旁听着,是赵光义最有利的证人,此言一出,文臣派系才总算是不闹腾了。

赵光义之所以能很快就把内部质疑的声音压下去,其主要原因就是他虽然军事才能不行,可政治手段却是世间少有,连赵匡胤、赵普都未必比得过他。赵匡胤是个很喜欢亲征的皇帝,而每次他出征时,留守后方大本营的都是晋王赵光义。这就造成了:赵匡胤领兵在外,赵光义摄政在内,他做了十六年的朝廷监国,早已锻炼出最高级的政治属性,身边也笼络了一大批心腹重臣,可以说赵光义是自成一派,和唐朝秦王李世民情况相似了,所以赵光义继位虽然质疑声音很大,可是宰相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枢密使曹彬这些人都选择支持赵光义,赵延美等人就算有什么意见也不敢提了。


消除了朝廷的质疑声后,赵光义最害怕还是那些拥兵在外的武将们,这些人才是赵光义能否坐稳江山的重点

赵光义的运气不错,在烛影斧声的那个时间点,朝廷里手握禁军的武将们大部分都在太原城里和北汉相持着。赵匡胤虽然杯酒释兵权,但释的多是后周柴进的心腹和自己的义社十兄弟,同时将天下军队分为四部,其中禁军为重中之重,天下精锐,由皇帝掌管,其余厢军、民军、土军等都不值一提,但由于赵匡胤对军队掌握得死死的,所以他手里有着一批心腹武将,和赵光义的文臣集团一内一外。

赵匡胤死的当年,大将党进、潘美、郭进等人正率着禁军征伐北汉,他们的不在为赵光义登基扫清了障碍,避免引起武将对其的反扑,造成流血事件,这也是赵光义最怕的事,自己手下都是文臣居多,唯一一个管军队的曹彬也未必能是潘美等人的对手,这些人如果在回军途中振臂一呼,拥立赵德昭或者赵德芳的话,那赵光义的皇位可就岌岌可危了。


等到封完宗室和文臣之后,赵光义立刻下令让前线的党进等人班师回朝,当潘美等人进入开封后,面对改朝换代的赵光义,他们虽然怀疑其得位不正,可是也无可奈何:

  1. 赵光义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赵延美三人封官加爵,并抛出了“杜太后遗令”,让他们日后有登基的希望,这就杜绝了武将们拥立太祖子孙造反的可能性;
  2. 赵匡胤为了限制武将的势力,将军权一分为三,枢密院有调兵权、三衙有练兵权、使将有统兵权,潘美他们就是属于使将,一旦回国就要把军队交还给三衙,否则就以谋反论处;
  3. 到了潘美他们回国后,枢密使曹彬、楚昭辅成了潘美等武将的顶头上司,三衙、三司(管财政军资)的都已经是赵光义的人了,潘美等再不情愿也只能乖乖地交出兵权。

一拿到军权,赵光义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了下来,为了压制太祖武将,将党进出镇许州、潘美迁为南院使、郭进出任云州,并把晋王府的心腹全部编入朝廷,让他们协助自己处理政事和军务。

这样一来,文臣、武将的势力就全部给赵光义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地位比较低,但是声音最高的民间文人学子了,这些人很容易对自己的执政造成麻烦,再有几个像文莹那样写篇文章骂自己的,虽然不至于动摇皇位,可说出去也不好听。

为了拉拢民间文化力量,赵光义登基的第二年就开始科举,录取了一百五十人人,这数字看起来不多,可是在赵匡胤时代,最多的一次也不过才三十一人,整个太祖朝所录取的士子加起来只有一百八十八人,赵光义仅一年就录取了一百多人,足见他是公器私用,大开科举方便之门,笼络天下士子入其囊中。

赵光义以文人起家,所倚重的也多是文人,同时为了在文人心中建立一个千古明主的形象,所以大力提拔文人的地位,压制武将,过度重文抑武使得北宋时期文气过盛而武志衰弱,这就算宋太宗意料不到的了。


