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我不是教你诈1》

作者|梅园

前言

我送给小外甥的书,自己再看,仍是无限感慨。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什么在学校里那么多老师教我们做学问 ,却少有人指导我们处世的学问?为什么大学本科时,没有人教我工作伦理、人际关系、说话技巧、行为语言,让我这个在大学时只知道读书考试的人,进入社会之后,碰了许多钉子,吃了很多中国式人情世故的苦?

近几年,做职业咨询,每有来询者,征询我的建议。当他们把身处的情况说出来时,我觉得一清二楚的事,他们对于眼前的陷阱,竟然毫无感觉。直到我点破,才恍然大悟。

是因为我聪明吗?不!是因为我上过许多当,终于对人世和人性,有了一些了解。

《我不是教你诈》这本书,今天,我觉得非常适合中学生就开始读,洞察世事,练达人情,不是“厚黑学”,而是“成功术”。

本篇书评,特别记录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二个道理。

01 该讲明的事,尽量都早讲明,这样事情会更圆满。

刘墉老师有一次叫工人送印好的新书来,书很多,堆了一摞又一摞不整齐。几千本书总算堆完了,他看工人忙得汗流浃背,除了运费,又额外给了不少小费。

工人拿到小费,很不好意思地说:“哎呀!早知道你要给我小费,应该特别给你堆整齐一点。”

说着,工人就到跑到书堆前,东推一下,西推一下。问题是,已经堆完了,再推也没用。

【梅园体会】有好处,最好先讲明。有处罚和原则,也应该事先说好。

【生活中的小案例】疫情期间,在湖南老家,需要更换淋浴房。请做地漏的师傅到家,精通人情的姐姐,在师傅进门前,就送了他一包本地的芙蓉王烟。然后,地漏做得特别好。

02 图省事,把事情全外包,是最不明智的。

有位畅销书作者马先生,发现他订的4000本书,在仓库中堆了6000本。如果卖出去6000本,他只收4000本,多卖的2000本,收入去了哪?

为了图省事,他把出书的事情全交给一家印厂:叫纸、制版、印刷、装订,到时账单一起开来,免得他一家家找。而且公司人员居然跟经销商串通,多印的两千本都进了他的仓库。

马先生不仅被人盗印,而且还提供了仓库让对方堆“赃物”。

【梅园体会】出一本书,抽取一个步骤就能掌握控制权。文字部分的制版、印刷、装订都交给同一家,只有封面换一家做。掌握了封面的印刷数,即使有人作弊多印了两千本,也只能拿到四千个封面,做不成另外两千本。

【生活中的小案例】身边的朋友做企业内刊,第一期内刊出来,发现有问题,就分别找了印刷厂和装订厂的老板来谈。

印刷厂老板先指出装订有问题,折纸没折准,钉子钉歪了。可以装订厂扣钱。

装钉厂老板指出虽然装得有毛病,但是印得不好,数字页码都不在一个位置。还偷偷告知,这本书不是一家厂印的,油墨一下深,一下浅,八成因为忙,外包给别家小厂,可以找印厂扣钱。

又找印厂老板来,指出版位虽然没印准,但是油墨不匀是因为纸不好。有人用连模塑纸都不如的纸,替换了预订的道林纸。

结果:朋友扣了厂商三分之一的纸张费、印刷费和装订费,省下了不少钱。

【梅园体会】因为分别约谈,所以印刷厂、装订厂、纸厂老板都彼此推卸责任和批评,不但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而且省下好些钱。如果三个老板同时出现,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同业当面不好说。工作职场中,老板单独约谈,不同部门的对立与竞争关系,是不是也是一样的道理呢?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我不是教你诈1》

《我不是教你诈1》

不要等到上当后,才懂得人情世故。学一些前人的处世学问,这不是“厚黑学”,而是“成功学”。 (梅园)


相关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