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无数商业大佬膜拜的“无为而治”用人哲学


老子 | 令无数商业大佬膜拜的“无为而治”用人哲学


老子 | 令无数商业大佬膜拜的“无为而治”用人哲学


它仿佛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它犹如宝塔顶端的明珠,永远熠熠闪光;

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

它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被誉为“万经之王”;

它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名著,

(从前年开始超过了圣经)

它如同谜一般的智慧宝石,

一代代传到渴求真理的人们手中——

它,就是《道德经》。

老子 | 令无数商业大佬膜拜的“无为而治”用人哲学


9月10日,马云宣布,即将辞去阿里巴巴集团CEO,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按照马云自己的说法,该计划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筹谋多年。

“过去10年里,我都问自己:马云,你会生病,会死,会疯,会又老又傻,如果你突然死了、出车祸了,公司会怎样?所有人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了?你得建立一个体系,一种文化,一群相信我们共同努力的愿景的人。”

老子 | 令无数商业大佬膜拜的“无为而治”用人哲学


不难看出,马云话中的管理之术,正是老子笔下的著名招式:无为而治。

那么,道家的“无为而治”到底是什么?管理中如何做到“无为而治”?接着往下看。

老子 | 令无数商业大佬膜拜的“无为而治”用人哲学


无为,如何为

“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之道的核心,他的一整套治国方略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

老子认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老子 | 令无数商业大佬膜拜的“无为而治”用人哲学


“我”,就是治理者。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可妄为,不可强为,要顺其自然、“自然无为”。

做君王的(后世可缩小到管理者一级)须知民意、顺民心,让百姓自然发展。因此,要“去甚,去奢,去泰”,即去掉极端的、偏激的、奢侈的为政态度,也就是要求君王为政不要对百姓太苛刻,不把个人意志强加给百姓。

老子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是“太上不知有之”,即百姓不知道有你的存在,进而达到“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状态(统治者悠闲地治理自己的国家,很少向百姓发号施令,事情成功了,百姓未受任何侵扰,百姓都说自己本来就是这样。)这样的帝王便可“无为而无不为”了。

老子 | 令无数商业大佬膜拜的“无为而治”用人哲学


现代管理中的“无为”

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说过:管得少就是管得好。

大家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是在教育各位管理者,少管事,高高挂起吗?

非也非也。

管得少是指有机制做基础铺垫。只要有了支撑性,员工就能够自觉的工作起来,一切的工作行为、一切的管理行为都可以得到满足,这时候管理才算到位。

老子 | 令无数商业大佬膜拜的“无为而治”用人哲学


杰克·韦尔奇

管得少并不是说管理者的工作减少,也不是说管理者的权责减少。这恰恰是一个工作方式的转变、思维上的转变:从人治为法治,最后到无为而治。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企业中的“无为”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它虽然是无形的,但是非常的重要。无形价值观可以产生出有形的企业成果。

在市场经济大潮当中,一个企业家,如果你去妄为,你强行去为,你违背市场的规律,这样做的话肯定会失败。

同样的,如果你管理的仅仅是企业的一个小部门、一个小超市、小奶茶铺……无为而治的思想同样适用。如果制度、人和文化能够完美结合,你的事业就能基业长青,摆脱对于个人的过度依赖。

这才是真正的,从无为到有为。

老子 | 令无数商业大佬膜拜的“无为而治”用人哲学


老子 | 令无数商业大佬膜拜的“无为而治”用人哲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