总结:赵光义兵不血刃地就将太祖朝换成了太宗朝,并延续了两百多年,直到南宋孝宗时期才将权力交回给太祖子孙,这是他在太祖朝就已经执政十六年所获得的帝王智慧以及所建立的人望、队伍,这才能在太祖死后、宋朝江山阴云密布的时候稳坐高台,继而一步步地取而代之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说清楚一点,赵老三不是取赵老二而代之,而是在赵老二去世之后才以“兄终弟及”的形式继承皇位的。从这个层面而言,二者之间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谁继承谁的问题。

烛影斧声的谜团

提问者说赵老三取赵老二而代之,无非是在影射赵老三谋杀了赵老二,也就是野史里被描绘得“神乎其神”的所谓“烛影斧声”。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赵老三有可能杀了赵老二吗?

首先,赵老二去世的第二天清晨,被人发现已经驾崩了。这个时候,赵老二的媳妇儿——开宝皇后宋氏的第一反应不是指责赵老三弑君、占据道德制高点,而是派宦官王继恩去接赵老二庶出的儿子赵德芳入宫、企图制造赵德芳即位的既成事实。这就非常奇怪了,如果赵老二是被人谋杀,无论被利器所杀还是中毒身亡,死状应当都是非常明显的。这个时候,宋氏指责赵老三弑君,立时便可以占据道德制高点,远比直接接赵德芳入宫要“有利可图”得多!可见,赵老二被谋杀的迹象并不明显,不是吗?

其次,赵老二是通过兵变、篡位当上的皇帝,而他篡位的资本就是彼时手里握着的禁军!因此,赵老二在当上皇帝之后,迅速对禁军进行了“大换血”和“权力稀释”,使禁军将领再也无法单独做大!对禁军尚且如此,对皇宫的宿卫,赵老二恐怕就更加不敢假手他人了。换言之,赵老二彼时身边的侍卫基本不可能是赵老三的人。那么,问题就来了,彼时赵老二虽然病了,但远没有到病入膏肓的程度,赵老三想要弑君,只要赵老二一声“救命”,他瞬间就可能被室外的侍卫剁成肉酱!

或许有人要说了,下毒啊!且不说赵老三是否有机会在赵老二的酒菜里下毒,彼时二人可是在一个桌上吃饭、用一个酒壶喝酒,赵老三难道就不怕毒死自己吗?退一万步讲,就算赵老三能够保证自己不会被毒死,弑君这样的事情又为何要自己亲自动手?历朝历代的弑君者对弑君这个罪名都是躲得远远的,刘寄奴用被子闷死了司马德文,但他也没有亲自“上阵”啊!将来真要是有个什么风吹草动,还可以拿到手的人当“替罪羊”,何乐而不为?赵老三又何必亲自动手?

况且,赵老二行伍出身、膀大腰圆,除了下毒,赵老三想要徒手杀了他,难度也是相当大的,恐怕很难做到,不是吗?因此,所谓“烛影斧声”,我们还是当一个故事、一段戏剧来看的好,千万别当真!说实在的,以彼时的环境,赵老三恐怕还真没有机会杀了赵老二……

赵老三真的没有赵老二本事大吗

提问者说赵老三没有赵老二本事大,无非是说赵老三后来在对契丹的战争中败北之事,可赵老二跟契丹人开打了吗?并没有!谁敢说赵老二跟契丹人开打就一定能打赢?果真如此的话,他干嘛要选择“先南后北”的战略?直接打契丹、一举拿下燕云十六州算了……

再就是赵老二的“陈桥兵变”了,这就更加无法证明赵老三不如赵老二了。彼时的赵老二才二十出头,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怎么跟在军中已经摸爬滚打了十来年的赵老二相比?可即便如此,“陈桥兵变”时赵老三也不是身无寸功。赵老二演了一出大戏,可作为主角的他总不能亲自出马去到处联络、安排“群演”吧?这事儿谁干了?主要就是赵老三和赵普。再说了,换了别人赵老二也得放心啊……

