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三年級語文課內閱讀第九課,幫助孩子檢測鞏固網課效果

第九課 《古詩三首》共三篇

部編三年級語文課內閱讀第九課,幫助孩子檢測鞏固網課效果


第一篇《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 解釋下列詞語。

元日: 屠蘇: 瞳瞳:

2.這首詩描繪了 ,表達了人們

3.新桃換舊符與 相互呼應,表現了 的景象。

3.解釋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第二篇《清明》

部編三年級語文課內閱讀第九課,幫助孩子檢測鞏固網課效果


1.這首詩是 代詩人 寫的。默寫這首詩。

2.解釋下列詞語。

借問: 清明: 欲斷魂:

3.我知道清明有 等習俗。

第三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部編三年級語文課內閱讀第九課,幫助孩子檢測鞏固網課效果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這首詩的作者是 詩人 。這首詩流傳千古的名句是:

2.解釋下列詞語

異鄉: 九月九日: 山東: 茱萸:

3.這首詩描寫了在 節,人們有 的習俗。這首詩表達了詩

的感情。

4.我還知道 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 等習俗。

答案:第一篇

1. 農曆正月初一。 元日飲用的一種酒。太陽剛出來時光輝燦爛的樣子。

2. 我國人民過春節熱鬧歡樂的動人景象,歡樂心情對新年的美好祝願。

3. 爆竹送舊歲,萬象更新的景象

第二篇 1.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請問 我國傳統節日 傷心欲絕 3.掃墓 踏青 插柳

第三篇1.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他鄉、外鄉。重陽節。華山以東。

一種香氣濃郁的植物。3.重陽節,登高、佩茱萸、喝菊花酒。 思念家鄉和親人4.(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