除了这之外,赵老三还帮赵老二搞定了周世宗的岳父、周恭帝的姥爷——军中元老符彦卿。作为在军中影响力颇深的元老,符彦卿之所以在赵老二逼宫时彻底保持缄默,赵老三功不可没。原因其实很简单,符彦卿不仅是周世宗的岳父,而且还是赵老三的岳父!当然,这一切算不得什么,毕竟大事儿都让赵老二给干完了。可赵老二篡位称帝之后呢?作为胞弟、作为宋王朝的“备胎”储君,赵老三不但没有被赵老二排挤得无立锥之地,反倒是势力越来越膨胀,以至于开宝年间赵老二想易储也不得不掂量掂量赵老三的分量,这恐怕就不是“吃现成饭”可以做到的了。

赵老三这个人,论带兵打仗或许的确不去赵老二,但论玩政治斗争,恐怕赵老二还真未必玩得过他!从赵老三后来把宋王朝的开国元勋赵普收拾得服服帖帖、敢做有狗也能看得出,这个人的玩弄权术的手段还是相当高明的。再就是赵老二的两个儿子,赵老二死后,开宝皇后都已经派人去接赵德芳了,可结果如何呢?派去接人的宦官王继恩直接去了赵老三家,把他给接进了皇宫。面对三叔当皇帝的事实,赵老二的两个儿子也只能接受,他们根本不是赵老三的对手!

太平兴国年间,赵老三先是逼得赵德昭自杀,继而赵德芳又莫名其妙地死了……赵老二当初要有这个手段对付赵老三,恐怕也就没有后来的宋太宗了!自古帝王就不需要能打仗,更加不需要有多么强悍的单兵作战能力,政治斗争和用人才是第一位的。这一点不仅不是赵老三的弱点,反而是他的强项。

赵老二真的有意传位给赵老三吗

既然赵老三没有谋杀赵老二,难道小老二真的有意传位给赵老三?站在人性的角度而言,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毕竟赵老二有两个儿子还活着!放弃亲生儿子而选择胞弟这样的事儿,太不符合正常逻辑了。难道是因为那道争议了上千年的《金匮之盟》?显然也不是。如果真有那么一个东西,为什么赵普不在赵老三顶着压力和质疑继承皇位时拿出来,偏偏要在赵老二的两个儿子都死了之后才拿出来?反正本人从来没有认为这东西是真的……

可是,赵老二既然无意传位给赵老三,为何只给赵老三封王,却没有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封王、甚至册立皇太子呢?最初不是赵老二不想,而是儿子太小,他根本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活得过周世宗。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赵老二有个三长两短,谁敢保证群臣中不会出现第二个赵老二?所以,赵老二别无选择,只能拿赵老三当“备胎”,以防不测。

很显然,赵老三并不甘心当一个“备胎”!在充当“备胎”的日子里,赵老三利用“皇储”的身份聚集了相当一大批精英在自己身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派势力。等到赵老二想要易储、给儿子上位铺路时,忽然发现赵老三早已尾大不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也只有动刀子解决这一个方案了。平心而论,以赵老二彼时的实力,想要动刀子解决问题还是可以做到的。只可惜,赵老二天生就是个不喜欢用刀把子说话的人,这一点从他上演的两出“杯酒释兵权”也能够看得出。

那出所谓“烛影斧声”,很可能就是赵老二作出的最后努力,企图再上演一出“杯酒释兵权”、让赵老三“主动”退出。但皇位、皇权的诱惑实在太大,兄弟二人谈得并不愉快。因此便有了席间的争吵和那句著名的“好为之”。有人将“好为之”理解为了“好好干”,但个人并不这么认为,这句“好为之”很可能是“好自为之”的意思。在“和平谈判”未果之后,或许赵老二也已经想到了用刀把子解决问题,那句“好为之”不过就是暂时安抚赵老三而已。如果没有意外,或许接下来赵老二就会全面拉开对赵老三的武力攻势也未可知……

只可惜,上天并没有给赵老二机会!从赵老二的画像来看,这个人身体肥胖,加之已经五十岁上下了,是典型高血压之类的疾病的高发人群。本就有病在身,加上酒精的催动、兄弟之间争吵的刺激,赵老二突发脑卒中之类的疾病身亡并不是不可能,而且可能性非常大!这也解释了为何第二天开宝皇后宋氏没有发现异常的原因所在。脑卒中的体表特征并不那么明显,宋皇后看不出异常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综上所述,说赵老三不如赵老二本事大显然有失偏颇了,赵老三在军事才能上或许不如赵老二,但在政治斗争方向,恐怕赵老三未见得比赵老二差!事实胜于雄辩,赵老三不仅在赵老二死后继承了皇位,而且赵老二的两个儿子毫无还手之力,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最后强调一下,赵老三不是取赵老二而代之,而是以“兄终弟及”的“合法”形式继承皇位的。纯粹从法理层面而言,赵老三完全合法。不管《金匮之盟》真假与否,至少它面世了,而且赵老三和宋王朝官方认定它是真的!不是吗?


农民工歪说历史


首先对历史上记载的”金匮之盟”以及“斧声烛影”,我认为都不可信。前者是赵光义为了继位合法性,找的理由;后者是世人对赵光义拿出”金匮之盟”不相信,提供的另一个理由。两者都是对赵光义上位的解释。我认为赵匡胤在罢免赵普宰相位后,晋王赵光义权力不受限制,才让赵光义当上皇帝。赵光义一脉当上皇帝后对宋史涉及赵光义上位这部份以及太祖实录都做了修改,从史料上看赵光义在赵匡胤面前简直是乖宝宝,兄弟二人亲密无间,让后人更无法看清,我试着分析一下赵光义如何一步步实现计划。

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时,赵普和赵光义都在兵营为赵匡胤奔走联络,策划政变,因此在赵匡胤当上皇帝时期,宋朝就有三个势力团体:赵匡胤身边的武将团体、赵普、赵光义的个人小团体。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任命赵普为宰相,赵普建议赵匡胤对藩镇削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加强中央集权。赵普为北宋历史上少有的十年独相,在北宋这样讲究制衡的朝代,赵普可谓权力集大。赵匡胤封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开封府尹从五代时期开始,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若是由皇族子弟出任开封尹,多半便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赵光义在赵匡胤在外征战时替兄行使皇帝职权,赵匡胤在开封时赵光义利用开封府尹来拢络文臣集团,培养个人力量。赵匡胤武将出身,跟随他的都是武将,为避免宋重走唐未藩镇割据的老路或是赵匡胤的皇位本就是武将拥戴篡后周得来,应是赵光义暗中建议,解除这批潜在威胁,赵普做为宰相为赵匡胤提供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这样就解决了赵匡胤亲近势力,就算赵光义后期是通过政变得到皇位,也没有军事力量可以对他造成威胁,赵光义这么做可谓一石二鸟,一为自己登上大宝提前铺平道路,二在赵匡胤心中留下兄弟齐心的印象,杯酒释兵权符合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理念。

赵光义到这一步只有赵普相权的压制,至于赵光义和赵普二人是如何斗法的,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有的只是赵普个人专断、贪权恋财、个人一系列越权行为,以及让儿子娶了掌军权的枢密使李崇矩的女儿,文武勾结,最终引得赵匡胤猜忌,被罢相,赵普小集团退出宋朝权力中心。赵光义在赵普被罢相后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在史书上找不到任何赵光义在赵普罢相时的所做所为,但赵光义在赵普罢相事件中受益最大,相信大家能看出身为开封府尹的赵光义政治手腕和力量。赵光义成功利用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分化了赵匡胤和赵普,自已在身后封为晋王,位列宰相之上。赵普在离开开封时给赵匡胤一封短信——外臣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帝忠孝全德,岂有间然。赵普满心抱怨的心情跃然纸上。公元974元赵普罢相,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中间不过短短两年时间,我相信这一切不是巧合。

赵光义利用赵匡胤对武将跋扈和文臣弄权的防范,成功解决两大危胁。公元976年英明神武的赵匡胤应该发现了赵光义的野心,满朝文武无一人是自已的亲信。公元973年赵匡胤嫡子赵德昭受封山南西道节度使,公元976年赵德昭受封兴元尹,在吴越钱王来朝时,第一次不是由皇弟晋王赵光义接待,而是由皇子兴元尹赵德昭接待;同年宋太祖又给赵德昭迎娶了河中尹陈思让女儿。陈思让本是五代悍将,入宋之后受封保信军节度、护国军节度、河中尹;同年宋太祖巡视洛阳时提出迁都。赵匡胤这一系列做法是为儿子赵德昭接班做准备。奈何赵光义此时势力太大,赵光义势力全在开封,如果迁都成功,赵光义必无可能登上皇位。赵匡胤提出迁都后遭到全部文武百官反对,赵光义以“安天下在德不在险”,从道义上否定了迁都。如果赵匡胤强行迁都会动摇宋朝根本。赵光义看来了赵匡胤的心思,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太监王继恩在赵匡胤去世后出于良禽择木尔栖或是拥立新君建不世之功的想法,去通知晋王都是他最正确的选择。

赵光义在当上皇帝后为了让自已的皇位来的合法合礼、明正言顺,与赵普合伙出演了金匮之盟。金匮"一事首次在朝廷中正式公开是在太宗即位的第六年,此次为赵普所献。按盟约赵光义死后由三弟赵廷美继承皇位,结果赵廷美因谋反迁至房州,不久忧愤成疾,吐血而终。如果真有金匮之盟不知杜太后泉下有知会不会诈尸,出来质问赵光义。


历史被打扮的姑娘


这个问题,潇生来答。简单而言,是运气和一点点的计谋。

许多人认为赵光义登基很正常,毕竟他的身份摆在那里,既是晋王又是开封府尹,这种亲王加首都府尹的组合几乎就是五代时期储君们的标配了,但是赵光义本身的疑点太多太多了,潇生来给大家盘点一二。

1、斧声烛影

虽然这件事本身是个悬案,但其中的细节确实值得现在的历史工作者们细细琢磨。

这件事最早出自文莹和尚的《湘山野录续集》:

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引近臣环御衣以瞻圣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

很长的时间里,大家都对这个版本的“斧声烛影”案深信不疑,各种史料纷纷引用转载了这个故事。

这篇故事里的许多情节跟我们民间流传的版本不尽相同,没有用斧子砍的情节,反而拖出了另一个疑点——太祖皇帝是被毒死的。“玉色温莹如出汤沐”死了一晚上,皮肤发出一种诡异的玉色,这怎么都不像正常的死法。

后蜀皇帝孟昶、南唐后主李煜、吴越国主钱俶的死似乎都与赵光义有关,而其中两人的死法都是中毒,并且赵光义确实有一个亲信程德玄担任医官。

当然这只是一种野史,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则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赵光义根本就没在宫里喝酒,而是被他安插在宋皇后身边的探子宦官王继恩请入宫中,自立为帝。

而不管两个故事有何不同,赵光义都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自立为帝。

2、金匮遗书

话说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弥留之际的杜太后邀皇帝赵大和晋王赵二入宫,并深刻地揭示了后周亡国的原因在于孤儿寡母,当即要求宋太祖下诏百年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二,还让宰相赵普在一旁做个见证并记录。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这段感人至深,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传承画面,千百年来被无数人记入书中引为经典。

直到清朝一个叫恽敬的学者提出了几个疑点:

  • 下诏的时间不对

建隆二年,宋太祖刚刚三十五,身强力壮的中年男人,为何杜太后着急让儿子立一份遗嘱?她是怎么知道这个儿子就一定会早死?而且宋太祖死时,两个儿子赵德昭与赵德芳一个26一个18都足以即位了,何必另立太宗?

  • 颁布的时间不对

这份金匮遗书颁布的时间在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为何已经五年过去,这份诏书才由罢相多年的赵普密奏献上。

如何?各位看官可见端倪?倘若真的有这份遗书,为何不在刚登大宝之时就立刻取出,而是五年后才公布。如果真的有这份诏书,为何赵普不名正言顺地早早献上,既表示了自己的耿耿忠心又为新老板立了一功,何乐而不为?

而根据赵普这些年的动静我们就可以看出赵普此时献宝的原因:开宝六年赵普私受贿赂,并且屡屡监守自盗导致宋太祖对其愈发疏远,不久将其调离出京担任河阳三城节度使,远离了朝野。

这让赵普这个贪权之人无法忍受,太祖驾崩后,赵普首先诬告齐王赵廷美谋反,给太宗抛媚眼,更是献上这所谓的“金匮遗书”以此来邀宠,重回政治中心,如此心思昭然若揭。

所谓的立亲王加开封府尹,我们可以从《宋史》一窥真相,赵光义刚开始任开封府尹时,官爵并不高,太祖立其也没有多余的意思,而真正令赵光义实大增的其实应该是赵普的倒台。赵普倒台后,为了进一步遏制宰相的权力过大,发生类似赵普之类的恶性事件,宋太祖才加封赵光义为晋王位在宰相之上,以此来平衡朝堂,为儿子开路。谁曾想,出了这档子事……

根据南宋史学家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的一系列史料来看,赵光义的登基可以说完全就是依靠王继恩的通风报信,抢先一步进入宫中,凭着素来的威望欺负一个弱女子——宋皇后罢了。

我们再来说说太宗皇帝登基后干的惹人怀疑的几件事

  • 早早改元,太祖死后当年就立刻改元,有想早早抹杀大哥的嫌疑

  • 齐王赵廷美,以及赵德昭和赵德芳的先后死亡。

  • 宋皇后闭宫自守,不许见外客,死后草草下葬,完全不符合皇后礼制

  • 太祖死后,立刻下令编写《太祖实录》,并且多次要求改稿,成书于同一时期的一本书还有两种版本《旧录》和《新录》。

  • 陈桥兵变疑点更多,《涑水记闻》赵二的戏份只有一句:“入白太祖”、《建隆遗事》则说:“(陈桥兵变后,赵大回京)晋王辈皆惊跃奔走出迎”(标注《建隆遗事》乃是太宗朝进士写的书,可信度较高)

有如此多的疑点,看官们可还认为赵二登基是理所应当的了?

潇生谈史


历史上关于赵光义继位,其实一直以来都存在“弑兄”的说法,其实从整个事件发展过程来看,我更倾向于赵光义名正言顺的继位。那么问题来了,赵光义到底是如何顺利登上皇位的呢?朝中大臣为何始终没人拥立赵匡胤的儿子呢?

赵光义其实就是既定继承人,故而能够顺利继位

关于赵光义的继位,我们还得从“金匮之盟”讲起。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病重之时,曾与宋太祖赵匡胤、宰相赵普立下“金匮之盟”,而这则成为了赵匡胤兄终弟及,赵光义顺利登上皇位的一个重要保障。

赵匡胤和杜太后

由于当时北宋初立,尚未完成统一,再加上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10岁)和赵德芳(2岁)年纪尚幼,为了防止主少国疑的惨剧再度上演,故而立下了“金匮之盟”。关于这纸盟约,《宋史·杜太后传》和《宋史·魏王廷美传》均有记载。

虽然一直以来始终存在对于“金匮之盟”的质疑,且始终没有发现“金匮之盟”原文,但自古以来关于“金匮之盟”的存在争议其实并不大,现今的学术界也普遍倾向于盟约的存在。唯一的争议在于,到底是三传还是二传,即太祖百年之后由其弟赵光义继位,再由赵光义传给赵光美,最后由赵光美传给赵德昭,还是赵匡胤传赵光义,再由赵光义传赵德昭。

赵光义符合“亲王+京尹”的储君标配

此外,关于赵光义的顺利继位,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有力证据,那便是他的地位。自五代十国以来,“亲王+京尹”便是皇储的标配。而赵光义自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征讨李重进之后,便被封为了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此后便长期担任着开封府尹(京尹)的职位。

到了开宝六年(973年)8月,一直主张父死子继,反对赵光义被立为储君的宰相赵普被罢相,出为河阳三城(治今河南商孟县)节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而仅仅一个月后,即同年9月,赵光义便被封为了晋王,从而正式拥有了“亲王+京尹”的身份。

可以说,赵光义其地位不仅完全符合皇储配置,而且自陈桥兵变起,便一直位高权重、大权在握,且常年参与朝中事务,再加上“金匮之盟”的缘故,基本可以断定,赵光义就是赵匡胤选定的继承人,而这也是赵匡胤去世之后,赵光义能够顺利继位的原因。

赵匡胤始终没有培养儿子,因而其子始终没有大臣拥立

与赵光义的境遇截然相反,赵匡胤对于两个儿子几乎从未进行培养,要知道赵匡胤于开宝九年(976年)去世之时,赵德昭已经26岁,赵德芳也已经18岁,如果他想要传位给儿子,这种现象显然极不正常。

按照常理,皇子一旦出阁,往往便会被封王,即使不加封为亲王,也至少会加封为郡王。然而,赵匡胤在位期间,他的两个儿子始终没有封王,赵德昭和赵德芳被封王均发生在赵光义继位之后。此外,赵德昭于乾德二年(964年)出阁起,便于同年六月初五授任贵州防御使;而赵德芳于开宝九年(976年)出阁后,则被加封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

此后,直到赵匡胤去世,赵德昭和赵德芳的职位始终没有变化,要知道这两个职位不过是挂名而已,不仅没有实权,而且无法直接参与朝政。正如前文所说,如果赵匡胤想要传位于儿子,他有足够的时间对儿子进行培养,但他显然没有这么做。

反倒是宋皇后的表现极为奇怪

另外一个可疑点在于,赵匡胤病逝当晚为何单独召见了赵光义,虽然无从得知两人交谈的内容,但从透露出的只言片语来看,病重的赵匡胤显然是在交代后事,让赵光义“好好做”。如果赵光义不是赵匡胤中意的继承人,那么此后必然会再度召见赵德昭或者赵德芳。而且,赵德昭和赵德芳从未直接参与朝政,如果赵匡胤要传位两人,岂能不召见顾命大臣行托孤之事?

与以上这些比起来,宋皇后得知赵匡胤去世之后,派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的行为反而更为奇怪。而且,当得知王继恩并未召赵德芳入宫,反而将赵光义召入宫中后,宋皇后的表现竟然是“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司马光《涑水纪闻》)这显然就是一种做贼心虚的表现,而宋皇后的这种作为,恐怕也是赵光义继位后对其较为冷淡的原因所在。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赵匡胤始终没有对两个儿子进行培养,且未给予其较高的地位,从而导致两人始终没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而朝臣们也知道这一情况,自然也就无人拥立他们了。


老男人阿秋


你这问题不对吧!赵匡胤本来就北宋的开国皇帝,至于赵匡胤死后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让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当皇帝历史上有很多说法,且不是你所说的取而代之,

宋太祖赵匡胤总共有四个儿子,这其中虽然有两个儿子早早殇逝,但是余下的二子燕王赵德昭跟四子赵德芳,也都并非碌碌无为的等闲之辈。更何况赵光义在年纪上比赵匡胤的儿子们大不到哪去,即便如此,赵匡胤还是直接越过了“父死子继”的传统,把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赵匡胤传弟不传子,这其中不光有他跟弟弟赵光义兄弟情深的缘故,当然更多的还是来自杜太后生前对赵匡胤施加的压力。当初赵匡胤就是通过陈桥兵变,夺了幼主的天下。杜太后担心日后类似的悲剧再度上演,于是她临死的时候千叮咛万嘱托,告诉赵匡胤将来一定要把皇位传给更年长的弟弟赵光义,因为在杜太后看来,立长者为国君,是社稷之福。




人道长隆


赵光义长期任开封府尹,结交权贵,拢络人心,声望很高、权势日盛。宋太祖驾崩,皇后让大太监王继恩去宣皇子赵德芳进宫,王继恩却径直跑晋王府通知赵光义进宫。赵光义继任,大臣没人跳出来反对。赵光义为了彰显仁继位的正统性,给出了《金匮之约》说法。民间传闻‘烛影斧声’,谓赵光义篡位,已无从考证。


张吉梁


时势造英雄,没有赵匡胤他当不了皇帝,有了赵匡胤皇帝非他莫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处于五代十国的乱世,国内朝臣和国外势力都不允许一个不成熟的人当皇帝,太祖一脉子孙毕竟不成熟,此时年龄长资历老阅历丰富的赵光义便成了不二选择,试想一下,如果太宗皇帝的儿子当了皇帝,面对国外的严峻形式,未必能够守住太宗打下的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